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和表征了新的三元配合物:[Cu(L-His)(5′-AMP)]Cl_2·4H_2O,[Cu(L-His)(5′-GMP)]Cl_2,[Cu(L-His)(5′-IMP)]Cl_2·2H_2O,[Cu(L-Lys)_2(5′-GMP)]Cl_2·6H_2O,Na_2[Cu(L-Lys)_2(5′-GMPH_(-2)]·6H_2O,Na_2[Cu(L-Lys)_2(5′GTP_(-2))]·6H_2O,Na_2[Cu(L-Lsy)_2(5′-IMPH_(-2))]·10H_2O.IR及NMR谱表明,5′-嘌呤核苷酸以嘌呤碱基上的7-N原子与Cu(Ⅱ)配位.在5′-嘌呤核苷酸形成的配合物中,磷酸根不参与配位,但是Na_2·5′-GMPH_(-2)和Na_2·5′-GTPH_(-2)的磷酸根参与配位,而Na_2·5′-IMPH_(-2)的磷酸根不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13种1,5-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4′)-戊二酮-[1,5](BPMPPD)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盐(CPB)的稀土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差热-热重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性质,发现配合物属离子型缔合物CP+[Ln(BPMPPD)2]-.Pr、Nd、Ho、Er、Tm配合物发生超灵敏跃迁.配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具有"四分组"效应,Sm、Eu、Tb、Oy为线性荧光。  相似文献   

3.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稀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甲酰甲酸及1,10-二氮杂菲的配合反应。合成了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与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n_2L_3P_2·nH_2O,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谱、差热分析、溶解度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Ln_2L_3P_2·nH_2O为双核结构(L为四齿配体,P为二齿配体)。  相似文献   

4.
关于稀土与芳乔胺氮氧化物配合物的研究已有大量工作发表,1,10-菲啰啉-1-氧化物(以下简写为O-phenNO)作为一双齿螯合配体能与许多过渡元素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但与稀土化合物仅有其与三价稀土硝酸盐形成配合物的报。本文报道用乙腈和水作溶剂,四价铈与O-phenNO的两种同体配合物的合成:Ce(O-phenNO)(NO_3)_3(OH)·H_2O,Ce(O-phenNO)_4(NO_3)(ClO_4)_3·H_2O(以下分别以Ⅰ、Ⅱ表示),和它们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Gd(Ⅲ)对Dy(Ⅲ)-1,5-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戊二酮-[1,5](BPMPP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加入Gd(Ⅲ),不仅使Dy(Ⅲ)-BPMPPD-CTMAB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大大提高了该体系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该体系中Dy(Ⅲ)浓度在4.0×10~(10)~1.0×10~(-6)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11)mol/L。该体系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Dy(Ⅲ)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水热条件下采用Sm(NO3)3·6H2O,1-萘乙酸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作为反应物合成出一个双核钐金属配合物Sm2(1-npac)6(dmpy)2·(H2O)3(1)(1-npac=1-萘乙酸,dmpy=5,5′-二甲基-2,2′-联吡啶),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该结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双核钐(Ⅲ)配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以及C-H…π和π…π的堆积作用,双核分子进一步被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橙色荧光, 荧光寿命为0.87 μs (598 nm)。  相似文献   

7.
配体1-(1′,3′-苯并恶唑-2′-甲基)苯并咪唑(L)是通过苯并咪唑与2-(氯甲基)-1,3-苯并恶唑烷基化制备而来。配体L与CoCl2.2H2O反应得到了配合物[CoCl2L2](1)。配合物1通过π-π堆积作用和C-H…Cl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结构。测定了L和1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8.
以3,5-二硝基苯甲酸(3,5-Hdnbc)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Zn2+和Cu2+反应,得到了4个配合物[Zn(3,5-dnbc)2(2,2′-bipy)(H2O)]·(3,5-Hdnbc)(1),[Cu(3,5-dnbc)2(2,2′-bipy)(H2O)](2),[Cu(2,2′-bipy)2(3,5-dnbc)](NO3)·2(3,5-Hdnbc)(3),和[Cu(2,2′-bipy)2Cl](3,5-dnbc)·(3,5-Hdnbc)(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热重分析。4个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配合物1中,Zn2+离子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2中,Cu2+离子是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结构;配合物3和4中,Cu2+离子均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除钜以外的镧系元素高氯酸盐与2,2′-二喹啉甲烷(Biqm)所形成的新型固体配合物Ln(Biqm)_2(ClO_4)_3·nH_2O(n=0~4)的合成方法,以及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和电导测定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推测该类配合物的结构式为:[Ln(Biqm)_2ClO_4]·(ClO_4)_2·nH_2O。  相似文献   

10.
L-α-氨基酸铜(Ⅱ)-联吡啶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华  陈实  黄鹤  乐学义 《合成化学》2003,11(6):503-506
合成了 4种氨基酸 铜 (Ⅱ ) 2 ,2′ 联二吡啶 (Bpy)的混配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和UV -Vi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推测。 4种混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 :[Cu(Bpy) (L thre) ]·ClO4·H2 O ,[Cu(Bpy) (L ile) ]·ClO4·0 .5H2 O ,[Cu(Bpy) (L meth) ]·ClO4·0 .5H2 O ,[Cu(Bpy) (L ly) ]·ClO4·H2 O(L thre为苏氨酸 ,L ile为异亮氨酸 ,L meth为蛋氨酸 ,L ly为赖氨酸 )。Bpy和L 氨基酸皆作为双齿配体与中心铜离子发生配位。  相似文献   

