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辉光放电原理,采用小功率点光源及高频开关电源设计分光光度计波长校准用WSHg-B型低压汞灯,并提出汞灯辐射光谱波长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WSHg-B型低压汞灯在200~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分布均匀的线光谱,相对强度稳定,适用于各类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校准,还可用于分辨率及光谱带宽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化学试验室中,大多采用国产614系列各型电子交流稳压器与大中型仪器配用,以保证供电电压稳定。在这类稳压器的线路中,用于采集输出电压变化信息的敏感元件2D2P钨丝二极管容易损坏(钨丝烧断),造成稳压器失控,输出电压立即升高到320伏左右。这往往会引起仪器事故,是十分有害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这类电子交流稳压器上增添了一个过压自动保护电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苏州电工仪器厂生产的614-C_3型稳压器(5千瓦)为例,说明此过压自动保护电路的原理,供读者参考。图1中虚线框内为保护电路。在2D2P二极管的灯丝电阻R_(24)上並接一个升压变压器T(我们使用市售的节电变压器,其原12伏输出端作为输入,和R_(24)並  相似文献   

3.
以新亚甲基蓝(NMB) 为电子媒介体, 大肠杆菌为微生物催化剂, 设计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该MFC的开路电压为0.760 V, 短路电流为1.108 mA, 最大输出功率为116 mW/m2, 此时所对应的电流密度为390 mA/m2. 比较了中性红(NR)和NMB作为电子媒介体对MFC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以NMB为电子媒介体的MFC的开路电压比以NR为电子媒介体的MFC的开路电压低, 但其开路电压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而且其短路电流比后者高. 当放电电流大于114 mA/m2时, 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高, 在负载1000 Ω放电时, 前者比后者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光伏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战略性选择之一,目前已开发的太阳能电池均需在太阳光或室内光照射下通过光伏效应激发光生电子并输出电能,而在降雨、夜晚等弱光或无光环境下的输出功率较低,开发应用环境多元化的混合能量采集太阳能电池有望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延长发电时间。本综述旨在探讨混合能量采集太阳能电池中光伏效应与水伏效应、摩擦电效应、储光―发光效应、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重点总结了这类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下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启亚  冯友健  屠树江  蒋虹  史达清 《有机化学》2003,23(12):1425-1427
以邻羟基芳香醛、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为原料,在乙二醇溶剂中经微波辐射得到 一系列苯并吡喃衍生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直线加速器高频全固态功率源中大功率合成器件-3 dB定向耦合器的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过程,该合成器工作频率80.5 MHz,输出连续波功率大于20 kW。分析了合成器的功率容量,并对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软件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功率合成器件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得出,CST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隔离度和电压驻波比等实测指标优于设计指标,只有耦合度与设计指标有些偏差,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在输出功率20 kW时,取样波形无失真,合成器无明显温升,满足固态功率源大功率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光谱增感机理的研究是感光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Gilman[1]和Kuhn等[2]曾经提出光谱增感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理论。随着现代谱学手段的出现,为人们了解光谱增感的初始过程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电子转移的机理已被广泛接受,并用来解释与光谱增感有关的各种现象。但在ns~ps范围内的光谱增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Dahne认为光谱增感不仅决定于染料与卤化银的能级关系,而且是由动力学控制的[3],激发态染料向卤化银导带注人电子的电子转移过程与辐射及其他无辐射去活过程是竞争的[4]我们通过对两种不对称的苯并咪哇唾碳著染料在AgBrI乳剂颗粒上吸附形成的J一聚体的荧光性质的研究,以求深人了解光谱增感的电子转移机理及其动力学过程,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营养液自动检测装置由检测器件、信号预处理电路、数据采集器、信号处理电路及其外设组成,只需测量离子选择电极及其参比电极和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就可计算出离子浓度,可以直接在线使用。减少了硬件电路和仪表体积,经一次标定后可连续使用,操作过程亦简单方便;计算过程快速准确,滞后时间短,测量速度较快,有利于在线检测及控制。能够实现营养液浓度自动检测。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能长期稳定的为无土栽培提供浓度有保证的营养液,为作物在最优营养环境下生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区通用光谱透射比较标准物质。以高纯熔融石英为基片材料,镍铬合金的镀膜材料,采用双光楔对称光胶结构以消除同色杂散光的影响,对镀膜进行光胶处理以保证膜层的强度、稳定性及光学中性,采用高精度分光光度测量装置作为定值手段的以保证准确的定值,设计定位保护架以消除多次反射误差。该光度标准适用的光谱范围的200-2600nm,光谱透射比定值不确定度为0.5%。  相似文献   

