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铜-丁二酮肟-四硼酸钠体系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ΠpoxopoBa等曾研究铜-丁二酮肟(DMG)-氨缓冲溶液体系的dc极谱行为。他们认为pH9.35,铜离子浓度3.5×10-4M,DMG浓度≤7×10-4M时是个扩散波(E1/2=-0.3V);当DMG浓度较大时,波呈峰形(Ep=0.5V),是个催化氢波。他们尚未研究该体系的灵敏度及其应用。我们用单扫示波极谱研究了铜-DMG-Na2B4O7,体系的极谱行为。铜一DMG络合物在Na2B407缓冲溶液(pH9.4)中还原,产生良好的示波极谱图,Ep=-0.34V(vs.SCE)。其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5×10-8-3×10-8M范围成正比,并应用于污水中微量铜的测定。用连续变化法确定络合物的络合比Cu(II):DMG=1:2。用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该波的性质及其机理,并测定了不同铜浓度时体系的吸附量。实验表明,所研究体系的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2.
在0.05 mol/L硫酸溶液中,W(Ⅵ)与二苯基乙醇酸络合在-0.70 V(vs.SCE)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极谱催化波,体系中加入2,2′-联吡啶后,W(Ⅵ)配合物的极谱波明显增高,峰电位负移到-0.80 V,标准曲线斜率变大,体系的稳定性显著提高。W(Ⅵ)在0.02~50 ng/mL范围与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8×10-11mol/L。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拟定了不经分离富集直接测定岩溶地下水中痕量钨的方法。此外对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探讨,证明该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催化氢波,讨论了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催化氢波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锑(Ⅲ)-5-Br-PADAP极谱络合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0.20mol/L甲酸盐缓冲溶液(pH3.8)中,Sb(Ⅲ)-5-Br-PADAP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良好的极谱波,峰电位-0.53V(vs.SCE),峰电流与锑浓度在4.1×10~(-8)~8.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表明,该波属于络合吸附波。方法已应用于铜合金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铜(Ⅱ)-咪唑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极谱测定微量铜的铜(Ⅱ)-咪唑新体系。以0.2mol/LNaOH为底液,该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波的峰电位为-0.59V(SCE)。波高与浓度在3.1×10-8~1.6×10-6mol/L范围内的铜(Ⅱ)成正比,且选择性校好。应用循环伏安、脉冲极谱等方法研究了该极谱波的性质,结果表明该极谱波属于反应物弱吸附的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锆钼蓝杂多酸在碱性溶液中的极谱行为 ,提出了测定微量锆的极谱法新体系。在0.04mol/L盐酸及抗坏血酸溶液中 ,锆 (Ⅳ)与钼酸铵反应形成锆钼蓝杂多酸 ,在pH8.5~10.5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 ,于-1.18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导数波高与锆(Ⅳ)的质量浓度在0.005~0.3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极谱波性质 ,证明其为吸附波 ,方法已用于岩石样品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 5 .0× 1 0 - 6 mol/LSe(Ⅳ )的 0 .1 2mol/L氯乙酸盐缓冲溶液 (pH 3 2 )中 ,用单扫极谱法可得到锑 (Ⅲ ) 芦丁络合物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 ,Se(Ⅳ )的存在可使锑峰峰电位正移 ,峰高增加。峰电位为 - 0 .33V(vs.SCE) ,峰高与锑(Ⅲ )的浓度在 1 .6× 1 0 - 9mol/L~ 5 .0× 1 0 -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 4.0× 1 0 - 1 0 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用于锌合金中微量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有机锗(锗-132)的示差脉冲极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示差脉冲极谱法,在pH1.30H_2SO_4和3,4-二羟基苯甲醛(DHB)底液中,获得了有机锗(Ge-132)和无机锗Ge(Ⅳ)二个配位吸附极谱波,波峰分别为E_P2-0.62V和E_pl=-0.47V(υs.AgCI/Ag),Ge-132浓度在2.6×10_(-5)~3.1×10_(-3)mol/L范围内,Ge(Ⅳ)浓度在 3.1×10_(-5)~2.1×10_(-4)mol/L范围内分别与峰电流星线性关系.利用该示差脉冲极谱法可同时测定Ge-132和Ge(Ⅳ),用于有机锗营养口服液中Ge-132和Ge(Ⅳ)的测定结果满意.还探讨了Ge-132极谱波的性质,测定了有关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硒(Ⅳ)-铜(Ⅱ)体系的催化吸附波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Se(Ⅳ) Cu(Ⅱ)体系的伏安行为,发现在乙酸溶液中,Se(Ⅳ)在Cu(Ⅱ)的存在下,于-0.76V(vs.SCE)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Se(Ⅳ)的浓度在5.0×10-8~7.0×10-6mol 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催化波为吸附波。实验测得电子转移数n=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0 61~0 68,反应速率常数Ks=1.41 s。并用建立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发样中的硒。  相似文献   

9.
