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激光驱动器能源系统实验平台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激光驱动器能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 ,研制了一套能源系统实验平台的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采用 RS-2 32串行通讯、多线程程序设计来完成并行处理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可远距离的进行自动控制、数据采集 ,并能及时的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显示报表并打印。该项研究的结果为大型激光装置的相关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晓晖  龚俊宇  纪浩 《应用声学》2015,23(8):2610-2613
测控系统是某型导弹地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导弹武器战术技术性能,全面掌握系统或导弹的技术状况,为武器系统指挥决策提供准确判断依据,需对现有测控系统进行优化;为更好地提高系统性能,对某型测控系统在试验中出现的典型故障问题进行了研究,按照元器件失效的故障、干扰引起的故障以及接地不正确引起的故障进行了分类定位分析和试验验证;结合每一类故障的机理,分析出对测控系统造成影响的成因、改善方法和解决措施;提出了测控系统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的分析途径,为后续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意见,有效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激光聚变驱动器要求其能源系统为闪光灯泵浦的放大器提供脉冲能量。传统的能源系统往往需要一些列独立的小型能源单元,而NIF和“神光”Ⅲ原型则采用单个模块储能高达1.6MJ和600kJ的新型能源模块。而且对激光主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只需一种规格的能源模块,这就极大地降低了硬件价格和安装费用,新型的能源模块还带有预电离/灯检查系统,其优点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运载火箭测量系统承担获取射前和飞行过程中遥外测数据和实施火箭飞行安控的重要任务,在执行发射任务时,测量系统不仅要对火箭关键参数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监测,还要对测量系统地面测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实现加注阶段前端“无人值守”。对地面测控系统人员保障及人员对设备的操控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体化供电测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及技术革新,一体化测控系统经过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考核,得到了充分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虚拟坐标激光动态跟踪测量系统中光路的琼斯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应用于工业领域 ,实现动态目标的实时跟踪和虚拟坐标的测量 ,是测控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系统。推导出该系统中光学系统的琼斯矩阵 ,采用矢量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光学系统 (包括分束器、平面跟踪镜和角锥棱镜 )对于任意方向入射光偏振态的影响以及光强变化的影响。在数值仿真的基础上 ,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提高整个系统的跟踪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6.
激光聚变主放大器能源系统述评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激光聚变主放大器能源系统的演变过程。在简要评述传统能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目前正朝向建立大型的能源组件实现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减少系统元件数目,降低造价。结合NIF和神光Ⅲ原型能源模块的设计思路,述评了减少元件数目、降低造价、建造大型储能模块,以及采用大容量转换开关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和解决办法。同时指出开展能源单元技术(包括性能、风险、价格)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的需求,基于C Sharp设计了激光位移传感器自动校准装置测控软件,实现了对位移的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保存并显示结果等功能;测控软件对硬件设备的通信与控制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路,例如针对激光干涉仪、直线位移平台、数字多用表等设备,设计了相应的类,提高了软件的可拓展性,同时也便于系统硬件的升级;数据处理采用多种线性拟合算法计算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线性度,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参考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测控软件系统运行稳定,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方便快捷,减小人工处理数据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空气透平实验台相关参数的测控,开发了一套基于西门子S7-200 PLC的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采用西门子小型PLC S7-200,选取了合适的传感器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采用三维力控组态软件编制了人机界面。为保护透平使其在实验中稳定运行,在PLC程序中设置了多项联锁程序,程序中同时对透平轴承气流量和主路流量进行了温压补偿。该测控系统可推广应用于类似测控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复杂工业现场下的设备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测控系统的中央控制计算机与子测控系统的下位机间为“一对多”通讯,中央控制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子测控系统的下位机作为客户机;子测控系统的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采用“一对一”网络通讯,子测控系统的下位机作为服务器,上位机作为客户机。中央控制计算机采用LabView开发,子测控系统的上位机与下位机采用Visual C+ 6.0开发。最终实现了测控系统的TCP/IP通讯,完成了复杂工业现场下的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测控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方法。硬件平台采用通用计算机和PCI接口板卡组建,真实模拟测控接口的电气特性。系统按测控系统实际通信机理,包括基于共享内存通信、CAN通信等工作,模拟了相关分系统的控制接口功能。该平台成功应用于测控系统的集成调试/测试,为控制系统提供了很好的调试检验平台,达到了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研制质量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任献彬  周恒军 《应用声学》2015,23(9):2977-2978, 2982
针对远程测控和分布式测控的功能需求,在IVI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支持远程测控和分布式测控的仪器可互换系统;该系统通过增加标准化的仪器类远程控制驱动程序和远程控制服务程序,以及指令池处理机制等,实现了远程测控和分布式测控,并可以消除远程测控状态下网络数据传输延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远程测控状态下TPS运行流畅,测试结果稳定可信,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强激光技术是近年来物理学研究中的活跃领域,以电容器为储能单元的大功率能源系统是强激光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氙灯负载提供满足能量、功率和波形要求的激励脉冲。  相似文献   

