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聚己内酯(PCL)中加入与其有一定混溶性的非晶组分乙基纤维素(EC),可明显影响其长环带球晶的行为.表明具有低混溶性及某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二元共混体系PCL/EC仍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形成环带球晶;良好的混溶性,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非是二元共混体系中PCL长环带球晶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偏光显微镜发现PCL的加入有利于乙基纤维素/二氯乙酸溶液中液晶相的形成,用Flory关于棒状分子无规线团溶剂三元体系的理论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聚己内酯/硝基纤维素共混体系的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研究,证实了该共混体系在聚己内酯含量较高时,是一个热力学相容的体系,同时两组分之间存在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在此体系中聚己内酯长成了清晰规整的环带球晶。聚己内酯结晶形态随结晶温度和共混物组成的变化表明,在共混体系中聚己内酯结晶速率与非晶第二组分的扩散速率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是影响环带球晶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用偏光显微镜(PLM)、DSC、IR和WAXD等测试方法对聚环氧乙烷(PEO)/聚乙基唑啉(PEOx)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含量在30%以上的共混体系中,几乎完全被球晶充满,非晶态PEOx作为微区分散在大球晶之间或之中;含量为20%的共混体系照片上呈树枝状晶;含量低于10%时则看不到结晶出现,体系形成单一的非晶相.对任何组成的共混物,均只出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而且符合Fox方程揭示的规律;随PEOx组分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减小,熔点下降,并利用平衡熔点方程计算出PEO与PEOx的相互作用能密度.非晶PEO与PEOx热力学相容,其相容性是由于这两种分子间存在着特殊相互作用.PEOx的加入不会改变PEO的晶胞参数.  相似文献   

4.
聚己内酯(PCL)和丙烯腈-苯乙烯无规共聚物(SAN)的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曾被广泛研究[1~4].PCL的结晶形成球晶结构,其和SAN共混,在熔体中结晶时不但可观察到Mal-tese十字消光,而且存在非常明显的明暗交替的周期性环带状结构,称之为“环...  相似文献   

5.
PC/ABS及PC/ABS/PE-g-MAH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聚碳酸酯与ABS(PC/ABS)及PC/ABS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PC/ABS/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开裂性能。用DSC和SEM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ABS的加入能提高PC的冲击强度,ABS的含量及品种影响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ABS能提高PC的耐溶剂应力开裂性能。PC/ABS/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优于PC/ABS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6.
液晶共聚物与PSF原位复合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两种热致性液晶共聚酯BP—LCP和SDP—LCP,对其熔融指数、取向性作了考察。选用基体聚砜(PSF)与液晶共聚酯进行熔融共混,得原位复合材料。SEM断口形态显示了两种液晶在基体中不同的成纤性,并显示出两相的不相容性。采用FT—IR方法分析了液晶共聚酯与PSF界面间的分子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PSF/BP-LCP原位复合体系中加入含PSF和BP-LCP的嵌段共聚物,其相容性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用偏光显微镜DSC,IR和WAXD等测试方法对聚环氧乙烷/聚乙基恶唑啉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含量在30%以上的共混体系中,几乎完全被球晶充满,非晶态PEOX作为微区分散在大球晶之间或之中;含量为20%的共混体系照片上呈树枝状晶;含量低于10%时则看不到结晶出现,体系形成单一的非晶相。  相似文献   

8.
李三喜 《应用化学》1995,12(2):88-91
通过DSC和WAXD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HDPE/LDPE/EVA)三元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和结晶性能,发现当HDPE含量小于40%时,EVA对LDPE起稀释剂作用,促进HDPE、LDPE的晶相分离,使HDPE、LDPE单独结晶,当HDPE含量高于40%时,LDPE片晶入进HDPE晶相,形成与LDPE在片晶水平上的共晶。  相似文献   

9.
通过DSC和WAXD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HDPE/LDPE/EVA)三元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和结晶性能。发现当HDPE含量小于40%时,EVA对LDPE起稀释剂作用,促进HDPE、LDPE的晶相分离,使HDPE、LDPE单独结晶.当HDPE含量高于40%时,LDPE片晶进入HDPE晶相。形成与LDPE在片晶水平上的共晶。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与D—120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苯乙烯-D-120共聚物(Poly(Sr-co-D-120)PSD)。用IR、GPC进行了表征。用DSC、GPC、TGA探讨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理,并对其就地增容PS/LDPE共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过氧键浓度越大,其起始分解温度越低,降解越严重,该共聚物可作为PE/PS共混体系的就地增容剂。  相似文献   

