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拉伸有机电子器件具有高机械稳定性、优异的电学稳定性、低成本和生物兼容性好等优点,是未来电子器件发展的重要方向.功能性可拉伸有机电子器件更是为可穿戴和可植入设备、智能医疗以及软体机器人等新兴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功能性可拉伸有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包括场效应、光电、存储以及传感等有机晶体管,发光二极管、交流电致发光、发光电化学电池等有机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纳米发电机等有机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压力、应变、触觉、温度、气体等有机传感器,忆阻器、磁存储、仿突触存储等有机存储器,以及其他集成电路系统元件,最后就功能性可拉伸有机电子器件存在的科学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法庭科学领域中有机炸药的实验室和现场常用的检验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原位电离质谱、同位素比质谱等质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等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太赫兹等光谱技术,荧光、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并对有机炸...  相似文献   

3.
徐守兵 《化学教育》2023,(11):112-116
借鉴有机反应机理箭推法的书写方法,举例探究了过氧化氢发生系列反应的机理,如过氧化氢和水、液氨等发生酸碱反应,被亚硫酸及其盐、亚硝酸、氢溴酸、乙醇等还原剂还原,被氯气、Ce(Ⅳ)、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在光、碱、非金属阴离子、金属离子和金属离子络合物等催化下发生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4.
氰化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剧毒物质,工业用途十分广泛,如湿法冶炼金、银等,主要污染源为电镀、炼焦、选矿、有机、化工、化肥等工业污水[1-2]。目前国内测定总氰化物的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色谱法等[3]。传统的化学法检测氰化物需蒸馏预处理,而且显色时还需水浴恒温,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流动注射安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样品和试剂消耗少等优点,已应用于环境、农业等领域中氰化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易莹  樊敏  李权 《化学教育》2022,43(11):1-6
从物质结构、医药功能、提取与合成方法等角度对没食子酸、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姜黄素等4种常见植物多酚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展开介绍。这些植物多酚化合物都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添加剂等行业。  相似文献   

6.
无机纳米材料可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模量、耐热性等性能,在航空、汽车、电子材料、工程陶瓷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纳米材料在环氧树脂中存在着易团聚的问题,有效的分散方法包括物理分散和化学分散,物理分散包括研磨分散、超声分散、高压均质分散等;化学分散包括偶联剂法、表面修饰法、溶胶―凝胶法等。影响化学分散的因素有分散剂的用量、处理剂和溶剂的种类等。  相似文献   

7.
量子点具有荧光强度高、光化学稳定性高、可反复多次激发等优点,在生物医学以及新能源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量子点的制备与表面修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等,表面修饰方法主要有双功能团配体交换、硅烷化、聚合物包埋等。  相似文献   

8.
角蛋白的分子构成、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角蛋白的来源、分类、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以及毛发的宏观形态、微观结构及组成.目前从毛发和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常用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化学法又可分为酸碱水解法、还原法、氧化法等,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在角蛋白的提取率、分子量等方面的差异.除水解产物用作饲料外,由于自身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使得角蛋白在生物相容材料、纺丝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耐火材料具有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体积稳定性,是各种高温设备必需的材料[1-2]。其中铝锆硅质耐火材料具有耐火度高、抗高温蠕变性好以及抗渣性、抗热震性、强度高等特性[3-4],广泛用于冶金熔炼容器及热处理窑炉、陶瓷窑炉、石化高温反应炉等高温工程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冶金行业炼铁、连铸、炉外精炼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回收再利用[5-6]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质量直接影响炼钢设备中转炉和平炉等的寿命。因此  相似文献   

