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献中研究了1,1-二氰乙烯基-2,2-二硫醇盐(简称i-mnt)的Cu(Ⅱ)和 Ni(Ⅱ)配合物.现合成出i-mnt的钒(Ⅳ)和铁(Ⅲ)配合物,根据钒(Ⅳ)配合物的ESR谱和铁(Ⅲ)配合物的Mossbauer谱及其他光谱探讨它们的键合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的Schiff碱2,5-噻吩二甲醛双缩邻氨基苯酚及其与钴(Ⅱ)、镍(Ⅱ)、铜(Ⅱ)、银(Ⅰ)和铅(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表征,并测定了磁化率和电导率,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磁性、稳定性和可能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3.
文献中研究了1,1-二氰乙烯基-2,2-二硫醇盐(简称i-mnt)的Cu(Ⅱ)和 Ni(Ⅱ)配合物.现合成出i-mnt的钒(Ⅳ)和铁(Ⅲ)配合物,根据钒(Ⅳ)配合物的ESR谱和铁(Ⅲ)配合物的Mossbauer谱及其他光谱探讨它们的键合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的Schiff碱2,5-噻吩二甲醛双缩邻氨基苯酚及其与钴(Ⅱ)、镍(Ⅱ)、铜(Ⅱ)、银(Ⅰ)和铅(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表征,并测定了磁化率和电导率,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磁性、稳定性和可能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_3L_2~2X_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物均为三核配合物,在Cu_3L_2~2(SCN)_2中存在Cu(Ⅱ)间的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6.
固液合成;N;N′-双(2-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乙二亚胺合铜(Ⅱ)、镍(Ⅱ)、钴(Ⅱ)配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TADAP)作柱前显色剂,反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铜(Ⅱ)、钴(Ⅱ)、镍(Ⅱ)离子。用含有1.5×10~(-4)mol/L的TADAP,0.1mol/L氯化锂和0.1mol/L乙酸盐(pH4)的甲醇(60%)-水(40%)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量为0.9ml/min,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波长为545nm。在此条件下,铜(Ⅱ)、钴(Ⅱ)、镍(Ⅱ)螯合物得到最佳分离,并定量测定了茶叶中铜、钴、镍的含量,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一元酸性磷(膦)酸酯类萃取剂(HL)二(2-乙基已基)磷酸(P-204)和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P-507)与钴(Ⅱ)、镍(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水含量测定、热重分析、红外和电子光谱及磁矩测定就二种萃取剂与钴、镍配合物的组成、性质和立体构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种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是相似的。深兰色的钴配合物CoL_2为四面体构型。棕色的镍的无水配合物NiL_2和绿色的含水配合物NiL_2·2H_2O对均为八面体构型。四面体钴配合物中键的共价性程度大于八面体的镍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2-巯基-4,6-二甲基嘧啶配体(HL)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分析(ESI-MS)、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DSC热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出配体和配合物可能的组成和结构.对绿豆、小麦、玉米的培养实验表明,10-4g/g浓度的锌(Ⅱ)配合物溶液对种子的生长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邻香草醛蛋氨酸铜(Ⅱ)和2.4-二羟基苯甲醛蛋氨酸铜(Ⅱ)配合物,测定了它们在室温下多晶粉末EPR谱及室温和低温下不同溶剂中EPR谱,讨论了它们的成键特性,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中,平面内σ配键和平面内π配键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叠氮桥联的双核配合物[Ni2(bispicen)2(μ-N3)2]-(CIO4)2[bispicen=N,N'-二(2-吡啶甲基)乙二胺].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镍(Ⅱ)离子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并采取cis-α构型,两个以μ-1,3桥联方式配位的叠氮离子之间呈罕见的交错式非平面排列.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配合物中两个镍(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基于^H=-2J^S1^S2的磁性分析表明磁交换积分J=-28.1 cm-1.  相似文献   

12.