钯(Ⅱ)与α-呋喃甲酰二肟的络合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6×10~(-4)M α-呋喃甲酰二肟-0.4M NH_4OH-NH_4Cl底液中,Pd~(2+)有一灵敏的微分脉冲极谱波,峰电位为-0.75V(对Ag/AgCl电极),峰电流与0.01~0.50μg/ml浓度范围的钯呈线性关系。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认为该波系络合吸附波。本方法应用于活性碳钯催化剂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选用HClO_4-EDTA-茜素红-V(Ⅳ)体系,在悬汞电极上采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湿法炼锌电解液中的微量Ge,实验结果表明:Ge在HClO_4介质下和茜素红-V(Ⅳ)发生络合反应产生灵敏度极高的极谱波,峰电位为-0.424 V。Ge质量浓度在0.13~20μg/L范围内与相应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 nmol/L,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014%~1.2%,回收率为98.1%~102.4%。方法可应用于湿法炼锌电解液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建立了Bi(Ⅲ)-XO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铋的方法。以0.13mol/lHAc-0.13mol/lNaAc为支持电解质,该体系有一灵敏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25 V(vs.SCE)。峰电流与铋的浓度在5.0×10~(-8)~1.5×10~(-6)mol/l范围内成正比。确证了该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0.01mol/L NaOH—0.32%乙二胺—0.05mol/L酒石酸钾钠介质中,锰与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TAR)络合吸附波的极谱行为。当介质中含有0.003%TAR时,Mn会产生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其峰电位为-0.75V(相对银汞齐电极,下同),方法检出限为1.5×10~(-9)mol/L,线性范围为3.6×1.0~(-9)mol/L~2.7×10~(-6)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机理以及络合物的组成。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某些植物叶中微量锰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镓-铬蓝黑R络合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清海  张盛远 《分析化学》1993,21(9):1040-1042
在0.012mol/L HAc-0.10mol/L NaAc缓冲溶液中pH5.60,铬蓝黑R于-0.34V(vs.SCE)处有一极谱波P_1,加入Ga(Ⅲ),在-0.55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P_2。i_p_2与Ga(Ⅲ)浓度在0.20~15.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该极谱波属络合吸附波。本法用于测定铝箔、铅锌矿中微量镓,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KH2PO4NaOH(pH=6.4)缓冲溶液中,Cu(Ⅱ)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在-0.23V(vs.SCE)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加入了过硫酸钾以后,波高进一步增加,二阶导数峰电流与1.5×10-8~6.0×10-6mol/LCu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9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增敏的机理,表明该极谱波为吸附催化波。用于大米、绿豆和人发中铜含量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Ti(Ⅳ)—TAR—NaBrO3体系极谱吸附催化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 4.7的HOAc—NaOAc缓冲溶液中,Ti(Ⅳ)—TAR—NaBrO_3体系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吸附催化波,峰电位为-0.90V(vs.SCE)左右,Ti(Ⅳ)浓度在2.0×10~(-9)~1.3×10~(-6)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络合物的络合比为Ti(Ⅳ):TAR=1:1。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用此法测定了铝合金样品中的痕量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研究了NaOH——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8-羟基喹啉偶氮苯磺酸(SPAZOX)体系中Bi-SPAZOX络合吸附波,导数示波极谱峰电位E_p=-0.50V,相对于Ag/Hg电极。铋的检出限为6×10~(-9)M。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富集-导数示波极谱法测定各种天然水中痕量铋的方法。研究了络合吸附波的机理,证明Bi-SPAZOX络合物的极谱波是一种具有阴离子诱导吸附性质的络台吸附波。  相似文献   

17.
铟(Ⅲ)在0.03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KHP)、5×10~(-6)mol/l二甲酚橙(XO)溶液(pH3.9)中,出现一良好的示波极谱图,峰电位E_p=-0.68V(vs.SCE),其峰电流与铟的浓度在1.0×10~(-7)~3.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8)mol/l。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确定络合物的络合比为In(Ⅲ):XO=1:1。用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手段研究极谱波的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并测定了不同铟浓度时体系的吸附量。体系的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吸附系数β=4.3×10~5,吸引因数α=-1.75。实验表明,该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18.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 HCl 乙醇 水溶液中,钼(Ⅵ) 水杨基荧光酮体系在滴汞电极上,于-1.10V(vs.SCE)处有一良好的极谱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钼(Ⅵ)在8×10-10~6×10-8mol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0-10mol 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该方法已用于水及生物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铜(Ⅱ)-6-苄基氨基嘌呤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0.02 mo1/L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pH 5.5),铜(Ⅱ)-6-苄基氨基嘌呤(6-BA)在KNO3存在下,于-0.50 V左右(vs.SCE)产生一尖锐、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其峰电流与6-BA浓度在3.0×10-5~1.0×10-6mo1/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10-7mo1/L。与铜(Ⅱ)浓度在1.0×10-5~3.0×10-7mo1/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1/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铜(Ⅱ)与6-BA的组成比为1∶1;电子转移数n=2;α=0.58;反应速率常数Ks=1.81/s。方法用于绿豆、大米和玉米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谭政之曾提出一种在0.8M NaOH,0.5%甘露醇和2×10~(-5)M PAR底液中测定铋的灵敏极谱络合吸附波。在示波极谱仪上PAR有一良好还原波(E_P=-0.84V),加入Bi(Ⅲ)后在较正电位处(E_p=-0.69V)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形波,其波高与铋浓度在0.005~1微克/毫升范围内(即约2.5×10~(-8)~5×10~(-6)M)成正比。并已将此体系成功地应用于矿石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