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肇棣 《物理》1994,23(4):220-226
介绍了光电与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噪声问题,对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和光电倍增管PMT进行了比较,并以四象限探测器为例说明了光电探测器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灵敏度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响应对脉冲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子束直接照射光电倍增管产生直照响应的过程和机理。中子与光电倍增管入射窗硼硅玻璃中的硼和硅发生(n,α)和(n,p)反应,导致窗玻璃产生荧光,从而使光阴极发射光电子。在5SDH-2小串列加速器上,选用9815B和9850B两种光电倍增管进行实验,得到了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能谱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中子能量由低到高变化时,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也随之增大;两种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比值为1.9×102~2.74×102,该值与其相应的增益比量级一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光电倍增管偏置系统及其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推荐了正确使光电倍增管的方法,列举了将其应用于激光测速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光电倍增管脉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外腔式电光开光,调制主动照相探测光源,使光电倍增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下,以提高光电倍增管的输出幅度和动态范围,改善信号的信噪比,同时避免样品和探测器受长时间强激光照射.对滨松H6780光电倍增管进行了调试,使其线性输出电流由静态的0.1mA提升到脉冲状态的4.4mA,信噪比提高4.5倍.该技术对其他光敏探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光电倍增管的噪声分析和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重讨论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来源、不同噪声源的噪声特征。为了便于实际应用,借助于光电子学和电子学分析方法,建立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模型。这有利于应用光电倍增管探测更加微弱的信号,也有利于从微弱信号中提取研究对象的真实信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量子密钥分配为代表的各种量子信息技术应用获得了飞速发展,这些应用对单光子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以光电倍增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为代表的传统单光子探测器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以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为代表的新型低温单光子探测器件,其性能比现有商用单光子探测器有了本质性的提升。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各种类型的单光子探测器,并指出各自在量子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单光子探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以量子密钥分配为代表的各种量子信息技术应用获得了飞速发展,这些应用对单光子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以光电倍增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为代表的传统单光子探测器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以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为代表的新型低温单光子探测器件,其性能比现有商用单光子探测器有了本质性的提升。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各种类型的单光子探测器,并指出各自在量子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红外上转换原理的MCP-PMT位敏探测器组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工作波长为1 064 nm、脉冲宽度为10~20 ns的低占空比激光定向工程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俘获材料红外上转换、S20光电阴极光电转换,双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四阳极板接收的新型光电倍增管位敏探测器组件新方案.分析和研究了探测器组件原理样机研制过程中的高效能、短余辉红外上转换材料的优化选取、高性能组合光电阴极的设计和制作等关键技术,对原理样机进行了主要性能测试,取得了有效测试数据.对原理样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改进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作波长为1064nm、脉冲宽度为10~20ns的低占空比激光定向工程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俘获材料红外上转换、S20光电阴极光电转换,双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四阳极板接收的新型光电倍增管位敏探测器组件新方案.分析和研究了探测器组件原理样机研制过程中的高效能、短余辉红外上转换材料的优化选取、高性能组合光电阴极的设计和制作等关键技术,对原理样机进行了主要性能测试,取得了有效测试数据.对原理样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改进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光电倍增管在超高音速气流速度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莹  李鸿志 《应用光学》1996,17(2):20-22
本文介绍光电倍增管在流场速度测量中的特点及重要性,给出实验系统,分析了光电倍增管参数对测试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坤  鲁雪生  顾安忠 《低温与超导》2006,34(4):268-270,275
基于简化冷端结构的目的考虑,该文提出了一种“L”型脉管结构取代了通常的“I”型直脉管结构;并在脉管热端采用两个小孔阀分别进行控制脉管热端的进排气量,并对此结构使用有阀氦压缩机驱动,进行初步的试验研究,样机在频率为2.5Hz时,获得72K的冷头最低温度,针对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目前试验样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双级脉管制冷机的效率是脉管制冷机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已有实验证明,使用阶梯推移活塞作为调相机构可以得到高于采用双向进气时的效率,这证明阶梯推移活塞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提出了用于分析双级脉管制冷机的节点分析法,该节点分析法是基于双向进气脉管制冷机数值计算的一种改进。该方法有助于从热力学角度更深刻地理解阶梯推移活塞双级脉管制冷机。本文利用该方法讨论了第一级脉管和第二级脉管的匹配问题,以及第二级回热器填充率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profiles of the HeII 468.6 nm line intensity in an internal anode type of the high voltage hollow cathode discharge (HV-HCD) tub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a photographic technique using a narrow-bandpass interference filter. From the photographic data,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density of fast electrons near the tube axis of this HV-HCD tube i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cylindrical type HCD tube.  相似文献   

