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3位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在中学实践过程中文本、视频等资料,采用个案研究、文本分析、课堂观察的质化方法,利用化学课堂教学系统构造模型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多元成员的干预以及实践过程中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堂教学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干预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构造模型中的各个教学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不同成员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的干预内容、作用效果、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变化模型。多元成员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学发展,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实践干预范式。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2009年8月14日至16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5名化学教育硕士和10所高等院校的17位专家、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大赛的举行对于展示近年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果,交流培养经验,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久华  王璇 《化学教育》2018,39(2):43-49
针对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明确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化学教学能力,构建了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并开发了测评工具。在教学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教学能力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具体探讨了以化学教学设计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实践取向的研究论文的全程一体化指导模式。构建并实施了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螺旋发展的具体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国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专题研讨会 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教育》2001,22(5):21-21,32
为了提高化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 ,总结现行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 ,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精神 ,全国高师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 0 0 1年 3月 17日至 19日 ,在辽宁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 2 2所高师院校的 35名代表。与会代表就化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修订、案例教学以及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讨。认为现行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5.
谈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知新 《化学教育》1999,20(1):10-11
本文研讨了化学教育两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工作提出了某些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6.
刘宝  陈钰琳  陈艳圆 《化学教育》2016,37(22):36-40
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全方位提升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水平,迫切需要对原课程内容多、繁、杂等问题进行整改。本文重新整合与构建了5个课程群,包括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等,并以案例教学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和管理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该学位实行全国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1997年3月22日至24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会议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共9名代表。与会代表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首先对《化学教学论》、《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和《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等4门果程…  相似文献   

8.
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综合素质调查问卷,以全国20多所高师院校2012级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化学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可能的成因,提出一些建议,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育》2007,28(11):46-46
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化学教育硕士首届教学技能大赛于2007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8名教育硕士和12所高等院校的1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正值庆祝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办10周年之际,因此,会议对于展示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果,交流培养经验,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由我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毕华林教授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洪三国副厅长、江西师范大学纪委何小平书记、化学化工学院蔡明中院长等领导与会并致辞。我会副理事长郑长龙教授致开幕…  相似文献   

10.
从学习轨迹的理论视角,立足于课程能力提升取向,基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硕士必修课程“中学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5轮实证改进的探索,揭示职前化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建设的机制与路径。学习目标确认、学习任务拆解与设计、职前教师课程能力进阶假设这3项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是课程建设的机制。课程建设路径为:知识精致→方法获得→价值确认→结果实现→学理揭示。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新的研究课题。从"目标定位""课程优化"和"实践提升"3个方面对化学教育硕士培养进行探讨。在"目标定位"上应培养化学教育硕士具有较强的化学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在"课程优化"上,应优化更具功能化和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提升"上应搭建基于科学态磨课的全类型、全环节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埃里克森学院PCK量化工具为研究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选取离子反应第1课时的电离概念教学片断,以河北某高校学科教学(化学)专业37名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要求被试者在对视频片断进行观摩的基础上作答9个开放性问题。研究发现: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PCK整体和各维度知识处于“基本的”水平,在教学内容知识维度表现最佳,在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维度稍差一些,在把握概念关系、调整教学策略等能力活动上的表现有待发展。针对研究发现,结合化学教育硕士的专业属性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干预化学教育硕士PCK结构的改善;依托教学案例情境载体功能,帮助化学教育硕士进行PCK的深度建构;开展基于研究性反思的教学实践,促进化学教育硕士PCK螺旋式提升等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承印  高双军 《化学教育》2016,37(10):44-48
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背景,从顺应科学教育范式转变和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2方面分析了化学教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着重论述了化学教师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出要从关注条块分割的知识体系培养转变为关注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并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科学与技术哲学、化学教师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促进职前卓越化学教师既懂化学科学,又懂化学教育,还懂化学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高水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科研体验衔接的基本情况,以化学专业为例,就学术型硕士培养与本科创新性科研实践的衔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指出2者的衔接有助于高层次、高科研水平与高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培养。  相似文献   

15.
再谈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知新 《化学教育》2001,22(6):10-12
本文结合实践体验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点和重点及修订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开设"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课程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是化学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新开发的课程。如何建设和实施这门课程,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几年来,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新型骨干化学师资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敏惠  祝心德 《化学教育》2002,23(11):23-25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师资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提出了纵深型“4 + 2”“理学学士—教育硕士”6年贯通制新型骨干化学教师培养模式 ,并阐明了其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培养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突出的卓越化学教师,探索了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了与地方政府、中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通过师德教育的实践体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并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强化招收就业环节等措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育》2006,27(6):F0003-F000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进入“211工程”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化学系于1954年建立,化学教育专业是传统的优势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满足教育硕士培养所需要的条件。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从2001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目前已经连续招收5届,已经有3届学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取得了学位。  相似文献   

20.
魏雯  陆真  周志华 《化学教育》2007,28(9):34-36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中,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选择了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素养培养为研究课题,进行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构成、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培养课程设置的研究,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寻求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专业特色的化学教师教育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