11.
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轻质碳酸钙/聚丙烯共混物(L-CaCO3/PP)中PPβ-晶的成核结晶现象,发现PPβ-晶的成核结晶与PP的来源和L-CaCO3在共混物中的含量有关,铝酸酯偶联剂对共混体系的PPβ-晶的成核结晶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分析认为共混物中PPβ-晶的成核结晶现象是PP中存在的某些杂质(主要是催化剂残余物)与L-CaCO3组成的复合成核剂作用的结果,而铝酸酯是这种复合成核剂的一种促进剂.  相似文献   

12.
轻质碳酸钙/聚丙烯共混物中聚丙烯β—晶的成核结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轻质碳酸钙/聚丙烯共混物(L-CaCO3/PP)中PPβ-晶的成核结晶现象,发现PPβ-晶的成核结晶与PP的来源和L-CaCO3在共混物中的含量有关,铝酸酯偶联剂对共混体系的PPβ-晶的成核结晶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分析认为共混物中PPβ-晶的成核结晶现象是PP中存在的某些杂质(主要是催化剂残余物)与L-CaCO3组成的复合成核剂作用的结果,而铝酸酯是这种复合成核剂的  相似文献   

13.
PS/LDPE共混体系形变机理的TEM研究徐世爱,江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上海,200433)沈静姝(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关键词形变机理,银纹,透射电镜,共混物在PS/LDPE共混体系中加入接枝或嵌段共...  相似文献   

14.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毓华  李喜 《应用化学》1996,13(5):88-90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杨毓华,花荣,白春霞,于旻李三喜,葛铁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系沈阳)关键词DSC,WAXD,力学性能,LLDPE,LDPE,共混,相容性非晶-非晶-结晶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热致液晶高分子(LCP)共混体系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液晶组分的加入,共混体系中PET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均得到提高.说明LCP具有PET结晶成核剂的作用.在较低的LCP组分含量下(~2wt%),这一效果最为明显,说明LCP是以很小的微区或某些LCP分子链介晶微束的形式对PET的结晶起成核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潘雁  黄玉惠 《应用化学》1997,14(2):53-56
用DSC、DMA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聚(苯乙烯-乙烯吡啶)(PS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与CPPO/PS体系相比,乙烯吡啶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混相容性.这主要是由于CPPO中的羧基与PSVP中的吡啶基之间通过质子转移形成的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两组分分子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17.
PBT/PET共混体系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T、PET具有良好相容性,且两种聚合物分子链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的共混体系在熔体降温结晶过程中以及溶液中均表现出协同效应。虽然PBT、PET在共混体系中各自形成晶区,但熔体降温结果过程中只能观察到一个结晶放热峰,当PBT/PET共混物中两组份分子链段数目相近时,熔体降温结晶峰温较低,峰形变宽,共混体系的结晶程度降低在溶液中两组份分子链段数目相近时,共混物特性粘度(η)值最大,分子链的均方根末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后对聚酰胺的相容作用,本文研究了聚酰胺1010(PA1010)/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E-g-MAH)共混物在不同MAH接枝量下的结晶性与力学性能。研究表明,MAH的存在导致PE-g-MAH-co-PA1010共聚物的形成,而该共聚物在标题共混物中起着相容剂的作用。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变化显示了共混组分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溶性。在一定的MAH含量内,标题共混物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电学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导性能和电流-电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具有明显的导电渗滤效应,在共混比LDPE/CPE>50/50时,导电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在LDPE和CPE两组分分中的分布不均匀性所致。  相似文献   

20.
热致性液晶乙基纤维素和聚丙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宏放  陈玉 《应用化学》1993,10(6):35-38
乙基纤维素(EC)和聚丙烯共混物沿取向方向有明显的絮条状结构,EC含量增加使Tc提高,△H和Tm有所降低,共混物的成核能力降低,结晶度下降,(110)晶面尺寸减小,(040)晶面尺增大。EC/PP共混物的ηa、τa值更接近于PP结果。力学测定结果给出,EC/PP=10/90的共混物抗张模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