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题目化合物立体异构体在80℃和90℃引发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较活泼的meso-体为引发剂时, 聚合速率大, 产物分子量小; 而较稳定的dl-体则聚合速率小, 产物分子量大。且在所有反应条件下分子量均随反应时间增长。研究结果认为它们不同的聚合性能主要与异构体热分解速率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N,N′—二乙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引发下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得出了聚合速率方程式为RP=KP[EAIBA]05[AM]。测定了聚合表观活化能。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利用该引发—聚合体系,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上千万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3.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和α-烯烃为原料,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高压本体聚合制备三元聚合物.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和醋酸乙酯(VA)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用量为1.1g,反应压力为6 MPa,反应温度95℃,醋酸乙烯酯和α-烯烃的质量比为2:1的条件下能得到数均分子量为8 600和VA质量分数为0.35的产物.实验证明该产物性能优良,可作为蜡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在70~90℃对标题化合物外消旋异构体引发的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内消旋异构体、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反应条件下,上述四种引发剂均能使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续而增大,但C-C键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链增长的影响远大于BPO和AIBN,这一现象应与α-氰基-α-乙氧甲酰基苄基自由基的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70~90℃对标题化合物外消旋异构体引发的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内消旋异构体、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反应条件下,上述四种引发剂均能使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续而增大,但C-C键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链增长的影响远大于BPO和AIBN,这一现象应与α-氰基-α-乙氧甲酰基苄基自由基的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6.
5-烃基-2,3-二甲基吡嗪N-单氧化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烃基或二烃基吡嗪的N-单氧化物可以进行氯化、乙酰氧基化等反应,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据报道二烃基吡嗪与30%过氧化氢在醋酸中进行N-氧化反应,当二烃基吡嗪:30%过氧化氢:醋酸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8h时,产物是N-单氧化物;当摩尔比为1:4:10、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8~24h时,产物是N-二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关于meso-四苯基-2,3-二氢卟啉-2,3-二醇的避免使用昂贵且剧毒的四氧化锇的合成方法,整个合成过程中所用试剂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该合成方法可同时得到顺、反两种目标产物异构体.  相似文献   

8.
- 4 0℃条件下 ,在 CH2 Cl2 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 ,Ti Cl4 和 Ti( Oi Pr) 4混合物为 Lewis酸活化剂 ,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 .单独使用强的 Lewis酸 Ti Cl4 时 ,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 .添加本身无催化活性的弱 Lewis酸 Ti( Oi Pr) 4后 ,聚合反应减缓且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变窄 .当Ti( Oi Pr) 4/Ti Cl4 摩尔比为 1 /3时 ,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 ,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显示出活性聚合特性 .这种活性聚合特性由单体添加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偶氮双脒式丙烷二盐酸盐在水介质中引发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其引发速率较用过硫酸铵引发的快,转化率,分子量也较高。对反应助剂Na4EDTA和水介质的PH值对两引发体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在绝热聚合条件下三种引发体系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2,3-二氰基-2,3-二(p-X苯基)丁二酸二乙酯(X=OCH3,CH3,Cl,NO2),分离出它们的meso和dl异构体。经元素分析、1HNMR、IR、MS和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确定了各异构体的结构和构型。在100℃测定了各异构体在苯乙烯中的分解速率常数kd,结果表明,除X=OCH3外,meso异构体的kd均比dl异构体的大,除X=NO2外,苯环对位取代基对kd的影响顺序为OCH3>CH3>Cl>H,  相似文献   

11.
