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曾志  杨东晖  杨挺  袁敏 《分析试验室》2003,22(Z1):171-172
长期以来,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产业中特有和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在植物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方面的重点均已转向利用各种仪器进行品质评价方面.中药来源于自然,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中药发挥其疗效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重点与难点.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所体现的是综合效应和整体疗效.然而多年以来在中药的研究靠中,采取了与化学药品相同的研究思路,结果将药材及制剂内部各成分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关系彼此孤立.在中药材及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中,也往往是采用各种分析检测手段测定其中某种有效成分,并以其含量多少来判断比较某种药材的质量.这种质量控制模式很难做到全面衡量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疗效和稳定性.单一成分含量达标并不能说明该中药材质量合格.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能综合反映某一特定药材各主要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因此它比测定任何一种或几种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都丰富和有用的多.中药提取物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所得到色谱指纹图谱反映了该中药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分布状况,其特征峰可作为鉴别中药的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色谱指纹图谱的相关参数来对中药原药材的质量进行控制,进而使中成药的质量得到保证,此方法的运用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前提下,利用色谱指纹图谱来评价中药的质量是有其意义的.色谱指纹图谱作为控制中药质量的新手段将在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上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地黄的色谱指纹图谱.采用反相C18柱(5μm,1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V/V=5:95)、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0 mL/min进行试验.根据相对保留值和相对面积值对色谱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建立了控制地黄药材质量的新方法.该法为中药样品的鉴定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引言     
梁鑫淼 《色谱》2008,26(2):129-129
中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临床使用经验。随着民众对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的加深,中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质量控制也随之成为保障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物质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随着中药物质基础、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复杂体系分析能力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认识到中药药效是多靶点、多成分的协同作用特点后,多指标成分定量成为中药含量测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着重于从整体上进行质量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并已被国外认可,成为建立国际性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纽带。各种色谱、光谱技术在指纹图谱中的运用及利用现代分离和检测技术获取海量数据,使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海量数据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更成为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科学依据。
中药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深入的过程,新问题、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为丰富的科学依据,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也必然随着中药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并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巨大贡献。由于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刊特别邀请了部分具有突出贡献的色谱专家、学者撰写了相关学术论文,在本期编辑出版了“中药质量控制”专栏。希望通过这些专栏文章所介绍的工作及思想,广集思路,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烟用香精的GC-MS指纹图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虹  苏国岁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Z1):278-279
在卷烟生产中,烟用香精对卷烟的风格起着决定作用,所以稳定的烟用香精质量对卷烟内在品质的控制非常重要。目前,烟用香精的质量控制以物理指标方法为主,对质量的变化反映不显著,给质量控制带来困难。作者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测定烟用香精的成分,建立其GC-MS指纹图,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为控制烟用香精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策略和色谱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发美  熊志立  鹿秀梅  秦峰  李小芩 《色谱》2006,24(6):537-544
综述了色谱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组学研究策略,以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体化,进而从深层次揭示和全面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论述结果表明,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是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方良  张晶  孙国祥  孙万阳 《色谱》2016,34(7):715-725
中药组方就是将单味中药按照一定的规律配伍成方,因剂量配伍差异会导致组方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组方功效强弱、性质方面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新的化学成分。中药组方鉴别与质量控制一直是困扰中药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指纹图谱技术具有宏观、准确、稳定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中药领域。中药组方指纹图谱是解决中药合理组方配伍的最有效手段,其对中药质量控制已经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由于指纹图谱具有整体定量功能和特征性鉴别作用,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组方能够全面地定性与定量评价。本文就中药组方指纹图谱的研究意义与目的进行了综述,并详细阐述了组方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以此为中药及其组方指纹图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工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水溶性成分的相对归属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对相近中药的化学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充分利用联用色谱所得的光谱、色谱信息与光谱相关色谱方法,分析了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水溶性成分的异同,实现了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水溶性成分化学指纹图谱中相应化学组分的归属分析。其中,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有5个共有组分,分别有4个和6个相异组分。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对复杂中药成分及其指纹图谱进行快速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烟用香精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6批次的烟用HMT-4香精成分进行提取,GC/MS对其进行分析,建立了该香精的GC/MS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通过参兑实验考察了色谱指纹图谱用于香精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PME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能、萃取效率高等特点,适合于烟用香精成分的提取。6批次的HMT-4香精的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度高,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和唯一性。通过参兑实验发现色谱指纹图谱能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烟用香精的质量情况,可以成为烟用香精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李珺  袁倬斌 《分析试验室》2003,22(Z1):147-148
中药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去种子的成熟果实[1],对心血管、免疫系统等有活性作用,具有补益肝肾和涩精固脱的功效,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对山茱萸研究较多的是药理药效作用,对主要成分的分离分析尚报道不多,其中,对山茱萸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分析有薄层扫描法[2,3],但其有效成分分析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和质量标准.本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山茱萸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进行分离分析,为中药现代化和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色谱》2019,(11)
<正>国家要求仿制与原研药须杂质谱一致、稳定性一致、体内外溶出规律一致。中药物质基础复杂、多数组分尚未明确,所以中药一致性评价有其特殊性。中药指纹图谱是实现整体鉴别中药真实性、评价质量一致性和产品稳定性的可行模式,可用于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中药指纹学(TCM fingerprintothology)是以现代分析技术、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依托,用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法研究中药(植物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且多数成分未知,因而定性、定量分析困难。事实上,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搞清中成药中每味药材的所有成分(也无此必要)。但生产及应用迫切需要内在质量标准。有些名牌中成药因无内在质量标准而影响出口。基于此因,我们系统研究了中成药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山豆根总碱注射剂的鉴别及定量方法。传统中成药(丸、散、膏、丹等)的分析方法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