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万强  成元发  刘俊刁  幸国坤 《物理学报》2000,49(10):2001-2006
用极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60分子在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态相变温度区间取向 角为98°和38°的取向概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结果在玻璃态相变点附近的85K,90K和有序- 无序相变点的260K分别与实验值相吻合,取向概率对实验值更精确的拟合及其对温度的二阶 导数预言玻璃态相变点在84K.导出了弛豫规律,其结果表明:双能级的C60分子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弛豫行为与非指数因子β有关,其总的弛豫时间决定于其中一个较 短的弛豫时间,展宽指数形式保持不变.讨论了KWW方程的非 关键词: 60')" href="#">C60 取向概率 非平衡态弛豫  相似文献   

2.
以C60 晶体中分子两种取向排列形成的双能级系统为基础 ,通过探讨C60 晶体在有序相的热力学性质 ,得到了 38o 和 98o 两种取向排列的分子在晶体中均匀分布的结构稳定性结论 .根据已报道的C60 晶体在有序相两端点温度 85K和 2 6 0K取向分布的实验结果 ,将较高的分子取向 (38o)能级的概率转化成分数值 1/ 6和 3/ 8,得到了有序相两种取向分子在两温度端点的分布规律 .当概率的分数值为 1/ 4和 1/ 3时 ,C60 晶体将具有较大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小的介电损耗及内耗值 ,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12 2 .6和 194 .3K .因而解释了介电实验结果出现异常的现象是由 38o 取向分子均匀分布的“规则 无规 规则”变化所造成的 .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K3C6 0 单晶薄膜在 2 0 0K附近的导带结构 .样品温度为 190K时 ,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谱能够观察到[111]方向有规律的能带色散 .而在 2 2 0K附近色散不存在 .这一实验结果与K3C6 0 在 2 0 0K存在取向相变相符合 .用反铁磁Ising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K3C6 0 在 2 0 0K的相变是由低温下的一维无序取向结构转变为2 0 0K以上的双取向结构畴与无序分子 (约占 40 % )的混合  相似文献   

4.
在190K,220K和300K3个不同温度下测量了K3C60单晶薄膜沿[111]方向发射的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谱。样品温度为190K时,能够观察到导带有规律的色散,并且带结构与已报道的温度为150K时的结果基本一样。而在220K附近,导带的许多子峰消失,色散不再存在。这两个温度的实验结果与K3C60在200K存在取向相变相符合,并且可在反铁磁Ising模型基础上得到理解。这种模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还首次对K3C60在200K的相变机理作出了解释,即相变是由低温下的一维无序取向结构转变为200K以上的双取向结构畴与无序分子(约占40%)的混合。室温光电子谱与低温下的结果显著不同,对应于C60分子取向在室温附近的动态无序。  相似文献   

5.
张明俊  郭智  邰仁忠  张祥志  罗豪甦 《物理学报》2015,64(14):147801-147801
从极化团簇的随机涨落出发, 利用维纳过程模型, 推导了铁电体中极化长程涨落的弛豫规律以及光强自相关函数所可能的表现形式. 阐述了微观极化团簇的弛豫过程与宏观测量弛豫规律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原有氦氖激光光子关联谱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观测了BaTiO3和0.71Pb(Mg1/3Nb2/3)O3-0.29PbTiO3单晶中极化团簇长程涨落在居里点和立方到四方相变点附近的弛豫过程. 在BaTiO3中发现极化团簇长程涨落在居里点之上4 K存在双弛豫现象, 此现象与其有序无序相变机理相联系. 在Pb(Mg1/3Nb2/3)O3-0.29PbTiO3中发现极化团簇长程涨落在相变点两侧都存在双弛豫现象. 利用推导的理论结果很好地拟合了实验结果并提取了极化团簇长程涨落的弛豫时间. 两种样品中极化团簇长程涨落的弛豫时间都在相变点出现突变, 并呈现临界慢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K3C60单晶薄膜在200K附近的导带结构.样品温度为190K时,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谱能够观察到[111]方向有规律的能带色散.而在220K附近色散不存在.这一实验结果与K3C60在200K存在取向相变相符合.用反铁磁Ising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3C60在200K的相变是由低温下的一维无序取向结构转变为200K以上的双取向结构畴与无序分子(约占40 关键词: 3C60')" href="#">K3C60 取向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190K,220K和300K3个不同温度下测量了K3C60单晶薄膜沿[111]方向发射的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谱.样品温度为190K时,能够观察到导带有规律的角散,并且带结构与已报道的温度为150K时的结果基本一样.而在220K附近,导带的许多子峰消失,色散不再存在.这两个温度的实验结果与K3C60在200K存在取向相变相符合,并且可在反铁磁Ising模型基础上得到理解.这种模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还首次对K3C60在200K的相变机理作出了解释,即相变是由低温下的一维无序取向结构转变为200K以上的双取向结构畴与无序分子(约占40%)的混合.室温光电子谱与低温下的结果显著不同,对应于C60分子取向在室温附近的动态无序.  相似文献   

