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费尔马数与伪素数1640年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发现 :F0 =3,F1=5,F2 =17,F3=2 57,F4 =65537都是素数 .据此费尔马猜想 :任何费尔马数 Fn=2 2 n 1都是素数 .然而 ,1732年瑞士数学家欧拉举出反例 :F5=641×670 0 4 17是合数 !从而推翻了费尔马猜想 .180 1年 ,德国数学家高斯证明了当且仅当 n为如下形式的数时 ,才能等分圆周 :( 1) n =2 m ;  ( 2 ) n =Fm 为费尔马素数 ;( 3) n =2 mp1p2 … pk,其中 pi 为相异的费尔马素数 .虽然高斯完满地解决了等分圆周问题 ,但关于费尔马素数的判别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 ,数学家们只发现前 5…  相似文献   

2.
完善了1992年以来提出的研究乘子猜想的特征标方法,从而对n=3n1情形的乘子猜想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概略地说,证明了:在n=3n1的情形,用(n1,λ)=1代替n1>λ,第二乘子定理仍然成立.进而证明了:在n=3pr的情形,把p>λ的条件去掉,第一乘子定理仍然成立.即,设D是abel群G的一个(v,k,λ)-差集,n=3pr,p是素数,且(p,v)=1,则p是D的数值乘子.  相似文献   

3.
同顺序M×N排序问题的动态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序论(Scheduliny Theory)是组合最优化理论中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领域;而同顺序m×n排序问题则是众多的排序模型中一个成果较多的模型.1954年,S.M.Johson给出m=2情形的解法,揭开排序问题研究的序幕.一些动态规划、组合最优化和图论文献都以此作为有趣的例子竞相引用.嗣后,许多作者企图把Johnson算法推广到m≥3的情形.但1976年Garey等人证明了m≥3情形是一个“NP完全问题”.这样,要想找到“好算法”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了.近年来,m≥3的m×n排序问题的研究,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明 《数学学报》1984,27(5):613-623
<正> 记△为紧 Riemann 对称空间 M 上的 Laplace-Beltraml 算子.△作用在光滑函数空间 C~∞(M)上的谱理论是熟知的,但作用在 P 阶 C~∞外微分形式空间 C~∞((?)~PM),P=1,2,…,dimM 上的谱理论,知道的较少.已有结果为:S.Gallot 与 D.Meyer 及A.Lévy-Bruhl-Laperrière 于1975年解决了 M=S~n 的情形,后者于1977年又解决了M=P~n(C)的情形;随后于1978年 A.Ikeda 与 Y.Taniguci 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与[2],[3]相同的结果;1981年 C.Tsukamoto 解决了 M 为 SO(n+2)/SO(2)×SO(n)及 Sp(n+1)/Sp(1)×Sp(n)的情形.B.Beers 与 R.Millman 于1977年解决了 M 为SU(2),SU(3),SO(3),SO(4),SO(5)的情形,从而在秩≤2的紧单 Lie 群中,仅有G_2这个情形还没有解决.本文给出一种方法来计算紧半单 Lie 群的谱.应用这个方法我们具体算出了紧单 Lie 群 G_2的所有谱.首先,在§1中我们证明了对一切单连通、连通、紧半单 Lie 群 G 有下面  相似文献   

5.
关于允许一个无不动点自同构群的有限群的可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允许一个无不动点自同构(群)的有限群的可解性的猜想是有限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结果比较丰富的是限制该自同构群为一个p-群的情形。Thompson于1959年证明了p阶群的情形。Martineail于1971年证明了初等Abel p-群的情形。Rickman于1979年证明了p2阶群的情形。本文借助Glauberman的一个定理,对p=2或3的一般情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实际上是用较初等的方法证明了更为广泛一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罗声政 《数学学报》1977,20(3):225-228
<正> 最优分批问题最初由 Beamer 与 Wilde 作了初步猜测.[2]—[6]讨论了在 N≥3n,0≤δ≤1/2情形下的全部解,并对 n相似文献   

7.
前n个自然数平方和公式Σn k=1k2=16n(n+1)(2n+1)的获得,有不少巧妙而有趣的方法,第一个推导出这个公式的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之后,又有许多数学家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同样的结果.本文向读者介绍其中七种著名的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福祖 《中国科学A辑》1992,35(6):561-571
本文给出了构作Z[m1/2i]上不可分的正定幺模n秩Hermite格当m?3(mod4)时的方法.对任何自然数n,除了n=2,3,4,5(n=2,3)的例外情形,证明了存在Gauss整环Z[i](整环Z[21/2i])上不可分的正定幺模n秩正规Hermi-te格并给出它们的明显结构.又对任何n=4k(n=2k)构作了Z[i][(Z21/2i])上不可分的正定幺模n秩偶Hermite格.  相似文献   

