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久前,国家食药总局发布《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本次发布的检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要求配有电喷雾离子源。自2016年12月,食药总局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以来,已经有超过10项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发布,且采用的分析方法中,液相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比例超过50%。本次发布的检验方法的仪器与设备除采用了液相色  相似文献   

2.
《分析测试学报》2021,(4):611-611
近期,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1年第3号公告,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本次公布的标准主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等3项营养与特膳食品标准、《干酪》(GB5420-2021)1项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1886.1-2021)等38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GB31651-2021)等4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12456-2021)等4项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以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第1号修改单等2项修改单。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公告,发布《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59种化合物的测定》《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二氟尼柳等18种化合物的测定》《豆制品中碱性橙2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矿物质元素的测定》6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且6种方法均为质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以下简称"食品快检")方法的使用和管理,合理发挥食品快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不久前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食药监科[2017]49号)》,其中对食品快检的含义、检测对象、适用范围等给出了相关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食品快检不能替代食品检验机构利用常规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的食品检验活动,不能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部署的食品抽样检验。复检不得采用快检方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征求《保健食品卫生学理化检验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本规范规定了保健食品和原料的卫生学技术要求的检验项目及方法,适用于保健食品的注册、复核和备案检验、监督抽验、风险监测及常规检验项目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征求意见截止到2019年7月10日。征求意见稿给出了《二十五种功效成分和标志性成分检验方法》,涉及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方法,其中14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2项采用气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石油产品术语》等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本次批准发布177项国家标准和9项国家标准修改单。177项国家标准中涉及多项仪器分析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超声波测厚仪法、离子色谱法等。详细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化学分析计量》2014,(4):10-10
<正>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公告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05年3月29日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这项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久前发布《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银杏叶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按照该检验方法,银杏叶药品生产过程中改变提取工艺、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将被检出。不久前,总局通过飞行检查发现,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谋取非法利益,擅自将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由稀乙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将于2020年4月1日起实施。此次发布的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267种(类)兽药在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中的2191项残留限量及使用要求,基本覆盖了我国常用兽药品种和主要食品动物及组织,标志着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据介绍,此次新发布的标准有三大亮点:一是涵盖兽药品种和限量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前发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食品生产者和餐饮单位所使用的额外添加剂,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有效期限内的卫生许可证,食品销售者不得在销售过程中添加任何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2008年12月,9部门在全国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监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有3大问题:(1)有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采购、查验和使用食品添加剂;(2)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复合食品添加剂问题突出;(3)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夸大宣传使用效果和擅自扩大使用范围,误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为此《通知》要求,下阶段工作将继续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包括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把生产许可关;规范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把复合食品添加剂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范围,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准入行为,加强对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督促销售者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等自律机制;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包装上必...  相似文献   

12.
一批新法规和部门规章从9月1日起正式施行,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要求,在食品出现医学临床证明对特殊群体容易造成危害的;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的;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等规定,应当标注其它中文说明的,都必须在标识上进行中文说明。  相似文献   

13.
牛家华  卢明华  王勇 《化学通报》2020,83(9):805-812
食用色素可以明显的改善食品外观,激发食欲,在食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色素来代替食用色素,但是非食用色素对人体存在致癌风险。食品中常见的非食用色素有以下7种:碱性嫩黄O、碱性橙II、酸性橙II、苏丹红、罗丹明B、美术绿和孔雀石绿,而目前对这7种非食用色素的检测还未全部建立国家标准。本文综述了近3年来食品行业中针对这7种非食用色素的各种检验方法,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督监督检测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布了G/SPS/N/KOR/341号通报,该通报的主要内容是修订了多项食品标准及规范。此次修订对输韩食品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相关出口企业应密切留意具体更新事项。此次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布的通报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修订了多项食品标准,例如泡菜、干食品、冷冻面食品及冷冻飞翅鱼(咸腌海产品)的储藏和分销的标准;(2)扩大了部分食品的定义范围,例如食盐、米饼、豆腐加工品种类、食品配方种类的定义;(3)对尚未制定标准的有害物质,通报中规定先进国家的严格标准可以经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的全面审议后采用;(4)规定了加工肉及家禽产品内的铅镉标准以及熏鱼产品内苯并芘的标准;(5)规定了一份杀虫剂名单,这些杀虫剂在其它国家准许使用,但由于在韩国尚未注册,因此要求在农产品内不得检出此类化学物质。相关文本可在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网站获取(http://www.kfda.go.kr)。近年来,在中韩双边贸易稳定快速发展的驱动下,我国输往韩国的出口量也逐年递增。韩国正成为广东食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在传统的水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上。针对韩国对食品监管和食品质量提出的新要求,相关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激光诱导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流动注射与CCD阵列检测激光诱导荧光装置联用 ,形成连续自动荧光光谱分析系统 ,建立了在 1× 1 0 -3 mol L的HCl溶液中 ,Fe3 催化H2 O2 氧化罗丹明B(RhB)的催化荧光光度测定铁的新方法 ,对反应条件及流动注射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 ,用于食品样品中铁的测定 ,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一致性 ,方法的相对标准差不大于 8.0 % ,加标回收率为 95 .9%~ 1 0 6%。  相似文献   

16.
研制一种对罗丹明B具有特异性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用沉淀聚合法制备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及固相萃取实验表征其性能,并对市售辣椒样品中的罗丹明B进行测量。罗丹明B模板聚合物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空白聚合物;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对罗丹明B标准溶液(0.05 mmol/L)一次性萃取率为98.24%,实际样品测量的回收率为90.0%~9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1.7%(n=3)。罗丹明B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选择性好、萃取率高,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7.
《化学分析计量》2011,(5):69-69
辽宁检验检疫局承担的质检总局科研项目《食品中痕量病原微生物纳米稀土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以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0157H7、空肠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甲肝病毒等为检测对象,建立“荧光纳米颗粒”检测技术平台。其相关原理和技术可以推广到对其它有害微生物的检测,并且随着将来研究的进  相似文献   

18.
《化学分析计量》2017,(3):53-53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01A公开(公告)日:2017.03.22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兰州大学中卫高新技术研究院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食品中果糖的方法,其步骤为a.配制储备液;b.制备标准溶液;c.测定荧光光谱;d.绘制  相似文献   

19.
多道检测—激光诱导荧光猝灭法测定食品中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 二极管阵列检测 计算机联用装置 ,对磷钼杂多酸 罗丹明 6G荧光猝灭体系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磷的新荧光光度法。试验表明 ,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选择性 ,检出限为 0 .1ng·ml- 1,加标回收率为 90 .6%~ 10 9.0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3%~3 0 % ,用于食品样品中磷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食品中6种工业染料含量的方法。样品用含50%甲醇和1%甲酸的50 mmol/L乙酸铵溶液进行提取、WAX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曲线外标法定量。其中酸性橙Ⅱ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其余5种染料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碱性橙Ⅱ、罗丹明B、碱性嫩黄O、罗丹明6G、碱性桃红T的定量限为1.6 mg/kg,酸性橙Ⅱ为6.0 mg/kg;碱性橙Ⅱ、罗丹明B、碱性嫩黄O、罗丹明6G、碱性桃红T的线性范围为1.0~100.0 mg/L;酸性橙Ⅱ的线性范围为5.0~100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种染料的回收率为70.3%~10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14.1%。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高效,适合于食品中6种非法添加工业染料的定量及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