以S-甲基-β-N-(o-羟苯基乙叉)-二硫代肼基甲酸盐为配体,分别合成了镍和铜的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配位比、红外光谱、溶液的电导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初步提出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近几十年来铜(Ⅱ)—二肽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铜(Ⅱ)—二肽体系几种常见的配位方式,以及溶液和晶体中的二肽铜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着重介绍了二肽的光学异构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 pH 滴定法测得25.0±0.1℃时0.1mol·dm~(-3)KNO_3水溶液中邻苯二酚-3,6-二甲撑亚氨基二乙酸(CBMIDA,H_6L)的六级酸解离常数及 CBMIDA 的镁(Ⅱ)、钙(Ⅱ)、锶(Ⅱ)、钡(Ⅱ)、镍(Ⅱ)、锌(Ⅱ)、钴(Ⅱ)、镉(Ⅱ)、锰(Ⅱ)、铜(Ⅱ)、铁(Ⅲ)、钍(Ⅳ)和铀酰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 K_(MH_2L)~M、K_(MHL)~M、K_(ML)~M、K_(M_2L)~M 及配合物的质子化常数 K_(MH_2L)~H 和 K_(MHL)~H.讨论了 CBMIDA 的逐级酸离解的动态平衡机理以及金属离子与 CBMIDA 形成的各种配合物的配位形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吡哆醇与锰(Ⅱ)、钴(Ⅱ)、铜(Ⅱ)和镉(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达摩尔电导、比移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和分析,推断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温度跃迁装置和断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铜(Ⅱ)—2,9-二甲基邻菲啰啉与α-氨基酸和N-苯基乙二胺在25℃、0.1mol·dm~(-3)KNO_3水溶液中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铜(Ⅱ)—2,9-二甲基邻菲啰啉—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与配体α-氨基酸的酸离解常数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自由能关系:logk_f=2.84+0.53pK_2.根据 Eigen 机理讨论了铜(Ⅱ)—2,9-二甲基邻菲啰啉—N-苯基乙二胺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叠氮二(2,2′—联吡啶)钌(Ⅱ)配合物在有机溶剂及乙腈—水中的一些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在77K的甲醇—乙醇玻璃态时,用245nm等波长激发表现较强的荧光,其最大发射峰在540nm,另一弱带在580nm。在室温甲醇中测得的磷光发射是弱的,且寿命<15us。 在254nm、300nm及514nm照射下,光反应机制及量子产率与溶剂、照射波长有关。在乙腈—水及乙腈中,分别用254nm和514nm照射均发生取代反应,最后的光产物为Ru(bpy)_2(N_3)(CH_3CN)~ ,配合物消失的量子产率分别为0.129±0.008mol einstein~(-1)及(6.77±0.22)×10~(-5)mol einstein~(-1);在乙腈—水中用514nm照射,生成的光产物先是Ru(bpy)_2(N_3)(CH_3CN)~ ,再生成Ru(bpy)_2(CH_3CN)_2~(2 ),配合物消失的量子产率为(5.32±0.13)×10~(-4)mol einstein~(-1)。  相似文献   

18.
在25±O.2℃及O.1M 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m-RPhG)和α,α′-联吡啶(BPy)与铜(Ⅱ)、镍(Ⅱ)、锌(Ⅱ)在30%(体积)乙醇中形成混型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M(Ⅱ)—BPy—m-RPhG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m-RPhG的碱性强度之间也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ΔlogK_M值和logX值讨论了影响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发现logK_M,logX值均与pK_2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铜(Ⅰ)、铁(Ⅲ)与邻羟基苄胺(HBA)的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溶解度、摩尔电导、磁性、红外光谱、热谱及绿色Cu(HBA)2·1.5H2O和棕色Cu(HBA)2的相互转化的研究。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培养得绿色含水Cu(Ⅱ)-HBA配合物的单晶,在无水乙醇中培养,得棕色无水Cu(Ⅱ)-HBA配合物的单晶,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长碳链的二(2-乙基己基)亚砜与锡(Ⅳ)、钯(Ⅱ)、金(Ⅲ)的配合物,通过组成分析、摩尔电导的测定及红外、紫外图谱的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推断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