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熊丽华  施财辉 《电化学》1998,4(1):25-29
本工作利用微循环伏安法和阶跃电位法研究在AuCl3的酸性溶液中金在玻碳和铂微电极上的电沉积行为。结果表明,金在微电极上成核所需的过电位较高,但成核几率也高,在所研究的微电极尺寸范围内,金可形成大量的临界单核,且核的生长速率很快。铂微电极上金电沉积的I-t曲线符合连续成核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用现场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观察玻碳微电极上银单核电化学成核与生长的不同阶段的行为,结果表明银单核在玻碳边缘生成以(100)面择优的晶粒,证实了成核过程强烈地信赖于玻碳棋底的状态,有成核历史的基底沉积多核,经特殊方法“清洗”的基底沉积单核,本工作首次把ECAFM应用于微电极系统的研究,对微是极上的单核生长进行实时观察;同非现场测量进行比较,演示一种轩单晶微电极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修饰微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维生素C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借此可以通过改变电极中的填充物质的种类与组成,简便地获得各种特性的修饰微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以维生素C(Vc)为模型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评价了所制备的4种微电极的性能。实验发现,相比未修饰玻碳电极,Vc在各种微电极上的峰电位都有明显下降,从而降低了Vc氧化产物因扩散慢而对电极的污染。同时,制备的4种微电极的峰电流密度相比未修饰玻碳电极,均有3至45倍的增加,并用不同扫描速率探索了Vc在不同掺杂微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使用一步电沉积法在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石墨烯纤维(GF)上直接合成NiS,制备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在最佳条件下,NiS/MXenes/GF微电极传感器检测葡萄糖,在葡萄糖浓度2.5~5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4μmol/L,灵敏度3951.35μA·L/(mmol·cm2)。结果表明,制备的NiS/MXenes/GF柔性纤维状微电极可作为生物传感器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5.
陈剑  查全性 《电化学》1996,2(3):262-273
研究了对电流型GOD电极有干扰作用的抗坏血酸、尿酸、L-半胱氨酸和对-乙酰氨基苯酚在铂、玻碳以及由Ketjenblack碳黑填制的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由于这些杂质的电化学活性较高,难以通过选择电极材料及改变工作电位来完全避免它们的干扰作用。然而,抗坏血酸、尿酸及对-乙酰氨基苯酚在粉末微电极上极限电流是由电极端面液相中的扩散传质所控制的,只与电极的表现直径有关而与其真实表面积无关,因而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可明显地提高GOD电极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谷胱甘肽 ( GSH)和 L-半胱氨酸 ( L- cys)在碳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分别用乙炔黑粉末和 Ketjenblack粉末填充的微电极检测了溶液中GSH和 L- cys的浓度。 GSH和 L- cys在粉末微电极上的检出限分别为 3.4× 1 0 - 6mol/ L和 2 .5× 1 0 - 6 mol/ L,线性范围分别为 3.6× 1 0 - 5~ 4.5× 1 0 - 3mol/ L和 1 .5×1 0 - 5~ 5 .0× 1 0 - 3mol/ L。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完全避免了尿酸和对 -乙酰氨基苯酚对测量谷胱甘肽的干扰 ;0 .0 6mmol/ L的抗坏血酸引起的干扰约为 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银基质微电极的伏安特性,经与玻碳电极比较,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辨率强、线性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克服了宏观电极的某些缺点,消除了充电电流的影响,基线平稳,峰形清晰。  相似文献   

8.
用循环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LiCl-KCl-NaCl熔盐体系中碳的阴极还原机理。在钨、铂、不锈钢等微电极上得到的伏安图表明碳的还原是由CO_3~(2-)离子经一步电化学反应实现的,电极反应速度控制步骤为CO_3~(2-)离子向阴极的扩散过程,还原过程具有反应物吸附特征。碳在W、Pt、不锈钢电极上析出电位分别为-2.05V、-1.745V和-1.90V(均相对于Ag/AgCl参比电极)。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脱氢酶微型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玲玲  施清照 《分析化学》1998,26(9):1093-1096
以甲苯胺兰(TB)修饰碳糊微电极为基体,将葡萄糖脱氢酶(GDH)用丝素蛋白膜固定于修饰微电极表面制成了生物传感器,在pH7.0的NaOH-NaH2PO4缓冲溶液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浓度为1.04×10^-3mol/L的条件下,其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1.0×10^-4~3.2×10^-3mol/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响应时间为20s;检测限为4.0×10^-5mol/L。该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空心球状结构偏钨酸铵,通过固定床气固反应,以CO/H2为还原碳化气氛在700~900℃下制备了介孔结构空心球状碳化钨(WC).经XRD,SEM及EDS测试表明,WC粉末样品在保持了单相WC的前提下,样品存在一个微量缺碳的原子比例,其W/C1,且在高氢环境中WC球体表面有部分纳米颗粒依附于片状碳化钨基体上.将制备得到的WC粉末样品制成微电极,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WC在硫酸介质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结果表明,缺碳的介孔结构空心球状W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有着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并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5.06kJ/mol,且其在微电极中的氧化行为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1.
张书胜  梁丽  袁倬斌 《色谱》1999,17(1):52-54
在玻碳纤维微电极上研究了电解液中β-环糊精(CD)的浓度对邻、间、对苯二酚的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和分子结构水平方面考察了β-CD与邻、间、对苯二酚的包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β-CD与邻、间、对苯二酚的包结作用强弱顺序为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讨论了电泳缓冲液中ΝΗ4Cl,SDS,β-CD的浓度及pH值对邻、间、对苯二酚迁移时间的影响。建立了苯二酚异构体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分析方法,方法的回收率在98%~103%之间。  相似文献   