11.
以2,2′-联吡啶-3,3′-二羧酸(H2L)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H2O)(L)(Phen)2].(H2O)3。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在配合物中,中心锰(Ⅱ)离子的配位数是6,处于变形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还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磁性,荧光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温下,配合物有反铁磁性;当激发波长为656 nm时,配合物在682 nm附近有一个宽的荧光发射峰;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Mn髥/Mn(Ⅱ)。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铜(Ⅱ)与反式丁烯二酸根和2,2'-联吡啶形成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和变温磁化率等研究,确定其组成为[Cu_2(fum)(bipy)_4][fum]·12H_2O,其中bipy=2,2'-联吡啶,fum=反式丁烯二酸根.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Cu_2(fum)(bipy)_4][fum]·12H_2O晶体属三斜晶系,P1(#2)群;晶胞参数:α=1.0697(2)nm,b=1.2820(2)nm,c=1.0470(3)nm,α=101.88(2)°,β=101.93(2)°,γ=79.41(1)°;Z=1,最终偏离因子R=0.033.分子为反式丁烯二酸根桥联两个Cu(Ⅱ)单元的双核结构,每个Cu(Ⅱ)具有畸变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配合物中存在弱的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电导、pH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希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简称H_2A)的配位反应.合成了15种新的希土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水份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HA)_3·nH_2O(RE=Ce、Pr、Sm、Tm、Lu、n=1;RE=La、Nd、Eu、Gd、Tb、Dy、Ho、Er、Yb、Y,n=1-2).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稳定性、紫外光谱、溶解性及摩尔电导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对甲基苯甲酸铕与2,2′-联吡啶的晶体配合物,元素分析表明配合物的化学式为Eu(p-MBA)_3dipy(p-MBA:对甲基苯甲酸根;dipy:2,2′-联吡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_2(p-MBA)_6(dipy)_2,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86(6),b=1.9115(11),C=2.3077(16)nm;β=96.60(4)°,V=6.1727nm~3,Z=4.对甲基苯甲酸根,2,2′-联吡啶均以双齿配位,中心铕离子的配位数为八,形成的配位多面体为三角十二面体.两个铕离子通过四个对甲基苯甲酸基桥联,形成双核配合物.利用配合物Eu(p-MBA)_3dipy在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发下,能发出很强荧光的特性,以Eu(Ⅲ)离子为光谱探针,77K下测得其高分辨激发和发射光谱及时间分辨光谱,光谱数据表明配合物中有两种Eu(Ⅲ)离子格位.  相似文献   

15.
在乙醇-水溶液中,当pH=5-6时,用希土硝酸盐与BPMPBD反应,合成了15种希土元素(除Sc、Pm外)的二元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_2·nH_2O(RE=La,n=5,RE=Y,n=4,RE=Pr、Nd、Sm、Eu、Gd,n=3),RE_2L_3·5H_2O(RE=Tb、Dy、Ho、Er、Tm、Yb、Lu)及CeL_2·4H_2O.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一些性质及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荧光光谱和差热分析,认为重希土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H_2DBA及phen、[OH]~-与希土离子的混配配合物Ln(HDBA)_2(OH)(phen)·H_2O(Ln=La、Pr、Nd、Sm、Eu、Gd、Tb、Dy、Ho、Er、Tm、Yb、Y)十三个.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红外光谱及热行为,并对可能的配合物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7.
β-二酮缩β-丙氨酸希夫碱的锰(Ⅲ)配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克  吴志平 《应用化学》1992,9(3):37-40
合成了锰(Ⅲ)的双核配合物Mn_2(Hacala-β)_2(O_2CMe)_4和三核配合物Mn_3O(bzala-β)_2(O_2CMe)_3·4H_2O,其中Hacala-β~-和bzala-β~(2-)分别是乙酰丙酮缩β-丙氨酸和苯甲酰丙酮缩β-丙氨酸希夫碱负离子。用电导率、磁化率、热分析、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锕系元素冠醚配合物中,研究得最多的是铀酰与冠醚形成的配合物,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方面,而对其结构很少研究。迄今为止,只测定过硝酸铀酰与18-冠-6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铀酰与其它种类冠醚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文献中还未见报道。我们在乙腈溶液中培养出硝酸铀酰与苯并-15-冠-5的配合物[UO_2(NO_3)_2(H_2O)_2]·(B15C5)单晶,并研究该配合物的晶体及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稀土与6-甲基皮考林酸氮氧化物(HL)及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bipyO2)的三元固体配合物LnL3 bipyO2·nH2O(Ln=La3+, Sm3+, Eu3+, Gd3+, Tb3+, Dy3+, Yb3+). 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组成为{Ln(C7H6O3N)3·(C10H8N2O2)·H2O}(n-1)H2O(n=2.5~3.0). 荧光光谱表明: 三元配合物LnL3 bipyO2·nH2O的荧光强度比二元配合物LnL3·mH2O的要弱, 与二元配合物不同的是: TbL3 bipyO2·3H2O在489.3 nm处峰的相对强度比543.8 nm处峰的相对强度要强.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吡唑-3,5-二(N-烷基甲酰胺)(LH_3)的一系列配合物:(LH_2)_2Cu_2(NO_3)_2·H_2O,L_2Cu_2Na_2·nH_2O。得到了(PEAH_2)_2Cu_2(NO_3)_2·H_2O的单晶结构。(PEAH_3代表吡唑-3,5-二(N-乙基甲酰胺))。从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讨论了不同pH时配合物的配位形式。配合物的ESR谱表明了分子内两个Cu原子间有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