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面结合一个"张飞贩猪"的趣事,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一些变式,并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供参考.一、"张飞贩猪"趣事中的方程问题据说张飞在做大将之前曾经贩卖过小猪,一日,张飞挑着两筐小猪来到集市,刚放下担子,就有一个红脸大汉走过来说:"我要买你两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三只金碗,金碗内放着数目不同的珍珠,把第一只碗中一半的珍珠给A,第二只碗中的三分之一珍珠给B,第三只碗中四分之一的珍珠给C;然后,把第一只碗里的4颗珍珠给D,第二只碗里的6颗珍珠给E,第三只碗里的2颗珍珠给F.这样分完后,第一只碗中剩下38颗珍珠,第二只碗中剩下12颗珍珠,这三只碗中剩下19颗珍珠.问题是:这三只金碗里原来各有多少颗珍珠?”下面求解的不同的方法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笨笨熊买了套新房子,他请来了著名设计师聪明兔的家装团队来帮他装修.大约过了半个月,一天,聪明兔对笨笨熊说:“熊熊,客厅需要铺地板砖了,你赶紧去买……”聪明兔还没说完,笨笨熊说了一声“我现在就去买”,就跑出门外了.  相似文献   

4.
一、空瓶换酒问题 有一个啤酒厂为了回收空啤酒瓶,规定每3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 (1)如果买了两箱啤酒共24瓶,喝完之后拿空瓶换啤酒喝,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 (2)如果买了n瓶啤酒,喝完之后拿空瓶换啤酒喝,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  相似文献   

5.
据说数学大师欧拉十分喜欢“农妇卖鸡蛋”问题:一农妇去市场卖鸡蛋,第一次卖去全部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又卖去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去前两次卖后所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最后又卖去所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鸡蛋恰好卖完,问农妇原有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一类如何买最合算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不少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因此,本文通过实例来说明求解的方法.例1 小王和小李既是同学,又是邻居,他们相约到一家商店去买3次米,假若米的价格是变化的,而他们的购买方式又不一样.小王每一次总是买10公斤米,小李每一次只拿10元钱来买米,而不管买多少,试问这两种买米的方法哪一种合算?分析 解此题关键是要弄清什么叫“合算”,单看谁买的米多少或单看谁花的钱多少都是不对的,应当计算各人平均每公斤米花多少钱,谁少谁合算.因此,必须要分别计算小王和小李每公斤米的价格,再对这两种每公斤…  相似文献   

7.
彭菲 《数学大王》2009,(3):18-18
夏日的中午,骄阳似火,我像知了一样,不停地叫:“热死了,热死了!”爷爷看我这样,就给我买了一支蛋筒。我接过蛋筒,刚想咬时爷爷突然叫住我,他问道:“你知道你吃的蛋筒里有多少冰激凌吗?”  相似文献   

8.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案例1从前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卖了一匹马得300元钱,但是买主买了以后又反悔了,退还给卖主说:“这价钱买你这匹马不合算.这马根本不值这么多钱.”于是聪明的卖主提出新的条件:“如果你嫌这马价钱贵,那你就只买它的马蹄铁上的钉子好了,马可以白送.每一个马蹄铁上有6个钉子.第一个钉子只要给我1分钱,第二个钉子2分钱,第三个钉子4分钱,第四个钉子8分钱,这样类推下去.  相似文献   

9.
小明和小宁是好朋友,小学毕业后考入了不同的中学.有一天,两人见面聊起来.小明问小宁:“你们班有多少同学?” “四十个.”小宁回答. “准有两个同学生日在同一天.”小明说. “你怎么知道的?”小宁奇怪地问. “我能未卜先知.不信,你去调查一下.”小明卖开了关子. 小宁将信将疑,还真的去问了全班每个同学的生日.过了一个星期,两人又见面了. “我们班小荣和小芳的生日是在同一天,可你不认识他们,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小宁问小明. “我有一天听我们学校初一的三个班主任说,他们各自的班里都发现有两个学生同一天生日的情况,所以我猜你们班也不例…  相似文献   

10.
课外练习     
初一年级1.汽车的速度为 5 0km h ,火车的速度为15 0km h .某乘客从甲地去乙地 ,一半路程乘汽车 ,一半路程乘火车 ;返回时一半时间乘汽车 ,一半时间乘火车 ,结果比去时少用3 0分钟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山东滨州市第六中学 (2 5 665 1)李新民 )2 .已知等式 1+ 3 + 5 + 7+… +m =n2 (m为奇数 )请你写出n与m之间的关系式 .(山东郯城实验中学 (2 7610 0 ) 黄桂湘) )3 .将一筐橘子分给若干个儿童 .如果每人分 4个橘子 ,则剩下 9个橘子 ;如果每人分 6个橘子 ,则最后一个儿童分得的橘子将少于 3个 .由以上可推知 ,共有几个儿童几个…  相似文献   