12.
微电流法直接检测非电话性气体二氧化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仲柏  吴青海 《分析化学》1995,23(8):875-879
基于非电活性气体CO2在‘二甲亚砜/铂微电极’体系中定量的电还原反应,提出微电流法常温直接检测二氧化碳,在常规气敏微有和硅一体化薄膜微电极器件上获得了满意的气敏响应特性: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娄敏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3.
亚硫酰氯还原的电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碳粉微电极和显微Raman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SOCl~2阴极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在八硫杂氢化酞菁的催化作用下, SOCl~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硫将进一步还原.碳粉微电极表面沉积物形貌和Raman光谱分析表明硫是引起电极钝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硫进一步还原的结果是使碳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活化,这对提高电池容量和电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碳化钨在对硝基苯酚电还原过程中的电催化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碳化钨(WC)粉末为电催化材料制成了碳化钨粉末微电极(WC-PME). 采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等方法研究了酸性溶液中对硝基苯酚(PNP)在WC-PME上的电还原行为. 研究表明,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 PNP在WC-PME上电还原的电位比Cu-Hg微电极正得多;WC-PME对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有利于有机物的电还原反应. PNP在WC-PME上和Pt微电极上的还原电位相近, 但在WC-PME上的峰电流比在Pt微电极上高5倍多, 这主要与WC粉末的结构形貌有关.  相似文献   

15.
6种对位取代苯酚的毛细管电泳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倬斌  张书胜  邹洪 《分析化学》1998,26(5):614-614
1引言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毒的有机污染物,有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方法、毛细管电泳等多种方法可用于其分离分析。当酚类化合物取代基个数不同,其pK.差别较大,改变电泳缓冲溶液的pH值较易实现分离;当取代基个数相同,特别是取代基位置相同时,实现其相互分离则比较困难.作者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小型安培检测池和玻碳电极,自行组装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以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法对个氨基,4-羟基,4-氯.4-硝基,4-溴,4叔丁基苯酚等6种对位取代苯酚的分离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β-环糊精,延…  相似文献   

16.
微电极是指至少在一维尺度上不大于25μm的电极。微电极由于尺寸小而具有一些常规电极无法比拟的性质,如具有电流密度高、响应速度快、欧姆压降(iR降)小、信噪比高等特点。微电极特殊的性质使其在电化学测试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和重要性,并在分析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生命分析领域如在单细胞检测和活体分析中具有众多重要的应用。微电极的设计制备是微电极电化学发展应用的关键,目前涌现出的制备微电极的技术有电化学刻蚀法、电沉积法、自组装技术、化学镀层技术等,这些制备方法为快速制备微电极提供了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电极的研究进展,包括微电极的特点、分类、制备方法及其单细胞检测和活体分析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微电极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电活性气体CO_2在‘二甲亚砜/铂微电极’体系中定量的电还原反应,提出微电流法常温直接检测二氧化碳.在常规气敏微电极和硅一体化薄膜微电极器件上获得了满意的气敏响应特性:好的线性响应关系、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用硅微机械加工技术批量构制的薄膜微电极器件,既保持了微电极的全部优点,又实现了微电流器件结构的一体化,电流响应异常稳定和重现.  相似文献   

18.
金属微电极表面的纳米级处理可以大大提高电极的性能。本文基于微加工及电化学技术在铂微电极位点上制备了一致性良好的氧化铝纳米结构。通过对基片铂层表面等离子体处理,使铝膜与铂层之间粘附力明显增强。利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在铂微电极位点上制备出纳米孔。结果表明,30V是该条件下比较理想的氧化电压。同时,通过对氧化过程中电流的监测,发现当铝膜完全氧化后电流大幅上升,可将此现象作为终止阳极氧化的标志。这种微电极位点处的氧化铝模板可进一步用于不同材料纳米微电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缺碳型介孔空心球状WC制备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空心球状结构偏钨酸铵, 通过固定床气固反应, 以CO/H2为还原碳化气氛在700~900 ℃下制备了介孔结构空心球状碳化钨(WC). 经XRD, SEM及EDS测试表明, WC粉末样品在保持了单相WC的前提下, 样品存在一个微量缺碳的原子比例, 其W/C>1, 且在高氢环境中WC球体表面有部分纳米颗粒依附于片状碳化钨基体上. 将制备得到的WC粉末样品制成微电极,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WC在硫酸介质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缺碳的介孔结构空心球状W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有着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并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5.06 kJ/mol, 且其在微电极中的氧化行为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0.
微电极的温度效应及其在动力学参数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极的温度效应及其在动力学参数测定中的应用庄乾坤,陈洪渊(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微电极,稳态电流,温度效应,动力学参数微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与常规电极明显不同,在极短的时间内电极表面就达到稳态扩散,得到与时间及扫描速率无关的稳态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