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6,25(8):123-124
大会分组报告共82个:(1)巴西Rohm & Haas公司M Schure,在复杂的孔隙空间溶质传输的动力学;(2)瑞典Uppsala大学T Fomstedt,为什么注射的溶质并不总在峰区出现?;(3)联合王国西England大学DMeCalley,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基础化合物的超载作为流动相pH函数的研究;(4)德国Agilent公司G Rozing,在纳级柱中区带弥散的实验性研究;(5)捷克Pardubice大学P Jandera,在单维和二维液相色谱体系中分离选择性和操作最佳化的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农  张玉奎  包绵生  董礼孚  卢佩章 《色谱》1989,7(5):280-282
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一直是色谱领域里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寻找一种以最少系数求算和预测色谱保留值是色谱工作者的长期研究的目标,但目前,仍没有真正的预测方法。我们在液相色谱保留值基本方程的基础上,曾对不同C_(18)的担体上的保留规律进行过研究,并从中引入了溶质lnk′=A C·C_B BlnC_B (1)作用指数的概念,作用指数即为方程(1)中的参数C(参数B在反相色谱中忽略),CB为二元冲洗剂中强冲洗组分的浓度。本文从溶质的作用指数出发来探讨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热力学观点给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的相比以新的定义,提出了测定该相比的方法并准确测定了RP—HPLC中溶质计量置换过程中的吉氏自由能变△G_(P_a).发现在RP-HPLC中相比对保留过程中溶质总自由能变的贡献值几乎可与溶质本身的保留值相当.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将溶质的△G_(P_a)分成与溶质吸附及解吸有关的两项独立的自由能变分量,△G_(I_a)和△G_(Z,D).对不同流动相组成条件下的△G_(P_a)和△G_(Z,D)进行了估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偏差一般小于±2%.  相似文献   

4.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5,53(4):369-375
从热力学观点给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的相比以新的定义, 提出了测定该相比的方法并准确测定了RP-HPLC中溶质计量置换过程中的吉氏自由能变△G~(Pα)。发现在RP-HPLC中相比对保留过程中溶质总自由能变的贡献值几乎可与溶质本身的保留值相当。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将溶质的△G~(Pα)分成与溶质吸附及解吸有关的两项独立的自由能变分量。△G~(Ⅰ,α)和△G~(Z,D)。对不同流动相组成条件下的△G~(Pα)和△G~(Z,D)进行了估算,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偏差一般小于±2%。  相似文献   

5.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3,22(5):97-98
20 0 2年分析分离科学进展国际研讨会于 6月3日~ 5日在奥地利P rthersee举行 ,由Linz大学主办 ,这次研讨会共有 1 3个特邀报告和 87个一般报告。特邀报告 :( 1 )G .Reznicek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的趋势 ;( 2 )QZZhu ,制备和应用分子印痕聚合物与天然抗体 ,以富集环境试样中含磺酰脲的除草剂 ;( 3)VGDrevenkar,水体、土壤和尿液中三氮嗪类化合物的痕量分析———应用附有选择性检测器的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 4 )RMarchlli,分析食品中生物分子的开创性色谱方法 ;( 5 )SZNyiredy,药用植物的正确分析 ;( 6)BBuszewski,分离技…  相似文献   

6.
1引言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是指分子结构描述符与其色谱保留值(如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液相色谱容量因子等,以“Se”表示)之间的数量关系。影响溶质的色谱保留值的因素主要有溶质与溶质之间、溶质与固定相之间、溶质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测定时的外部条件(如柱温、流速  相似文献   