9.
1998年 ,美国银行家安德算 .比尔悬赏 5万美元征求方程 x A y B=z C整数解的求法 ,引起轰动 ,本文对一些特殊情形作探讨 .因 A=B=C的情形已完全解决 ,本文考虑 A、B、C不全相等的情形 .1 .方程 x3 y4=z5有整数解x =n( n3 1 ) 8,  y =( n3 1 ) 6,z =( n3 1 ) 5,  n∈ N事实上 ,把有关值代入 :x3 y4=n3 ( n3 1 ) 8× 3 ( n3 1 ) 6× 4=( n3 1 ) 2 4( n3 1 )=( n3 1 ) 5× 5=z5.如命 n =3,有 1 1 51 4 0 5990 0 83 481 890 30 4 4 =1 72 1 0 36 85.2 .方程 x4 y3 =z2 有整数解( 1 ) x =n2 ( n 1 ) 24 ,y =n2…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结合代数与n-李代数的张量积构造了一类无限维特征单的n-李代数,且证明了除n=3的情形以外,这类特征单n-李代数的内导子代数是特征单李代数.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结合代数与n-李代数的张量积构造了一类无限维特征单的m-李代数,且证明了除n=3的情形以外,这类特征单n-李代数的内导子代数足特征单李代数.  相似文献   

12.
<正>前n个自然数平方和公式Σn k=1k2=16n(n+1)(2n+1)的获得,有不少巧妙而有趣的方法,第一个推导出这个公式的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之后,又有许多数学家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同样的结果.本文向读者介绍其中七种著名的推导方法.这些方法思路迥异,殊  相似文献   

13.
尹长明  赵林城 《中国科学A辑》2005,35(11):1236-1250
在广义线性模型中,当λn→∞,supi≥1 E||ei||2+α<∞(对某个α>0), 且其他一些正则条件满足时,证明了极大拟似然估计(MQLE)是渐近正态的;进 一步假定 ,证明了MQLE是强相合的,其中λn(λn) 是∑i=1 nZiZiT的最小(最大)特征根,Zi是有界的p×q回归系数,ei=yi-Eyi,yi 是q×1响应变量.也讨论了设计阵Zi是自适应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平面格图圈的计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平面格图中初级回路称为圈.对 m×n 格图圈的计数,文[1]用点阵分析方法研究了 m=1,2的情形.本文用直接递归法得到 m=2时的递归式、生成函数及显式表达,并推广到 m=3,4的情形,得到3×n,4×n 格图圈个数的递归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一类常微分方程亚纯解的个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仕安 《数学学报》1987,30(2):160-167
<正> §1.引言 关于微分方程大范围解析解的个数问题一直为许多作者所关注.如所知当n=2时,即Riccati方程情形,方程(1)可具有一个复参数的亚纯解族.伹当n≥3且{P_k(Z)}是多项式情形,新近G.Gundersen和I.Laine指出方程(1)仅具有有限多个亚纯解.本文首先考虑了方  相似文献   

16.
曹珍富 《数学季刊》1991,6(2):56-62
不定方程(x~m-1)/(x-1)=y~n,m>2,n>1 (1)在历史上曾有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1920年Nagell证明了(A)如果4|m,则方程(1)仅有满足|x|>1的整数解m=4,x=7,n=2,y=±20。1943年,Ljunggren证明了(B)如果n=2,则方程(1)仅有满足|x|>1的整数解m=4,x=7,y=±20和m=5,x=3,y=±11;和(C)如果n=3,m≠-1(mod6),则方程(1)仅有整数解m=3,x=18或-19,y=7。1972年,Inkeri为了给出不定方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乘法分拆的计数函数 g(n)并对 g(n)的均值作了下界的估值。一 引言考虑集合 T(n)={(m_1,m_2,…,m_s);n=m_1m_2…m_s,m_i>1,1≤i≤s},此处不计m_1,m_2,…,m_s 的次序。我们定义 g(n)=|T(n)|并且 g(1)=1。例如 g(24)=7,因为24=3·8=3·4·2=3·2·2·2=6·4=6·2·2=12·2.在1983年,John F.Hughes 和 J.O.Shallit 证明了 g(n)≤2n 2~(1/2)  相似文献   

18.
实二次代数整数环上的单位格的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卿 《数学进展》2004,33(5):621-625
用邻格方法及Siegelmass公式证明了实二次代数域Q(√d)上单位格种gen(In)n≥4)的类数h(In)=3当且仅当Q(√3):n=4;Q(√5);n=6;Q(√3);n=4;Q(√17):n=4.  相似文献   

19.
徐军 《应用数学学报》2001,24(2):310-313
根据Bondy在[4]中的想法:几乎任何一个Hamiltonian图的非平凡的充分条件都可能蕴含着图的泛圈性质,自然有如下猜测,设图G满足定理A的条件,则G是泛圈图或者n=2t,G=Kt,t.[2]证明了这一猜测在t=3时成立,[3]对t=4得到子了一个更强的结果,本文证明此猜测对一般情形(t≥3)均成立。  相似文献   

20.
徐明曜 《数学学报》1984,27(6):721-729
<正> A.Mann 在[1]中考察了有限 p-群中的下述三个性质:P_1:对于任意正整数 n,(?)_n(G)由 G 中元素之 p~n 次幂组成;P_2:对于任意正整数 n,exp(?)_n(G)≤p~n;P_3:对于任意正整数 n,|(?)_n(G)|=|G:(?)_n(G)|.他规定,如果群 G 的每个部分群(即子群、商群和子群的商群的统称)都具有性质 P_i,i=1,2,3,则称 G 为 P_i-群;而如果 G 同时为 P_i-群,i=1,2,3,则称 G 为 P-群.他证明了 P_3-群是 P_2-群,P_2-群是 P_1-群,从而 P-群和 P_3-群等价.在该文§4,他对 p=2的情形较详细地研究了 P_i-群,并给出了有限2-群是 P_i-群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1,定理26]).本文的目的是对 p=3的情形做同样的研究,这是 A.Mann 在[1]中提出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