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父亲生于20世纪初(1906年),到他去世(1999年),他几乎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这是一个中国近代科学萌芽、发展、壮大的世纪;这是一个中国从受到列强欺侮,国内战乱到解放后迎来了科学春天的世纪.父亲和老一辈的科学家们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这一个世纪中为我国科教事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油井岩样及其氯仿浸出物的荧光光谱分析入手,对当前石油勘探系统中亟待改进的目视荧光直照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本期刊登了戴念祖先生《物理与诗歌同行》一文,记述了古代中国诗词如何精彩地描述物理现象。文中引了梁元帝萧绎,诗人词客庾信、韦应物、寇准、沈约、徐陵、岑参等的作品,还配了历代名画,我一面欣赏诗词和画,一面感慨戴先生深厚的文学历史功底。其中淮南王刘安的"高悬大镜,坐见四邻"应当是描写反射镜原理,因找不到合适的画,戴先生提议由我作画,并附了示意图。我画  相似文献   

4.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灵敏度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响应对脉冲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子束直接照射光电倍增管产生直照响应的过程和机理。中子与光电倍增管入射窗硼硅玻璃中的硼和硅发生(n,α)和(n,p)反应,导致窗玻璃产生荧光,从而使光阴极发射光电子。在5SDH-2小串列加速器上,选用9815B和9850B两种光电倍增管进行实验,得到了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能谱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中子能量由低到高变化时,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也随之增大;两种光电倍增管的中子直照灵敏度比值为1.9×102~2.74×102,该值与其相应的增益比量级一致。  相似文献   

5.
 介质型快中子探测器的中子直照响应对其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Geant4编制Monte-Carlo模拟程序对此型探测器的中子直照响应进行了计算。模拟了探测器芯子常用材料在中子入射时带电重粒子的发射情况,发现电荷收集极、卡阈吸收片和后高压绝缘层材料的选择对中子直照响应特性有直接影响。在现有的以聚四氟乙烯为卡阈吸收片和后高压绝缘层材料的探测芯子中,直照响应给总的中子灵敏度带来约6%的贡献。提出了一种使用高电阻率石墨作为卡阈吸收片和后高压绝缘层材料的探测芯子的优化结构,可有效降低中子直照响应。  相似文献   

6.
一种LED汽车前照近光灯配光设计方案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汽车前照近光灯GB4599-94标准出发,提出了一种LED近光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侧发光型LED为光源,以抛物面作为反射器设计的基础面,根据GB4599-94对近光灯的配光要求在ReflectorCAD中划分基础面,并合理调整各子面的面型数据,使光源经各子面反射后在配光屏上的光照分布满足配光要求.结果表明:采用400 lm侧发光LED和恰当的光学照明系统能完全满足GB4599-94标准对汽车前照近光灯光照分布的要求.限于400lm侧发光LED尚未商品化,采用40.5 lm侧发光LED,通过10组LED-反射器模块叠加逼近此配光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ING-103型DPF脉冲中子源产生的14.1 MeV脉冲中子对EMI两个不同型号的光电倍增管EMI-9815B和EMI-9850B进行了直照实验。针对DPF脉冲中子源产生中子脉冲的同时也会产生X射线脉冲的特点,采取了飞行时间法及吸收衰减法来消除X射线对中子脉冲的干扰。利用中子及X射线速度的差异,将光电倍增管放置在离源较远的测点位置,测得了X射线脉冲和中子脉冲时间上错开的双峰波形。通过在辐射通道内添加5 cm厚的铅吸收体有效地抑制了X射线峰,在离源较近的测量位置测到了干净的脉冲中子波形。根据实测波形,得到的光电倍增管EMI-9815B和EMI-9850B中子直照灵敏度分别为10-13与10-15量级,该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在量级上一致。  相似文献   

