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晶态超微粒子,镍基合金,硼合金,合金催化剂,表征  相似文献   

2.
Co-B非晶态合金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B非晶态合金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研究姚凯文,范以宁,陈懿,李新生(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非晶态,超细微粒,钴基合金,硼合金,一氧化碳,加氢非晶态合金超细微粒兼有...  相似文献   

3.
作为催化剂的超微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作为催化剂使用的超微粒子(UltraFineParticle)的制备方法,综述了超微粒子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激光热解法制备多组分铁基超微粒子催化剂及催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激光热解法制备多组分铁基超微粒子催化剂及催化性能评价张敬畅曹维良单伟力李梦波(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29)关键词铁催化剂,超微粒子催化剂,激光热解,合成气,丙烯分类号O643/TQ53为寻找一氧化碳加氢定向合成低碳烯烃(FT合成)的有...  相似文献   

5.
F—T合成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微粒子催化剂以其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F-T合成催化活性物种为a-Fe、Fe_xC_y等催化剂的机理为依据,用激光热解法制备了非晶态Fe/C超微粉,经有机溶剂洗涤及高温处理获得碳化铁催化剂.XRD、TEM及电子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其粒度大都在1~4nm之间,为多晶态的a-Fe、Fe_3C及Fe_2C.初步探索了利用激光选择热解法制备超微粒子催化剂的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镍-硼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ESR与DSC研究张菊,郑小明(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王立(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非晶态,镍-硼合金,电子自族共振,示差扫描量热法非晶态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用化学法制得的非...  相似文献   

7.
氧化物┐NaZSM┐5催化剂的研究Ⅲ.ZrO2┐NaZSM┐5催化剂的表征和催化性能杨民(大连铁道学院应用化学系,大连116028)徐柏庆(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大连116012)关键词ZSM-5沸石,氧化锆,强相互作用,乙醇,正丙胺,催化转化...  相似文献   

8.
用激光热解法制备了非晶态Fe/C超微粉,经有机溶剂洗涤及高温处理获得了碳化铁催化剂。用XRD、TEM及电子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其粒度大都在1~4nm之间,为多晶态的α-Fe、Fe_3C。经测试表明,在常压下反应温度为380℃时,碳化铁超微粒子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通过测试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一步证明了F-T合成催化活性物种为α-Fe、Fe_xC_y的碳化物机理。  相似文献   

9.
Yang  Min  Xu  Bo-qing  Liang  Juan  Sheng  Shi-shan 《催化学报》1995,(3)
氧化物-NaZSM-5催化剂的研究 Ⅰ.ZnO-NaZSM-5催化剂的表征杨民,徐柏庆,梁娟,盛世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大连116012)关键词ZSM-5沸石,氧化锌,分散,强相互作用,表征在...  相似文献   

10.
EXAFS研究合成甲醇催化剂Cu/ZnO/MxO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CO。+H。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j,但目前对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的认识仍不~致,其中对活性中心的看法归纳起来有3种:(1)Cll为活性中心“‘;(2)Cll”为活性中心[’j;(3)Cll-CtJ”为活性中心[‘1.研究发现,第三组分(如AI刀。)的加入可防止Cu粒子的烧结[’],使Cu产生无序及缺陷结构,有利于CO。的吸附、活化[‘j及起到高分散Cu/Zno的稳定剂的作用[’j.由于三组分催化剂结构的多相性和准非晶态性,通常的XRD方法难以明确了解其结构,而EXAFS方法对研究局部有序结构特别有效.本文以Z…  相似文献   

11.
引言超微粒子是介于微观原子世界和宏观物质之间的中间体系。粒子的粒径为10—1000A。自然界中许多有生物活性的粒径正处于这个范围内,因此合成超微粒子及研究其性质对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超微粒子已作为精细陶瓷、涂料、催化剂材料、信息存贮材料、药剂载体材料、传感器材料等等得到了某些应用。虽然早在1861年Thomas Graham就成功地制备了胶体(即超微粒子在水相中分散的体系),但是,系统研究超微粒子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人们逐渐查明了超微粒子的本来面目,从原子水平掌握了超微粒子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阐明了超微粒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通过骤冷法、化学还原法、浸渍还原法可以得到满足不同催化反应需要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可以通过制备条件的变化调变催化剂的性能.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负载量以及不同催化剂载体的选用都会影响所得催化剂的性能.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非晶态结构、表面形态、活性中心分布等可以通过XRD、EXAFS、DSC、SEM、TEM、XPS等方法进行表征、定性.对于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含有不饱和基团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用氧化铅-氧化锌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炜清  赵新强  王延吉 《催化学报》2003,24(10):760-764
 制备了一种用于苯酚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新型氧化铅-氧化锌多相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不同母体和母体配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应用XRD,TPR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b3O4是主活性物相,ZnO为助催化剂,并以非晶态或微晶态存在于催化剂体系中.当焙烧温度为500℃,n(Pb)/n(Zn)≈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碳酸二苯酯产率可达45.6%.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并对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林培滋,黄世煜,周焕文,赵彤彤,刘崇早,罗洪原,梁东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铜催化剂,糠醛,加氢,糠醇糠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糖醇树脂是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铸造工业广泛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系列铁酸铁超微粒子催化剂,考察了其对乙苯和环己烷的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D)样品具有最佳的乙苯氧化脱氢反应活性:400℃,O2/C6H5C2H5(mol)=3.0时,乙苯转化率为50%,苯乙烯选择性为80%,苯乙烯单收达40%.催化剂对乙苯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随样品的粒径变小而提高,对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则恰好相反,即活性随粒径变小而降低.这种差别归因于反应物分子结构与催化剂表面原子配位结构的匹配作用.ESR结果对比表明,粒径小的粒子的原子配位结构对称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将三种钯盐(Pd(OAc)2,PdCl2,PdI2)分别与聚乙烯苄二甲胺反应,然后将其还原制成三种不同的高分子负载钯金属催化剂,考察了起始钯盐中负离子的不同对所合成的高分子催化剂表面上钯粒子大小,钯粒子分布状况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Pd(OAc)2制备的高分子载钯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高分散度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反应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分散度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反应性能林励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高分散度担载型金属催化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催化过程,各国学者对这类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80年代,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出现后,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双...  相似文献   

18.
刘志杰  赵斌 《化学通报》1996,(10):55-58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铜超微粒子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刘志杰,赵斌,张宗涛,胡黎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237)金属超微化后得到的超微粒子,其性质往往与块状金属不同,表现出一些新奇的特性。例如,在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9.
CO和H_2在非晶态合金Ni-B、Co-B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其作用的TPD-MS研究张菊,郑小明,周烈华(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关键词非晶态Ni(Co)-B合金,H_2、CO吸附,TPD-MS非晶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在加氢反应中表...  相似文献   

20.
超微粒子及其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微粒子以共各方面独特的性质受到了科学家的注视,它在催化中的应用更为催化工作者展示了一个趣味盎然、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从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到,超微粒子对催化氧化、还原和裂解反应都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对光解水制氢和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也有明显的光催化活性。国际上已把超微粒子催化剂称为第四代催化剂,在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