13.
 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能源系统主要为闪光灯提供脉冲能量。在对能源系统的研究中,通过采用具有预电离技术的电容器一端接地的电路结构,选用新品低损耗电缆及其它措施,有效地抑制了电磁干扰和地电位抬高,提高了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从而满足了惯性约束聚变驱动器对能源系统的要求。尤其加预电离后,闪光灯放电电流波形发生变形有利于提高放大器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标激光漫反射率的测量与标定,对于目标漫反射特性和激光系统的评估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了一种由大口径激光能量仪构成的目标激光漫反射率测试系统,系统可以在结构上保证CCD观瞄系统光轴与1.57μm激光探测器光轴一致,且CCD观瞄系统和激光能量仪机构合一。经测试系统进行实验,标定和实验的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高、操作性好。  相似文献   

15.
大功率TEA CO2激光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TEA CO2激光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强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激光主放电回路、脉冲火花开关和电源。这种强电磁脉冲干扰对激光系统内部及相关外部设备的电子系统具有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对大功率TEA CO2激光系统的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大功率TEA CO2激光系统进行了EMC设计。硬件设计手段分别采用了对电磁干扰源和控制子系统进行屏蔽、系统合理布局与布线、滤波隔离,软件采用了数据冗余纠错、冗余化操作和数据鉴别等抑噪和纠错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干扰电磁波在系统内外的传播,解决了大功率TEA CO2激光系统EMC问题。结果表明,对电磁干扰源和控制子系统进行屏蔽,系统合理布局与布线、滤波隔离等措施,是抑制电磁干扰,保证激光控制子系统硬件不受损坏的主要手段。软件抗干扰,是硬件抑制电磁干扰措施的补充和延伸,能使激光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激光在束流截面测量上的应用,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BEPCⅡ)的负电子传输线上建立了激光扫描系统。研究了激光扫描测量束流截面的相关计算方法。对激光和电子束相互作用、光子在介质中的切伦科夫辐射等过程进行了GEANT4模拟。对脉冲激光器进行了调试,测量了激光的脉宽、尺寸、功率等各项参数。设计并搭建了激光扫描系统的光路,编写了激光系统的机械扫描部件的控制软件。搭建了用于探测康普顿光子的契伦科夫探测器系统。激光的扫描、控制、以及激光参数的在线监测等系统工作正常,能满足激光扫描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17.
能源系统(PCS)为固体激光装置片状放大系统提供匹配的电脉冲泵浦能量,涉及到高压、大电流的充放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电容器短路、高低压母排短路等灾难性故障。针对上述情况,建立了能源系统及其三种主要故障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氙灯负载非线性特性对系统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加入补偿参数的修正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分析了故障情况下关键元件(阻尼电感、调波电感、储能电容)的耐受能力以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模型飞行验证系统是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模型自由飞试验研究而设计的通用试验系统,测控(TT C)与信息传输系统是其信息保障的核心。本文在充分考虑模型自由飞试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模型飞行验证系统研制过程中的测控与信息传输技术,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对部分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ITER诊断测控需求和控制、数据访问和通信(CODAC)设计规范,偏滤器朗缪尔探针系统使用企业建模工具(EA平台)进行仪器和控制建模设计.参照中央控制系统自动化运行和控制流程,完成了探针测控系统在等离子放电模式下运行流程的逻辑分层,具备数据采集、探针驱动电源管理、机柜健康监测、EPICS通讯等基本功能,实现了系统软...  相似文献   

20.
激光驾束制导中,制导激光的辐照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为了实现制导激光辐照度的野外快速、准确测量,研制了小型、便携式激光辐照度测量系统。系统利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实现了测试数据的自动修正,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选择测量0.92μm、0.98μm和1.06μm三种波长的激光辐照度。经实验验证,该系统测量准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室内以及野外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