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是用热分析和量热技术研究某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目前热化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热分析动力学主要研究反应过程的活化能和机理函数,热动力学则是在量热学、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上,通过高精度、自动化和连续式的微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以来,含溴药物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2001-2010年十年间,有关含溴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中文文献数亦占相关文献总数的80%左右,目前研究的药物主要集中于呼吸系统用药和神经肌肉阻断药.综述了溴化物的生物半衰期、8种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和5种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聚合反应微观动力学发展了一些成功的理论。图形分析方法具有严格、简明、普适的特点。化学动力学与物理扩散过程的结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将有力地推动高分子化学和聚合反应工程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介绍了聚合物等温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对影响动力学过程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乳酸缩聚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勤  张娟 《应用化学》1994,11(1):76-79
乳酸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的反应在124℃无外加催化剂时,在反应程度10%~60%的范围内符合3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lI]3;在120℃,1%(wt)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时,在反应程度10%~50%的范围内符合2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I01coonj=。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动力学定量分析法用于痕迹量的分析有所进展。由于这种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适用于相当广泛的分析对象;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四-间甲基-苯基卟啉H2T(m-CH3)PP与Cd(Ⅱ)离子在丙酮中生成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探讨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并发现较高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呈负盐效应,根据Debye-Hueckel理论和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离子强度间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应用n级等摩尔浓度反应的热动力学理论,在30℃和40℃下研究了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和CTAB胶束溶液中由亚硫酸钠引发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讨论了引发剂和CTAB的浓度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59年12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希有元素及半导体分析会议指出,希有元素测定方面的基本任务是制定更灵敏、特效、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会議认为进一步发展催化分析是达到这个目的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最近,巴布柯在“分析化学的现代课题”及科列曼在“微量杂质的定量分析”的文章中都曾提到基于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方法对于极微量杂质的测定具有重大的作用,并指出这个方法一般具有秀高的灵敏度,可以測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飞秒分辨的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和光电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了邻二氯苯第一电子单重激发态(S1)的超快动力学.邻二氯苯的S1态振动基态寿命为(651 ± 10) ps,对应于S1振动基态向三重态的系间窜越过程.邻二氯苯S1的高振动激发9a218a2对应两个衰减通道,其中寿命为(458 ± 12) fs的超快过程对应于由处于振动激发的S1向高振动激发的基态(S0)发生的内转换过程,而寿命为(90 ± 10) ps过程则对应由S1态向三重态(T1)的系间窜越过程,电离产生的光电子能谱中长寿命的谱峰可能与系间窜越过程有关. S1态高振动态的旋轨耦合程度比低振动态的更强,导致系间窜越过程更快.  相似文献   

11.
动力学分析法概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要论述了动力学分析法的特点、分类及其意义,并对有关基础知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完全非线性函数f(t)=A+Be^-k1t+Ce^-k2t经变换得到自函数递推方程,根据回归分析理论,建立了一种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法--自函数回归法,应用该法在25℃水溶液中研究了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13.
在常压、反应温度800—900℃和水碳比为1.5—1.6的条件下,分别用细粒度(0.045—0.047毫米)和工业粒度的低活性S-4镍催化剂在积分反应器和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研究了甲烷水蒸汽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中的水煤气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利用基本上不受扩散影响的细粒度催化剂所进行的实验,获得甲烷水蒸汽反应的速率表达(8)。其产物分布用(4)式进行关联。 对工业粒度催化剂,得到甲烷水蒸汽反应的速率表达式(10)。实验数据表明,工业粒度催化剂的效率因子或表面利用率随甲烷转化率的升高而降低。根据(8)式和(10)式可推算出,在850℃时催化剂的平均有效作用层厚度仅0.048毫米。  相似文献   

14.
袁珮  陈建  潘登  鲍晓军 《化学学报》2016,74(7):603-611
采用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SHMs),对聚苯乙烯(PS)在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加氢反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吸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部分加氢产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S吸附量逐渐增加,且达到饱和吸附时间也随之增长,确定了PS非均相加氢为1级反应,活化能为58.3 kJ·mol-1.将不同加氢度的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分析,结果显示PS的部分加氢产物都是由较高加氢转化率(85%左右)和较低加氢转化率(25%左右)的PS组成,证明PS非均相加氢存在二次吸附和竞争吸附加氢的现象,即服从“Blocky”机理.此工作为PS催化加氢吸附及反应过程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理解其他聚合物在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我们研制的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对国产铜锌铝变换催化剂进行了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变换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实验是先以细粒度催化剂在不同浓度、温度下测定反应速率,以k 值平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电子计算机估定参数,求得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7.7×10~4exp(-5.7×10~4/RT)y_(CO)y_(H_2O)~(0.4)y_(CO_2)~(-0.3)y_(H_2)~(-0.3)(1-β)参数估值经过F-检验证明是可靠的。实验再在同样装置和条件下对工业原颗粒催化剂进行测定,沿用本征动力学指数方程,获得宏观动力学方程如下:r'=684exp(-4.03×10~4/RT)y_(CO)y_(H_2O)~(0.4)y_(CO_2)~(-0.3)y_(H_2)~(-0.3)(1-β)并用这些结果对年产三十万吨氨厂低温变换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甚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用热动力学方法对高分子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在RD-Ⅰ型热导式自动量热计的基础上,设计了反应器,测定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结果与文献值、粘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最有效地利用离子交换剂,不仅需要有关离子交换平衡的详细知识,而且必须深入研究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但是,与离子交换平衡的理论相比,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尚欠成熟。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特殊情况,即  相似文献   

18.
示踪原子在化学研究上的应用,至少已经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过去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多半都是使用静力学方法进行的。同位素稀释分析法和示踪原子标記化合物在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结构化学和测定跟化学反应有关的某些系数方面的应用,都属于这一类。最近几年来,在反应机理的研究上,虽然已经由使用一种示踪原子,扩大到使用二、三种或多种不同示踪  相似文献   

19.
利用飞秒分辨的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对间二氯苯分子的激发态动力学进行研究. 在270 nm泵浦, 810 nm探测条件下首次得到了第一单重激发态S1(1B1)的寿命. 碎片离子C6H4Cl+主要来源于母体离子的解离, 属于电离解离(ID)机理. 实验得到的离子信号随泵浦-探测延时时间呈指数衰减并伴有周期性的振荡, 这种振荡属于量子拍频现象.  相似文献   

20.
半连续乳液聚合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半连续乳液聚合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建模方法,归结出3种形式模型,基础模型,具体模型与通用模型,指出通常从一些假定出发,根据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反应机理建立模型方程,通过模型参数估计,已有模型参数的利用及模型变量的求取,使用数值方法求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