11.
林革 《数学通讯》2010,(1):63-64,F0003
有一则关于两个哲学家讨论外星生命的故事颇为有趣:一个哲学家说:“如果外星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智力水平就有可能超过我们人类,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并相信,他们已经在悄悄间访问了地球——可是,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呢?”另一个哲学家俯身过来对他耳语道:“嘘!在这里我们把他们称为匈牙利人.”“哦,我知道了,你指是他呀!”两人神秘地笑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故事中所指的匈牙利人是保罗·厄多斯,一位数学天才,人们确信外星人定会欣赏厄多斯超凡脱俗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漫画趣题     
第一题甲乙合有一群奶牛.他俩把这群牛卖了,每头牛卖的钱数正好与牛的总头数相等.他俩又用这些钱买了些羊和一只羊羔.羊10元一只,羊羔便宜一些.两人按头数平分了这些羊.请问,不要羊羔的那个人,应付给另一个人多少钱,才能使他们的所得相等?  相似文献   

13.
我在博客[彭翕成与数学传播]( http://blog.sina.com.cn/pxc417)上写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其中《不变量解题》提到这样一个生活实例.王明说:“我爸和我妈一有时间就打牌,今天我爸输给我妈,明天我妈输给我爸,他们赢了钱好高兴的.听了您的课,我才知道输来赢去,就相当于一个人把左口袋的钱塞到右口袋中去,家里的钱还是不变啊.”网友hfg1964提出了不同看法:“真的是不变量吗?事实上,妈妈赢了就会买衣服,爸爸赢了就会买烟抽,家庭的钱自然是变少了.还有,我前几天看到一个聪明的儿子,他爸在家打麻将,和了个金顶,儿子立马跑到老爸身边,说自己的草稿纸什么的用完了,老爸马上抽出50大钞,不耐烦的说:够了吧?滚!  相似文献   

14.
<正> 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是电子计算机研究人员提出来的.他们需要知道用所谓“下雨”方法检查内存贮器时,完成一个大循环需要多少时间.为了得到正确的计算公式,他们做了各种模拟实验,归纳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下雨”的一个大循环的周期是 n(n~2-1)T,这里 n=2~N 是内存贮器容量,T 是存取的周期.为了在理论上证明这个结论,并且为了使得不熟悉某些专门代数知识的同志能够接受,我给了一个完全初等的证明.下面我们将不涉及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术语,只讨论这个问题的数学形式及其解法.但是熟悉“下雨”技术的同志会完全明了数学问题背后的技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夏日的中午,骄阳似火,我像知了一样,不停地叫:"热死了,热死了!" 爷爷看我这样,就给我买了一支蛋筒.我接过蛋筒,刚想咬时爷爷突然叫住我,他问道:"你知道你吃的蛋筒里有多少冰激凌吗?"  相似文献   

16.
下班了,工会的老张在厂门口遇到了修机工小王.老张知道小王聪明好学,爱动脑筋,想考考他.就叫住了小王. “小王,一块儿走.” “噢!张师傅,有事吗?”小王推着自行车凑过来. “最近,咱厂做了一下调查,”老张说,“近几年买了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的职工可真不少!” “可不是吗!我们家早买了洗衣机,现在想买彩电,就是搞不到票”. “我让小赵统计了一下,”老张接着说,“这‘三大件’都没有的家庭只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二,有彩电的家庭占百分之三十四,有冰箱的家庭占百分之三十八,有洗衣机的更多,占百分之五十六.” “有的人家‘三大件’都齐了”.小…  相似文献   

17.
用两片不同颜色的面包,中间夹一片火腿,做成一个火腿三明治.问只切一刀就将这个三明治的三层同时分成等体积的两半,这个切法一定存在吗? 我们先来看平面上的一个简单情形. 对于平面上的一个任意形状的封闭图形,用一条直线将它平分为面积相等的两半,这样的直线一定存在吗?若存在,有多少条? 特殊地,如果这个图形是圆,那么很容易得到,通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将该圆平分为等积的两半(两部分不仅面积相等,而且  相似文献   

18.
有两个西班牙人布兰科和奥特加同龄,且是邻居,但家境却相差很远,布兰科的父亲筅是一个富商,奥特加的父亲却是一个摆地摊的.筅从小,布兰科的父亲就对儿子说:“孩子,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都行.如果你想当律师,我就让我的私人律师教你当一名好律师,他可是出了名的大律师;如果你想当商人,我就教筅你怎样做生意,要知道,你老爸可不是一个小商人,而是一个大商人;如果你想当……”奥特加的父亲则总是对儿子说:“孩子,由于爸爸的能力有限,家境不好,给不了你太  相似文献   

19.
正我非常喜欢吃手抓饼,你看它刚刚煎好时那金黄松脆的样子,让人多有食欲,咬上一口真是满嘴生香啊!所以我几乎每天放学都吵着让妈妈给我在学校旁边的手抓饼店里买上一个解解馋。今天放学时,我又提出了这个要求,妈妈笑着点了点我的鼻子说:"馋猫,就知道你爱吃。今天妈妈在网上买了面饼,我们回家自己煎  相似文献   

20.
正这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买彩票。来到彩票销售点,我一眼就瞅见挂在门前的牌子上写着:彩票2元一张,中奖率1%。特等奖30000元,一等奖6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200元,鼓励奖10元。看完我心中不免一阵狂喜:哈哈,中奖率是1%,也就是说买100张彩票就会有一张彩票中奖,如果中了特等奖,就能赚28000元,中一、二等奖都能稳赚不赔呀。最次中个鼓励奖,多买几次肯定能中大奖呢!我赶紧拉着爸爸去买彩票,生怕彩票卖完了。哪知爸爸只买了10张。这下我可急死了,连忙把爸爸拉到牌子下,悄悄地说:"爸爸,你看这上面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