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数学教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多益处.下面就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谈谈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学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编者按 近年来,高考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的问题也逐步引入高考试题.这不但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通过对一些高考试题剖析,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例析.为大家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线索和资料.本期先从理论上探究数学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作为开篇.  相似文献   

3.
袁旭 《中学数学》2021,(3):29-30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有一些数学内容如果仅仅从数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并不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初中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形作为支架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数学教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多益处.下面就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谈谈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数学中开设数学实验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数学中开设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意识及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在高等数学课中开设数学实验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启示,对数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做出认知与思维的心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作义 《数学通报》2005,44(11):41-42
本文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奚定华 《上海中学数学》2005,(1):F002-F002,1-2
数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已经提 出多年,对于其意义数学教育界已经基本上取 得了共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数学 学科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即如何用研究性 学习方式来学习数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要明确数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类 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具体操作.在前一阶段实践 的基础上,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 也摸索了一些规律.根据学习时间、空间和内 容,学生自主的程度的不同,数学学科中开展研 究性学习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数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堂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场所,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中,若我们善于研究一些问题,则可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同时也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为此,本文介绍双曲线渐近线上点的一组有趣的性质,供读者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9.
康宇 《数学通讯》2012,(Z3):72-73
同学们知道,在数学学习中,对一个基本概念、性质、公式,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由模糊不清到清晰明了的认识过程,其间甚至难免出现一些扑朔迷离的假象.因此,如何揭示隐藏在假象背后的真相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仅以双曲线中的一些常  相似文献   

10.
魏玉祥 《数学之友》2022,(23):49-51
数学本身就是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对于学习数学来说是很重要的,数学中很多的概念、定理以及数学分析能力都是在抽象能力的基础上发展的,如果学生抽象能力过弱,那么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目前的初中数学的抽象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都是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的隐患,对此很多教师开始思考解决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因此本文也对于初中数学中的抽象能力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集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集合的概念和思想方法已渗透到了各个数学分支.我们从课本中已经学习了一些集合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这有助于我们对初等数学中的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这里,我们打算对课本  相似文献   

12.
<正>常见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力差,是没有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未能科学地处理好做错的问题.要学好数学,离不开多做题,但做题后的反思总结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思考,从中发现学习中的失误,吸取教训,及时弥补.否则,可能屡做屡错.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教学中,还未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运用.让学生死记一些结论,不注重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似乎还停留在刺激接受阶段,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无法让学生明白它的真正内涵,也没有通过学生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认知概念与数学内容的新认知结构进行联结.下面笔者就数学学习的联结问题作一些探索.一、数学学习的联结思想运用联结理论指"人类的学习总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是在联想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这里的联想即为知识的联结过程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介质而进行的一种沟通与交流 .数学作为一种语言 ,其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通过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数学地交流而促进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所以交往可以被认为数学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笔者谨对数学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其改进办法提出一些看法 .1 课堂教学中加强交往的必要性交往 ,经常与交流、对话、沟通等联系在一起 ,在教育中其实质是指 :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或交往主体之间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人际往来或沟通、情感交流和为达成认同一致的相…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习的评价改革也在不断发展.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相应地数学学习评价,特别是数学高考作为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必然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如何在数学高考中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当前数学学习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上海数学高考对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会,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学教师信念、学生数学信念系统与数学学习兴趣问卷,选取39个班级的数学教师和820名初一到高三年级的中学生作为被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探讨数学教师的信念与学生数学信念系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以期能为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观就是一个人对“数学是什么”的观念或认识 ,其内涵十分丰富 .一个数学工作者的数学观念将直接影响到他从事数学研究的方式 .同样 ,一个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也会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并最终影响到学生数学观的形成 .因为 ,数学课堂本质上是一个环境 ,学生的数学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反映数学的本质 ,但实际上 ,不少学生通过数学学习 ,形成了一些不正确的数学观 ,这些观念又反过来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而新的学习活动的失败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原先的错误观念 ,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形成比较稳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在接下来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才能主动对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函数教学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以一次函数为例,对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学生眼中,数学学科是贫乏而枯燥的,许多人无需直接用到较深的教学知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数学,我想如果把自己对数学的喜爱和从中体会到的智慧与乐趣转移给学生,同时把对数学史的阅读及数学史中一些闪光的地方融入高中数学教学,那么会对学生有所帮助.以下是自己在尝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一、数学史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数学的本意在于描述世界,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获得进展的一种工具,数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数学应用的历史.数学科学发端的原动力是应用,终极目标也是应用.在…  相似文献   

20.
张义 《中学数学》2023,(2):89-90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互动”模式在调动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中对“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应用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