8.
吴仍茂  屠大维  黄志华  赵其杰 《光子学报》2014,38(11):2904-2908
从汽车前照近光灯GB4599-94标准出发,提出了一种LED近光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侧发光型LED为光源,以抛物面作为反射器设计的基础面,根据GB4599-94对近光灯的配光要求在ReflectorCAD中划分基础面,并合理调整各子面的面型数据,使光源经各子面反射后在配光屏上的光照分布满足配光要求.结果表明:采用400 lm侧发光LED和恰当的光学照明系统能完全满足GB4599-94标准对汽车前照近光灯光照分布的要求.限于400 lm侧发光LED尚未商品化,采用40.5 lm侧发光LED,通过10组LED-反射器模块叠加逼近此配光方案.  相似文献   

9.
胡升华 《物理》2023,(9):648-652
<正>钱临照先生(1906—1999,图1)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他在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以及自然科学史等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这些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钱临照先生人生旅途中五次重要的选择,讲述他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操,也尝试对科学家精神作一直观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广大医学院校的医学物理实验中照相技术实验的现状以及医学摄影的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对于医学学生,将现行的照相实验提高的医学摄影的水平,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医学学生日后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给出了几点实验改革的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沈克琦 《物理》2001,30(4):230-237
文章叙述了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教授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和在发展中国教育、科学事业上的贡献及他勘为师表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2.
孟朝阳 《光谱实验室》2003,20(3):471-474
本文介绍了第三代安眠药亿梦返的化学结构和相关的药理性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亿梦返”的主要成分——佐匹克隆,并初步探讨其在人体内的致死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投影型微光学编码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投影型微光学编码器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微机电系统集成技术,提出并实现了投影型微光学编码器。它是利用微机电系统集成技术将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光电二极管集成化构成投影型光栅微编码器。它具有体积小、光路调整容易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细加工制作微光学编码器是完全可行的。该器件较之传统的光学编码器在经济性及小型化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张景强  卢炘英  张勤奋 《物理》2001,30(7):407-412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结构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地位,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结构生物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核磁共振(NMR)方法和电子显微方法],介绍了这三种方法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重点介绍了冷冻电子显微技术结合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研究病毒三维结构的方法,特点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并简单介绍了物理学家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维面形测量数据的计算全息可视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提出利用计算机制全息进行三维面形测量数据立体重现的技术。首先利用三维面形测量技术同时获取三维物体的强度和距离像;然后根据三维面形测量数据,设计和制作菲涅耳计算全息图;最后将计算全息和光学全息相结合,以菲涅耳计算全息图的光学再现像为对象,记录光学像全息。这样既解决了计算机制全息术中真实三维物体立体信息数据捕捉的问题,又为三维面形检测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立体重构技术。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原理、计算全息的设计、制作方案和实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pH12.0—12.5)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与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产生的化学发光性质,首次建立了一种测定其含量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游泳池水中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的测定,结果满意。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的浓度在8.0×10  相似文献   

17.
蒽类荧光染料的荧光性质及其化学发光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蒽中位取代的荧光染料(9,10-二苯基蒽,9,10-二苯乙炔基蒽)的合成。分析测试了这类染料的液相荧光和化学发光光谱,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其荧光和化学发光波长及效率的关系(在双乙二酸酯化学发光体系中),并配制了发光明亮的高效化学发光液。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一代高密度数字多用光盘(HD-DVD)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阮昊  干福熹 《物理》2002,31(12):784-788
文章综述了新一代高密度数字多用光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新型蓝绿光高密度可录和可擦重写光盘存储材料,讨论了高密度数字多用光盘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法,最后提出了中国超高密度光盘存储技术发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钼-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CTMAB体系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理哲 《光谱实验室》2001,18(2):189-191
研究了 1.2 mol· L-1的盐酸溶液中 ,有 CTMAB存在下 ,钼与 DBON- PF的显色反应。钼与 DBON- PF生成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540 nm,摩尔吸光系数为 6.2× 10 4 L·mol-1·cm-1。测得络合物的组成比为 Mo( )∶ DBON- PF=1∶ 2。钼量在 0— 2 0 μg/ 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有色络合物稳定 8h以上。该方法用于矿石中微量钼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