10.
有机光电子材料具有柔性、低成本、可大面积加工以及分子结构可调等特点,在可穿戴智能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机分子可以通过结构的设计调节其光学、电学、机械和化学等特性,从而实现丰富的传感功能.有机智能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高选择性、高灵敏和机械柔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电子皮肤、医疗监测、人机交互等智能感知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智能传感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包括小分子半导体、聚合物半导体和导电聚合物等有机传感材料,以及化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机械传感器等有机智能传感器件的前沿应用,重点介绍了目前生物传感器、仿生传感器等智能感知器件和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微针因具有使用便捷、无痛等优点,在取样检测、透皮给药等生物医学诊断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微流控芯片可对微量流体进行操控,具有试剂损耗少、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生化分析、环境科学等领域备受关注.早期,微流控芯片与微针的发展相对独立;随着微流控与微针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3D打印等先进微加工方法的出现,近...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滑石具有层板阳离子可调控、层间阴离子可交换、酸碱性等独特的性能,在医药、离子交换、催化、材料阻燃等领域备受研究者关注。特别是水滑石用作阻燃材料时,具有无卤、无毒、不产生有毒和腐蚀性气体、阻燃和抑烟性能优良等突出优点,已成为当前材料阻燃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水滑石也存在热稳定性较差、容易聚集、分散性较差等缺点,故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些水滑石阻燃剂改性的系列研究。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Ca2+、Mg2+、Al3+等阳离子对水滑石阻燃剂进行改性,以及应用BO33-、SiO32-等阴离子对水滑石阻燃剂进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水滑石在生物质材料阻燃、低成本水滑石阻燃剂的合成、水滑石协效阻燃剂的研究、水滑石阻燃剂工业化生产新工艺与设备、洁净化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许多薄荷醇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香料成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对常见的乙酸薄荷醇酯、乳酸薄荷醇酯等单薄荷醇酯的合成,在催化剂、脱水剂筛选等条件优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开发了氨基酸薄荷醇酯、水杨酸薄荷醇酯等单薄荷醇酯以及由丁烯二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合成双薄荷醇酯,并进行了包括多薄荷醇酯在内的潜香添加剂研究。本文根据薄荷醇酯类香料的不同结构类型,综述了其近年来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塑性好等特点,已广泛用于航空、汽车、烟草机械等行业中。牌号不同的铝合金中锰、硅、铜、镁、铁、镍、锌、钛等元素的含量各异,由于各元素含量直接影响铝合金的性能,对铝合金中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很有必要。目前铝  相似文献   

15.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结合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化学分析等手段,对一例申报为“铜精矿”的样品进行外观形貌、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微观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含有黄铁矿、石英、孔雀石、硅锌矿、滑石等天然矿物,还含有大量的微米级球状氧化锌、玻璃态的钠钙硅铝酸盐、疏松的胶态硅酸盐以及条状、片状的金属铜屑等。样品的特征与天然铜矿浮选得到的铜精矿有显著差别,呈现出天然矿物和多种冶炼加工产物的混合物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宋义虎  郑强 《高分子学报》2007,(10):931-936
基于作者在对小麦蛋白质溶液动态流变行为、增塑小麦蛋白质等双轴拉伸流变行为、小麦蛋白质塑料制备与性能等研究的最新结果,阐述了pH、温度等对小麦蛋白质溶液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根据Hybrid模型,考察了醇溶蛋白分子的旋转运动、弯曲运动、高频耗散等对流变行为的贡献;分析了形变速度、蛋白质含量、网络形成时间与增塑蛋白质等双轴拉伸流变行为的关系,阐明了分维蛋白质网络的形成机制;探讨了采用热压方法制备小麦蛋白质塑料的工艺参数、交联、化学改性等对微观形态与宏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下2-对二甲氨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苯并咪唑衍生物或其配合物广泛用于广谱杀菌剂、抗寄生虫药、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行业,此外苯并咪唑衍生物还可用作铜铝等金属防腐剂、金属缓蚀剂、光敏剂、无银照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荧光增白剂及光敏染料等[1~3].  相似文献   

18.
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川洲  谭辉  毛燕  李刚  韩冬雪  牛利 《应用化学》2013,30(4):367-372
基于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等优异性能,碳量子点和其它的碳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同样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 碳量子点可以通过很多较为廉价的一步法进行大规模的制备,包括化学氧化法、超声法、微波法和激光烧蚀法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以及依赖于碳量子点尺寸和波长等性质的发光性能,并且讨论了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光催化、能量转换/储存、光电子、光限幅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多孔碳材料不仅具有碳材料化学稳定高、导电性好等优点,由于多孔结构的引入,还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道结构丰富、孔径可调等特点,在催化、吸附和电化学储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微孔、介孔、大孔及多级孔碳等多孔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多孔碳孔道结构的调控,并对多孔碳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纤维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国防军工的战略材料、新兴产业的前沿材料,其产品内涵与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分子纤维材料的发展简史,其依次经历了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差别化、功能化、高性能等纤维)等发展阶段.其次,结合本课题组相关工作重点阐述了通用型聚酯纤维、高性能聚苯硫醚纤维以及生物质聚乳酸纤维等典型高分子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发展历程、制备方法、性能优化、应用领域等内容.最后,展望了高分子纤维材料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基于材料、信息、生物、机械等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突破,具有多材料、多结构、多功能的绿色、超性能、智能纤维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