8.
玻璃化液体中构型熵与展宽弛豫函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dam Gibbs关于构型重排区域的构型熵理论和极值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弛豫时间的理论公式,提出了KWW型弛豫函数中的非指数展宽因子等于液体中构型重排区域的相对构型熵;并与一个构型重排区域内构型变换的临界分子数成反比,从而赋予了展宽因子新的关于玻璃化结构的物理意义,建立了结构弛豫与构型熵之间的关联.为了消除Vogel Fulcher Tamann方程拟合粘度实验数据在高温区的偏差,用温度的高阶项修正展宽因子与温度的关系,其结果在低于200K时符合得很好,其修正项等效于等压与等容热容量之差对构型熵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张克声  朱明  唐文勇  欧卫华  蒋学勤 《物理学报》2016,65(13):134302-134302
振动弛豫时间是可激发气体分子内外自由度能量转移速率的宏观体现,它决定了声吸收谱峰值点对应的弛豫频率.本文给出了等温、绝热定压和绝热定容三种不同热力学过程下振动弛豫时间的相互关系;基于Petculescu和Lueptow[2005 Phys.Rev.Lett.94 238301]的弛豫过程合成算法,推导了单一压强下两频点声测量值的弛豫时间重建算法.该算法可应用于等温、绝热定压、绝热定容弛豫时间和弛豫频率的重建测量,并避免了弛豫时间传统声测量方法需要不断改变气体腔体压强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室温下CO_2,CH_4,Cl_2,N_2和O_2组成的多种气体,重建的弛豫时间和弛豫频率与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β~′相Co_xGa_(1-x)(0.52≤x≤0.56)自旋玻璃的低场交流磁化率的温度关系曲线(温度范围为1.8一40K,频率范围为15—1000或5000Hz);以及直流低场磁化强度的温度关系曲线。实验结果拟会Fulcher定律:τ=τ_0exp[E_a/K(T_f—T_(f_a)],本文对实验结果给出了一个唯象的解释,认为在自旋团玻璃系统中,局域磁矩在T_(f_0)时的取向冻结是平衡的相变过程,但在T≥T_(f_0)的一个小范围内,冻结过程呈现弛豫特性。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讨论了共形对称性,量子共形对称理论以及相变现象。讨论了二维共形场论中最基本的自由玻色场和费米场,也介绍了玻色化、高斯泛函、SG模型及其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扼要介绍物理学中对称性的分类及其特征,说明对称性破缺与一物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相变过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对称性破缺出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凝聚态物理学中的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现象,首先考察了相变中存在量子效应的可能性,通过横磁场Ising模型介绍了量子相变的基本特征;接下来对照热临界现象,引入了量子标度和量子重正化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然后利用量子临界现象的方案,分析了密度驱动、无序驱动和关联驱动的金属-绝缘体相变;继续利用量子临界性的概念探讨如重电子化合物、铜氧化物和巡游铁磁体这类复杂的相互作用多粒子系统;最后选择量子点、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为例,介绍了量子临界性在低维和纳米系统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凌帆  陈小兵  傅荣堂  孙鑫  川添良幸 《物理学报》1997,46(10):1972-1977
与一维体系不同,二维体系费密面的叠套是不完全的,此种叠套的偏离会显著地减弱体系的不稳定性.定量地研究了叠套偏离对Peierls相变的影响,并确定了叠套偏离的限度,超过此值,Peierls相变被抑制,这有利于进入超导态.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钝锥绕流流动稳定性分析与转捩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超音速钝锥绕流的稳定性和转捩点预报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采用Euler方程求解钝锥绕流基本流场,用所得到的物面压力分布作为粘性边界层的外缘压力分布,给出了基本流场的初值;然后应用反迭代法与边界层渐近匹配的方法求解了钝锥边界层的稳定性方程,得到了钝锥边界层转捩数据.该方法可提高计算精度,节约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映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镶嵌原子模型和有效偶势模型及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液态过渡金属Pd和Pt在熔点附近的结构与微观动力学行为。计算了Pd和Pt分别在1818和2037K时的双体分布函数、平均平方位移、自扩散系数和速度自相关函数,讨论了多体相互作用对上述各物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体相互作用对液态Pd和Pt的局域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反映微观动力学行为的平均平方位移、自扩散系数和速度自相关函数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钪,铁,镍,硒类钠离子的跃迁几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首次采用《原子新概论》中的最弱受约束电子模型理论研究了钪(Sc),铁(Fe),镍(Ni),硒(Se)元素的类钠高激发态ns-np,np-nd的能级跃迁几率,并把理论研究结果与参考值做了比较,还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叶栅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与一个新的综合经验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栅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与一个新的综合经验准则蒋洪德,仲永兴,凌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624所)关键词转捩实验,经验准则1前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和涡轮叶栅在工作状态下弦长雷诺数一般在1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