14.
铜铝复合管在空调蒸发器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听祥  曹玉龙 《低温与超导》2012,40(3):36-39,44
主要针对铜铝复合管(CCA管)在空调蒸发器集气(液)管替代铜管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从焊接工艺、弯曲性能和弯曲后抗压性能方面对9.52×0.7型号的铜铝复合管进行替代研究。结果表明:铜铝复合管焊接处的抗拉强度为114.1MP,延伸率为30%,可以满足产品要求。它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和弯曲抗压性能,经过不多于四次的弯曲试验,复合管集气管的极限压力为19MP,高于饱和制冷剂3倍工作压力。将铜铝复合管集气管的空调与原机在焓差实验室进行整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它们的制冷量相差10W,能效比基本不变,可以满足国家标准,对空调器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同时在噪声实验室对整机进行噪声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原机型相比,在高中低三种风量状态下,噪声分别增加0.5/0.6/1 dB(A),满足原机型噪声标准。与铜管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复合管集气(液)管可以降低成本29.2%。  相似文献   

15.
The work consider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homophasic polymerization reactor. The reactor is a coaxial channel with internal tube in the form of a channel of confusor-diffuser type. The authors compared the degree of polymer transformation in the intensified coaxial reactor with internal tube of confusor-diffuser type and the reactor with constant rectilinear longitudinal section. It was found that in coaxial channels with internal tube of confusor-diffuser type, it is possible to reach high valu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gre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obtained polymer.  相似文献   

16.
变截面脉管制冷机──一种新型结构的脉管制冷机许名尧,何雅玲,陈钟颀(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关键词脉管制冷机;制冷机;低温工程1引言自从脉管制冷机发明以来,由于其结构简单,没有低温下的运动部件,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已引起周...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列管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进展及发展方向,管程强化传热采用螺纹管、横纹管、波纹管、缩放管、管内插入物、三维内肋管、翘片管等传热元件,壳程强化传热采用板式支撑、折流插式支撑、空心环支撑、管子自支撑等管束支撑结构。指出了列管式换热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列管式换热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高频脉管制冷机)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由于高频脉管制冷机的效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斯特林制冷机,从而在空间领域、红外传感器件和高温超导器件的冷却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指出了线性压缩机是高频脉管制冷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提高线性压缩机的性能及机械寿命是提高高频脉管制冷机性能和寿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高频脉管制冷机)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由于高频脉管制冷机的效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斯特林制冷机,从而在空间领域、红外传感器件和高温超导器件的冷却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指出了线性压缩机是高频脉管制冷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提高线性压缩机的性能及机械寿命是提高高频脉管制冷机性能和寿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presents new data on nucleate boiling heat transfer obtained in compact horizontal tube bundles with small tube gaps. The experiment investigates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effects by the restricted spaces comprising the compact tube bundles and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s for nucleate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R-11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 roll-worked tube was used as a new type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 tube gaps can greatly enhance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a smooth tube bundle, while enhancement effects of small gaps were not quite significant for the enhanced tube bundle. There is a compound effect from the enhanced surface and the restricted space only for the enhanced tube bundle with the tube gap of 0.5 mm. The effects of the tube positions within both compact tube bundles on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were min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