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研究了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5磺酸与铟的显色反应及分析应用,在曲拉通X-100存在下,于pH4.5的NaOAc-HOAc缓冲介质中,铟与显色剂组成比为1:3的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3.86×10^4,同时在550nm呈现负峰,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铟,ε=7.33×10^4,线性范围为0 ̄0.6mg·L^-1,方法用于硫化锌基颜料中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合成的显色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Cu^2+显色反应的研究,确定了光度测定铜,在pH6.2 ̄7.0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中,Cu^2+和NPT形成1:3的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4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43.2=4.87×10^4L·mol^-1·cm^-1。Cu^2+含量在2 ̄55·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0.9999。  相似文献   

3.
2,3,7-三羟基-9-(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DBARPF)是一种新的荧光酮类显色剂,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于pH9.0NH3-NH4Cl缓冲溶液介质中与Mn(Ⅱ)形成稳定的三元胶束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0^5,Mn(Ⅱ)的浓度在0~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方法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Mo(Ⅵ)与新试剂3,5-二溴-4-偶氮-8-羟基喹啉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在0.6mol·L^-1盐酸介质中,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4×10^5,钼浓度在0 ̄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体系反应酸度高,选择性好,忆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将1,4-二(萘「2,1-d」并恶唑-2‘)苯包埋在增塑的聚氯乙烯膜中,基于甲硝唑对BNOB的可逆猝灭,研制了一种甲硝唑荧光光纤传感器,传感器可逆性好,响应时间小于40s,响应线性范围为8.0×10^-6-1.0×10^-3mol.L^-1,检出限为4.0×10^-6mol.L^-1,常见的无机离子,药物不干扰甲硝唑的测定,传感器用于药品制剂中甲硝唑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含水量90%的非离子型微乳液--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中,以5-Br-PADAP为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镉,结果表明,络合物的λmax为565nm,摩尔吸光系数这2.14×10^5L·mol^-1cm^-1,与相同含水量的乳化剂OP胶束体系相比,测定灵敏度明显提高,试验条件有所改善,镉含量在0-8.0μg/10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5-(4-苯乙酮基偶氮)-8-羟基喹啉(p-AAHQ)与Zn(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PH4.0-5.5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ε=1.01×10^5,含Zn(Ⅱ))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氟化钾-磷酸盐混合掩蔽剂,方法用于人发、面食和黄连不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显色剂2-[2-苯骈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简称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PH3.5~6.5范围内及丙酮存在下,Cu9Ⅱ)与BATEB形成一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1,最大吸收波长为65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9×10^4,铜浓度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铝合金和工业污水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钯(Ⅱ)—phen—Cadion HSC三元配合物形成及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钯(Ⅱ)与1,10-邻菲罗啉和2-羟基-3-磺酸基-5-氯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吐温80存在下,在pH9.5的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形成的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钯(Ⅱ)量在0~1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2-(5-溴-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作显色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器件)二极管阵列检测分光光度装置采及收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解析,同时测定了粮食中铜和锌。方法的线性范围锌为0.05~0.40μg.ml^-1,铜为0.02~0.60μg.ml^-1;检出限铜为0.02μ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锌为93.3%~95.7  相似文献   

11.
姚德  刘辉 《分析试验室》1994,13(6):68-71
在0.2mol·L^-1NH4Cl-NH3·H2O底液中,(pH为9.26),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Fe(Ⅲ)-TEA-5-Br-PADAP-H2O2配合吸附催化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铁浓度在1.8×10^-10 ̄5.4×10^-6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高呈线性关系。对该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是一种配合吸附催化波,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水样,钒催化剂中微量或痕量铁的  相似文献   

12.
铬(VI)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r(Ⅵ)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的显色反应。在pH6.0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r(Ⅵ)与5-Br-SAF、CTMAB形式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2×10^5L·mol^-1·cm^-1。Cr(Ⅵ)浓度在0 ̄2.5μg/10mL间服从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微量Cr(Ⅵ),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研究了QCT-H2O2-Co(Ⅱ)化学发光体系,并用于天然水中微量钴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 ̄70ng·ml^-1,检出限为0.01ng·ml^-1,九次连续测定的标准偏差为1.6%。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磷钼钒杂多酸-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研究了NO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磷钼钒杂多酸-聚吡咯膜修饰电极对酸性水溶液中的N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与空白玻碳电极相比,降低过电位1000mV以上,而且NO2^-的浓度在5.0×106-6 ̄1.0×10^-2mol·L^-1范围内,催化峰电流与NO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1.0×1  相似文献   

15.
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As(Ⅲ)和As(Ⅴ)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KHB4溶液浓度为5g.L^-1(含KOH5g.L^-1),流速10.0mL.min^-1;样品酸度为1.3mol.L^-1HCl,流速4.2mL.min^-1。对基体NaCl,MgCl2,CaCl2,Na2SO4以及微量共存金属离子(Cd,Zn,Pd,Cu)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基体和微量共存金属离子对As(Ⅲ)的测定没有干扰。样品中As(Ⅴ)的测定用硫脲进行预还原,通过总量和As(Ⅲ)的含量的差减得到As(Ⅴ)含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下测量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8ng.mL^-1;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8%-1.30%(8.0ng.mL^-1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和标准加入法对海水  相似文献   

1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苯酚对I^-1催化Ce^4+-As(Ⅲ)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用催化动力这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001mol/LCe(SO4)2,0.00125mol/L,As2O3,0.01mg/L,KI,0.0125mol/L,H2SO4和0.13%(w/v)NaCl溶液中测定苯酚,其表面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5L.mol^-1.cm^-1,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17.
夏心泉  赵书林 《分析化学》1995,23(4):434-437
本合成了新的显色试剂2-[2'-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研究了与铝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铝与试剂于PH7.0-8.0的缓冲溶液中的形成稳定的深紫红色络合物,组成为Al(Ⅲ):R=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L.mol^-1.cm^-1,铝浓度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垂直光路光度测定法,铜含量在0~3.0ng/250μ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0.534C(cu^2+,ng),+0.018(r=0.9999),检出限为1.5×10^-11g.ml^-1(△A=0.02,t=2min)由曲线斜率法求得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7,方法用于氮三乙酸及标准水样中铜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2%~98%,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19.
夏心泉  赵书林 《分析化学》1996,24(4):452-455
本合成了一种新的苯并噻唑类显色试剂--2-〔2′-(6-溴-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Br-BTCA),并研究了其与钛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钛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ε616=1.15×10^5L.mol^-1.cm^-1,组成为Ti(Ⅳ):R:=1:1,钛浓度在0-0.5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用于铝合金及硅铁试样中微  相似文献   

20.
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是新合成的一种显色剂。该试剂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无色溶液,在pH3.6~5.2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试剂与铜(Ⅱ)形成一种稳定的蓝色水溶性配合物,其组成比为:Cu(Ⅱ):OPT=1:3。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们于301.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1.4=1.82×10^5L.mol^-1.cm^-1。Cu(Ⅱ)在0~10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