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化学专业科技英语教学,我们提出几点建议,分别为使学生明确科技英语定义特征、课堂教学与科研生产实例有机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利用好课后作业环节巩固学习效果。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的改进,使高年级的化学及化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外语水平在1~2个学期内取得较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组建任课教师、化学教师教育方向研究生、本科生这样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学习共同体,按照"两主线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培养教学新手的实验教学管理能力。模仿校本教研的方式,促进共同体中的教学新手对科技哲学观念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技能进行实践性体验,从而实现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存国 《大学化学》2016,31(10):39-43
结合大学本科生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体会,从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中英文教材的选择、双语教学授课模式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授课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双语教学方法的优化、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分析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为提高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双语授课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本科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对综合能力是否有影响的问题,通过跟踪调查及分析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11级化学专业127名本科生,发现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52名学生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平均成绩优于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在获得各项奖励的学生中,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占69.2%;在获得毕业论文优秀成绩的学生中,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占56.5%;在被“推免”攻读研究生(保研)的学生中,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占84.4%;在出国留学学生中,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占64.3%。可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不仅不影响本科生的课程学习,而且会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主要根据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模式,形成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特色。学习理论实施导修课教学。将化学知识按学习属性分类,按各类知识认知原理设计教学范例,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和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对各类化学知识的教学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5届硕士和3届本科生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较理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传政  文欣  席真 《化学教育》2021,42(18):58-60
南开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化学生物学学科、最早开展化学生物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高校之一。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从2012年开始招收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迄今为止培养了5届共98名毕业生;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化学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介绍了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的基本情况、课程设置、培养特色和目标、育人成效等。  相似文献   

7.
吴鑫德  李跃春等 《化学教育》2003,24(2):22-24,38
本文主要立足于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形式上探讨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高师本科生的中学实验教学能力与实验研究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钱扬义 《化学教育》1998,19(12):9-12,19
本文是高师化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施4年教学改革试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也是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立项内容之一。针对该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从面向21世纪化学教师培养要求出发,我们提出本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化学实验教学意识,强化实验教学能力,提高素质,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本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含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测评体系),同时提出新的教学原则和“综合构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化学信息学课程基本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近年来我院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大学化学信息学教学的两个层次;重点探讨了本科生化学信息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优化,为推进化学信息学教学改革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探讨本科生与研究生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上的差异,提出本科生教学以传授基础理论为主,以污染事件为切入点,强调系统性、趣味性和特色性,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视频教学法等方法;而研究生教学以归纳总结知识点为主,关注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强调衔接性、主动性和应用性,采用互动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文献归纳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是针对化学生物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衔接本科-硕士教学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本文以“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蛋白质标记”科研融合型实验为例,结合化学生物学学科特点,将实验教学内容模块化,探索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六环节教学方式,应用于本科生综合实验教学。经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综合型实验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紧密联系中学实际探索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立足于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形式上探讨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高师本科生的中学实验教学能力与实验研究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为从根本上解决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提出了创造学课程必须与创造学实践课程和学科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新观点。为此,创建了化学创造学实践课程。经过5年的试验,参试的本科生先后获国家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各级奖励40余项,100余人次获得个人成就奖。实践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课程是可行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重视,但多数高校并未为本科生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从"以人为本"角度讨论了为本科生开设专业的实验室安全课程的必要性;针对本科新生的认知特点和当前高等教育出现的教学新方式方法,对本科生化学实验室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背景下,探讨了化学教学论学科面临的新使命: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基础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指导。分析了达成新使命所面临的新挑战:增进对化学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化学专业对话的能力;融通化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明晰化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度反思与融通国内外化学教育研究成果,明晰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学术性及独特优势;融通化学教育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弥合二者之间的隔阂;加强化学教育研究成果与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外部认同等。  相似文献   

16.
果秀敏  牛延锋 《化学教育》2007,28(7):14-15,19
化学科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若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不和谐,必定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科技伦理在当前科技伦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在教学中加强化学科技伦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化学》2021,36(8)
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教师无法顺利开展2020春季学期线下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特别是针对化学专业(非高分子专业)的100多名本科生的教学,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教学团队利用吉林大学在线学堂作为线上教学平台,后期配合线下教学课堂,同时辅助采用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成功地开展了高分子化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课程根据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基础和特点,以培养学生对于高分子学科的研究兴趣,而非直接灌输学生大量的概念、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为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通过在线和线下教学形式的组合有效地重组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特别是思政元素与线上及线下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融合,有力地保证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学习高分子科学的关键实践环节。实验课内容需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的要求决定了实验课内容的基础性和规范性。在规定的教学内容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教学改革通过:(1)在既定教学内容上调节实验变量、增加实验结果未知性;(2)增加实验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强度;(3)增加课程的平时成绩权重的成绩评定方法等改善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和评价交互式教学效果。本文的措施和结论为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个利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生物大分子与化学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讨论了该实验在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础化学2”是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大一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理科专业基础课。针对学生因专业选择余地大容易觉得课程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催化应用为纽带,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化学基础知识与各相关学科研究前沿及工业应用相联系,建设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的建议,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思维能力,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