10.
meso-苯基四苯并卟啉锌与芳腈在低温下的电子转移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meso-苯基四苯并卟啉锌作为电子给体,二腈基苯为电子受体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光子选通光谱烧孔体系的特性.在20K用大功率和长时间的光子选通烧孔实验获得了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数据,为该体系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部分卟啉及BODIPY衍生物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大π共轭有机化合物因其优良光电性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卟啉和BODIPY是两类具有特殊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共轭化合物,通过功能化修饰可以实现对其光电性质的调控。本论文工作针对基于卟啉和BODIPY结构的大π共轭化合物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质开展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分别以咔唑、芴和芴酮为桥的β-β桥联环状锌卟啉化合物。共轭桥对卟啉环电子离域  相似文献   

12.
在对RF(射频)发生器作简介的基础上,从联锁保护电路入手,选择了RF发生器不能进入点火前的准备状态、无输出功率、输出负载过重、不能形成等离子火炬、点不着火、自动调谐时点火困难和严重超载出现过热等七例有代表性的、已排除了的故障实例深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思路与办法。  相似文献   

13.
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大量的共轭电子受体分子被开发,并成功应用到高性能光伏器件中。共轭分子作为非富勒烯电子受体,需要综合考虑吸收、能级、电子传输以及结晶性等,其中宽吸收光谱可以提高对太阳光谱的利用,是分子设计中重要因素之一。本工作中,我们设计一种新型电子受体分子,以卟啉为核、萘酰亚胺为端基以及炔为桥连基团。这种新型分子具有近红外的吸收光谱以及合适的能级。将一种具有吸收互补的共轭聚合物为电子给体,星型分子为电子受体应用到电池的活性层中,我们获得了1.8%的能量转换效率,电池的光谱响应为300–900 nm。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以卟啉为核的分子设计在实现近红外吸收的电子受体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3,3'-三氯联苯(PCB-20)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CB-20与HSA通过疏水作用力稳定结合于HSA的疏水空腔内。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PCB-20通过与HSA形成HSA-PCB20复合物从而对H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原因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热力学参数也表明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为疏水作用力,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CB-20能够与HSA稳定结合,且与同步荧光光谱实验共同证明其对HSA的构象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影响MFC产电能力及污水净化的非生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晴  毛翔洲  张玲  叶路生  彭蜀君  但德忠 《化学学报》2010,68(19):1935-1941
以厌氧污泥接种模拟生活污水, 构建双室无介体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以输出功率密度、库仑效率和CODCr(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评价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考察4种非生物因素(即阴、阳极材料、底物和电子受体)对MFC产电及污水净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阴极离子浓度对电能输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MFC产能及污水净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 电子受体>阳极>阴极>底物, 最优组合为碳毡-乳酸钠-不锈钢板-铁氰化钾+溶解氧|向阴极液中投加NaCl可使产电能力显著增强, 最佳投加量为150 mmol•L-1. 同时, 阴极室定期添加铁氰化钾可维持电流稳定. 试验中, 葡萄糖型、乳酸钠型以及混合型底物模拟污水的CODCr均得到有效去除, 平均去除率达85.2%, 显示了研究的MFC具有很强的产电和污水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一类以9,10-二甲氧基蒽为给体,双酚A为连接链连接不同受体的电子给体受体新体系,通过稳态荧光光谱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并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计算出各电子给个受体体系电子转移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在这一类体系中,光致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与自由能变化关系符合Rehm-Weller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3,3′-三氯联苯(PCB-20)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CB-20与HSA通过疏水作用力稳定结合于HSA的疏水空腔内。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PCB-20通过与HSA形成HSA-PCB20复合物从而对H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原因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热力学参数也表明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为疏水作用力,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CB-20能够与HSA稳定结合,且与同步荧光光谱实验共同证明其对HSA的构象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带芳基的硫脲盐类化合物,对其在光照下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光照下,能通过光诱导的分子内电子转移,产生离子自由基和自由基,继而有可能经自由基的重合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并引起所含芳基基团处于合适的易于出现很强激基缔合物的位置.为进一步搞清上述反应机制,工作中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包括:ESR的测定、加入稳定的氮氧自由基化合物以及加入β-CD来阻抑重合反应的进行等,以证明上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控制加热的方法对分流式湿度发生器的增湿饱和器进行精密的温度控制。介绍了增湿饱和器的结构及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控制软件的设计要点。通过精密控制增湿饱和器的温度,减少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分流式湿度发生器输出湿度的影响,提高了湿度校准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以—(CH_2)_1O.—相连的曙红和丁基紫精的二元化合物,运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研究了分子间及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过程,及加入β-环糊精或糖淀粉对二元化合物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内比分子间的作用显著增强,加入环糊精或糖淀粉后,其与二元化合物形成包结络合物,使电子转移的过程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