7.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对溶质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保留过程及其吸附、解吸附过程中的焓熵补偿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在RPLC中焓熵补偿确实存在。从焓熵补偿的定义出发, 从理论上证明了溶质在保留过程中的焓熵补偿温度本质上为溶质保留值的收敛温度, 其数值为Z对1/T线性作图的斜率与截距之比。与惯常计算焓熵补偿温度的方法相比, 本文的方法所得补偿温度更为合理且不受流动相中强溶剂浓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泉  张瑞燕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7,55(10):1025-1029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对溶质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保留过程及其吸附、解吸附过程中的焓熵补偿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在RPLC中焓熵补偿确实存在。从焓熵补偿的定义出发, 从理论上证明了溶质在保留过程中的焓熵补偿温度本质上为溶质保留值的收敛温度, 其数值为Z对1/T线性作图的斜率与截距之比。与惯常计算焓熵补偿温度的方法相比, 本文的方法所得补偿温度更为合理且不受流动相中强溶剂浓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从理论上分别推导出了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lgI(与1mol溶质对固定相的亲合势有关的常数)和Z(对应于1mol溶质被固定相吸附时释放出置换剂的摩尔数)对绝对温度导数的线性关系式发现非极性与极性小分子溶质的lgI和Z均具有热力学平衡常数的特征.如在前报报告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一样,也推导出了可将溶质保留过程中的总吸附焓变△H_(Pa)分成两个独立的分量,吸附焓变面△H_(I,a)和解吸附焓变△H_(Z,D)的表达式.可同时对在流动相中不同置换剂浓度条件下的△H_(Pa)和△H_(Z,D)进行估算,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偏差小于±10%并用面△H_(I,a)和△H_(Z.D)值对溶质在RP-HPLC的保留过程中热变化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大会报告续报如下 (5)F Lottspeich,蛋白组学--一种个性化医疗的工具;(6)M Grasserbauer,分析科学面临的环境挑战;(7)R Niessner,微型阵列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8)P Schoenmaker,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技术的串接--进入新维度的液相色谱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等度条件下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与溶剂化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考察了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变化规律式lnk'=a+cC~b中参数a.c 与溶剂化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能较好地预测等度和不同冲洗剂组成下溶质的保留值,将乙腈-水和甲醇-水冲洗剂下的a.c值定量关联,表明在考虑溶质的氢键作用参数后,其相关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蛋白质纯化制备的二种运行模式,其一,在色谱柱超载下纯化制备蛋白质模式,并成功地用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制备了大豆中的胰蛋白酶,用反相液相色谱纯化了细胞色素C;其二,用溶质-溶质顶替色谱纯化制备了核糖核酸酶-A,并对顶替色谱过程中诸参数进行了讨论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等度条件下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与溶剂化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考察了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变化规律式lnk'=a+cC~b中参数a.c 与溶剂化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能较好地预测等度和不同冲洗剂组成下溶质的保留值,将乙腈-水和甲醇-水冲洗剂下的a.c值定量关联,表明在考虑溶质的氢键作用参数后,其相关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过去十年中微乳液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与应用,主要涉及溶质的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微乳液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15.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及线性参数 log I(与 1mol溶质对固定相的亲和势大小有关的常数 ) ,通过作图得知非极性和极性小分子溶质及生物大分子的 log I与绝对温度的倒数 1/T,以及小分子溶质的log I与其在正辛醇 -水中分配系数的对数 log Po/ w呈线性关系 ,从两方面进一步证明了 log I具有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基于小分子溶质、生物大分子的 log I和分配系数大小的差别 ,对两者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的保留对柱长的依赖关系给予了定量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白泉  耿信笃 《色谱》2000,18(3):189-193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及线性参数logI(与1mol溶质对固定相的亲和势大小有关的常数),通过作图得知非极性和极性小分子溶质及生物大分子的logI与绝对温度的倒数1/T,以及小分子溶质的logI与其在正辛醇-水中分配系数的对数logPo/w呈线性关系,从两方面进一步证明了logI具有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基于小分子溶质、生物大分子的logI和分配系数大小的差别,对两者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的保留对柱长的依赖关系给予了定量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6,54(5):497-503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从理论上分别推导出了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lgI(与1mol溶质对固定相的亲合势有关的常数)和Z(对应于1mol溶质被固定相吸附时释放出置换剂的摩尔数)对绝对温度导数的线性关系式。发现非极性与极性小分子溶质的lgI和Z均具有热力学衡常数的特征。如在前报[1]报告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一样, 也推导出了可将溶质保留过程中的总吸附焓变△H(Pa)分成两个独立的分量, 吸附焓变△(1,a)和解吸附焓变△H(Z,D)的表达式。可同时对在流动相中不同置换剂浓度条件下的△H(Pa)和△(Z,D)进行估算,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偏差小于±10%。并用△H(1,a)和△H(Z,D)值对溶质在RP-HPLC的保留过程中热变化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对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SDM-R)中的计量参数Z与常用经验公式中的线性参数S间的相同及不同性进行了比较性研究.从理论上指出了S和Z间的非平行关系.根据Z的物理意义可以在某些限定条件下用S对溶质分子结构性质、溶剂强度等进行表征.但是,用文献中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它不如用Z值表征的准确度高.这进一步证实了SDME-R和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用Z值为一个新的表征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张任恩  刘克里  王东  陈德恒 《色谱》1985,2(1):10-13
反相液相色谱是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体系,一般用C_(18)或其它正构烷基键合固定相。由于保留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疏溶剂效应,所以溶质的分离主要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以调节k′值而进行。 近年来,在研究反相色谱分离机理的过程中,人们也注意到反相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的结构在分离过程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正构烷基键合相的链长和侧链影响的研究表明,随着链长的增加,保留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20.
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收敛的热力学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静  马致考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9,57(9):967-973
以液相色谱中的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SDM-R)为理论基础,从热力学角度进一步对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溶质平均收敛点坐标的计算方程,并从自由能变的角度表征了收敛点坐标的物理意义,阐明了收敛点的纵坐标相等的原因是溶质在收敛点处的自由能变为零。浓度收敛点的横坐标是1mol纯溶剂的解吸附自由能;而碳数收敛点的横坐标为当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浓度为纯有机溶剂浓度的十分之一时的同系物端基的保留自由能的负值。并以实验数据对该方程进行了验证,两者符合程度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