α,ω-二(4-羟基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HT)为封端化合物,在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下,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制得α,ω-二(4-羟基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DMSO)。应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和旋转粘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合温度、原料(HT和D4)配比以及催化剂除去方式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分子量没有明显的影响;HT为封端化合物,在聚合过程中起止链剂的作用,其在原料中所占比例越大,DMSO分子量越小,原料中D4含量越大,DMSO分子量越大;聚合反应完成后,应采用洗涤法去除催化剂,否则由于端羟基发生去水反应而失去端羟基,致使产率下降,甚至得不到预期的产物。研究表明DMSO通过端羟基形成氢键而聚集,使其黏度升高。DMSO分子量越小,氢键缔合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传统自由基聚合法,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自由基引发聚合甲基丙烯酸丁酯单体而得到ω-羧基-甲基丙烯酸丁酯低聚物(CTBMA)(分子量在1500左右);利用CTBMA末端酯基的反应特性,在二氧六环/水/KOH混合溶液中皂化CTBMA,使之转化为α,ω-羧基甲基丙烯酸丁酯低聚物(di-CTBMA);研究了溶剂的类别、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皂化产物结构的影响;利用MALDI-TOF-MS及LSIMS对皂化各阶段产物进行了分析监测.实验表明,在适当的皂化条件下,CTBMA皂化时主要为末端酯基转化为羧基,相应得到的产物di-CTMBA具有很好的结构特性,其官能团度(functionality)接近2.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N,N‘-二乙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引发下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得出了聚合速率方程式为Rp=Kp「EAIBA」^0.5「AM」.测定了聚合表观活化能。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利用该引发一聚合体系,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上千眼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4.
2,3-二取代-5-羟基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哲山  赵立明  李福男  朴虎日 《有机化学》2004,24(12):1637-1639
用1,4-环己二酮与联二酮的缩合反应首次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等测试确证,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LiCl作为催化剂,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I)为溶剂,于200℃反应1 h时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本体溶液法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3-二氰基-2,3-二苯基丁二酸二乙酯引发苯乙烯本体溶液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的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引发剂在苯乙烯中引发聚合性能温和,在一定条件下,随反应时间的增长,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不断增高,可形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新引发剂体系AlCl_3/SbCl_3/D(电子给体)的α-蒎烯聚合产物。结果表明,该新引发体系可获得迄今分子量最高、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树脂;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单元与常用引发剂的不同。据此本文提出了正离子开环聚合作用机理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用光气法制备了N-羧基-L-丙氨酸-环内酸酐(L-Alanine NCA).系统研究了L-Alanine NCA开环聚合反应过程中引发剂、溶剂、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用硝基苯作溶剂,三乙胺作引发剂,所得聚合物特性粘度[η]=1.18.实验中发现,L-Alanine NCA可以顺利地进行热聚合反应。反应具有速率快,转化率高,分子量大的特点。甲苯溶剂中反应5小时所得聚合物[η]=2.35,高于采用引发剂的聚合体系产物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含水介质中,以枯基醇(CumOH)/三氟化硼(BF3)为引发体系的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特征,探讨了CumOH用量、体系中的水含量对苯乙烯正离子聚合转化率、聚合速率以及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从分子模拟、分子量末端结构等角度探讨含水介质中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H2O]≤0.11 mol/L条件下,苯乙烯正离子聚合具有可控聚合的特征;水对聚合速率、单体转化率以及分子量影响较小;[H2O]>0.11 mol/L,正离子聚合不能顺利进行.根据计算结果,CumOH/BF3引发体系相对于CumOH/H2O引发体系在参与引发所需要的活化能垒更小,说明CumOH/BF3更容易引发苯乙烯正离子聚合,这与实验结果一致.CumOH/BF3引发体系是通过活化C—O键来引发苯乙烯正离子聚合,水作为可逆终止剂有利于进行可控聚合,并得到了末端含有羟基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三甲基硅化合物 ,主要是三甲基硅酯和三甲基硅氯化物 (TMSCI)与路易斯酸所形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引发聚合 ,1,3 戊二烯 (PD)的聚合反应行为 ,考察了引发体系引发PD聚合所得聚合物的产率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反应机理等 ;研究了多种给电体———醚、酮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镍体系(NiCl_2/PPh_3)催化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 2 ,3 二氰基 2 ,3 二苯基丁二酸二乙酯 (DCDPS) NiCl2 PPh3 为引发体系 ,首次利用Ni2 + 和Ni+ 之间的变价关系 ,研究了乙烯基单体的反向ATRP .结果表明 ,苯乙烯 (St)的聚合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所得PSt的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制得的PSt可以作为大分子引发剂进行扩链反应 .但该引发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聚合时没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 ,PMMA的分子量与转化率基本无关 ,但分子量分布窄Mw Mn=1 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