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用气相色谱以程序升温方式分析了石脑油,并将各组分程序升温保留时间转移为恒温保留指数。以各组分在OV-1和SE-54固定相上、同一柱温下的保留指数差及在各柱上的温度系数为3因素进行斜交因子分析和本征矢量旋转,给出了石脑油样品的族组成值,经色谱-质谱仪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为石脑油样吕的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气相色谱以程序升温方式分析了石脑油 ,并将各组分程序升温保留时间转换为恒温保留指数。以各组分在OV -1和SE -54固定相上、同一柱温下的保留指数差及在各柱上的温度系数为3因素进行斜交因子分析和本征矢量旋转 ,给出了石脑油样品的族组成值 ,经色谱 -质谱仪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为石脑油样品的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判别分析用于烃类化合物分类及汽油样品的族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秀华 《分析化学》2002,30(1):18-25
研究了判别分析用于烃类化合物分类的可行性,以198个烃类化合物在BD-1和BD-5固定相上同一柱温下的保留指数差及其在各柱上的温度系数为判别变量,成功地建立了烷烃、环烷烃、芳烃和烯烃的判别函数,以此对裂化汽油,重整生成汽油、石脑油和蒸馏常顶汽油进行了族组成分析,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为汽油产品的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烷基化汽油样品,将各组分的程序升温保留时间转化的恒温保留指数。根据各组分在SE-54固定相和OV-1固定相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差对其进行类别定性。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保留指数定性分析裂解汽油轻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ovats保留指数和标准样品对裂解汽油轻组分中的43种烃进行了定性,在柱温40℃的51mO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并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部分烃标样用联胺还原酮法来合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仪产生的二维数据,采用移动子窗口搜索法,以纯组分峰为标准对同一样品在不同色谱柱上或不同样品在相同色谱柱上所获得的总离子流图的一定保留时间范围内搜索,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流出区域,取其中点作为保留时间,从而计算各化合物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程序升温保留指数.采用GC-MS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HP-5MS和DB-35MS柱上,于80℃~290℃(4℃/min)的升温程序下,对黑龙江产紫丁香花蕾与花挥发油的分析结果表明,辅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双柱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比单用GC-MS定性结果更加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7.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仪产生的二维数据,采用移动子窗口搜索法,以纯组分峰为标准对同一样品在不同色谱柱上或不同样品在相同色谱柱上所获得的总离子流图的一定保留时间范围内搜索,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流出区域,取其中点作为保留时间,从而计算各化合物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程序升温保留指数。采用GC-MS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HP-5MS和DB-35MS柱上,于80℃~290℃(4℃/min)的升温程序下,对黑龙江产紫丁香花蕾与花挥发油的分析结果表明,辅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双柱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比单用GC-MS定性结果更加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8.
直热式毛细管柱对直馏汽油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微  杨海鹰  陆婉珍 《色谱》1998,16(3):198-202
采用柱内电阻丝加热升温的直热式13X分子筛薄层毛细管填充柱分析汽油的族组成。分析时间比炉温加热短50min,定量分析结果与炉温加热和多孔层开管柱基本相同。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小于3%,直馏汽油中绝大部分组分定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9.
采用美国HP6890炼厂气分析多维填充柱色谱仪,建立了汽油中气体组分含量快速分析方法。采用汽油直接进样,校正归一化法定量,测定汽油中CO2、H2S和各气体烃组分的含量,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仅需22min。实验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精密度,各气体组分浓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5%。  相似文献   

10.
赵彦  徐董育  林浩学  陈晓燕  陈泽勇 《色谱》2014,32(6):662-665
建立了一种采用填充柱切割-反吹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汽油中酯类化合物(包括乙酸乙酯、乙酸仲丁酯、碳酸二甲酯)的方法。利用非极性填充预柱将汽油中沸点低于正辛烷的轻组分保留进入分析柱,重组分反吹放空,轻组分和酯类化合物经一个装填有强极性固定相的色谱柱分离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3种酯类化合物在50~50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99、1.00000和0.99995,标准样品6次重复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回收率在98.7%~107.9%之间,方法检出限(S/N=3)为5 mg/L。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具有操作简单,准确高效的特点,是汽油中酯类化合物测定的理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气相色谱活数据库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亚风  李灵娥  周良模 《色谱》1995,13(5):351-357
活数据库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毛细管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下的无标样定性问题,详尽讨论了活数据库的方法原理和影响因素,最后以汽油为例,说明活数据库定性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杨永坛  吴明清  王征 《色谱》2010,28(4):336-340
建立了催化汽油馏分中各种含氮化合物类型分布的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分析方法,考察了各种色谱条件对含氮化合物分离的影响。采用化学预处理的方法浓缩了催化汽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以及部分含氮化合物标准样品,对某催化汽油中的20多个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定性(或归类)。催化汽油中几种主要含氮化合物(苯胺、2-甲基苯胺、二甲基苯胺)含量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2.5%。当信噪比(S/N)为3时,苯胺氮的检出限为1.0 mg/L。该方法可用于不同来源和不同加工工艺的汽油馏分中各种含氮化合物类型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永坛  杨海鹰  宗保宁  陆婉珍 《分析化学》2003,31(10):1153-1158
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GC-AED)技术,建立了催化裂化汽油中各种硫化物类型分布的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条件对催化汽油中各种硫化物分离的影响,定性了催化汽油中的60余种硫化物,首次计算了程序升温条件下汽油馏分中各种硫化物的保留指数,为不同实验室的定性比较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可应用于不同来源汽油中各种硫化物类型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色谱法的LES模型作为气相色谱分析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模拟与优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把两次多阶程度升温实验保留时间作为基本数据进行模拟优化的方法,拓宽了模拟优化方法在复杂组分样品中的应用。软件编程采用了计算数学方法,提高了模拟优化的精度和速度,节省了分析样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杨永坛  王征  宗保宁  杨海鹰 《色谱》2004,22(3):216-219
采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建立了催化裂化汽油(FCC汽油)中各种硫化物类型分布的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中各种硫化物分离的影响,定性了某催化裂化汽油中的58个硫化物。采用该方法,硫化物中的硫在其质量浓度为0.5~800.0 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其响应与硫化物的类型无关。FCC汽油中几种主要硫化物(噻吩、正丁硫醇、2-甲基噻吩、3-甲基噻吩、2,4-二甲基噻吩)的浓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当信噪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QSRR研究在质谱谱库检索定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质谱谱图相似的多取代烷基苯各位置异构体,根据一种从苯、单取代烷基苯及双取代烷基苯保留指数预测相关多取代烷基苯保留指数的方法,测定了基础化合物在OV-1毛细管柱上的保留指数,预测了相关多取代烷基苯在OV-1上的保留指数。利用该保留数据,结合质谱,给予了正确定性,从而解决了质谱谱库检索定性时对于各位置异构体难于定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