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亚梅 《数学通讯》2022,(7):15-17+27
教学中有必要关注“直观想象”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变化趋势,大胆预测“变中之不变”“变中之可能”,并由此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预知能力和发散思维,本文结合几个具体问题分析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的必要性和具体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学习的过程有着密切联系。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教学内容都懂,但面对需要证明和解决的综合问题却束手无策。我们认为:在教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与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学生对工科复变函数课程中一道作业练习题的4种解法,并对幂函数单叶解析区域的特征进行了讨论.通过在教学中进行这些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金怡 《数学之友》2022,(23):43-45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性课程,多让学生参加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解决,在解决中积累,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利用好错误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原因,纠正认识偏差,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探索数学的规律.在教学中进行纠错型小结设计是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通过正面的错误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以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姜灵灵 《中学数学》2012,(17):29-32
在数学课堂上,只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学生就可以把课堂中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老师的教学计划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却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课不是为了讲题目,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习题课中,在学生的带动下讲成另一  相似文献   

7.
李远华  刘恒 《大学数学》2011,27(5):121-124
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质量,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成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学生建模意识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立鹤 《中学数学》2021,(1):58-59,61
初中数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借助解题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能力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解题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命题者意图分析不准确,存在解题迷茫的情况.在初中数学题目中有着一定的隐含条件,需要学生发掘和利用,深入理解其中的规律,有效突破数学解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掌控课堂,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沉浸式”智慧课堂可以借助VR、AR等技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学的内涵.因此,本文采用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当前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沉浸式”智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沉浸式”智慧课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度,最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缪林 《数学通报》2012,51(12):22-24,28
在数学课堂上,为了促进每位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须将数学作为教育任务来看待,须将学生作为等待点燃的火炬.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设计,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打造基于思维的数学课堂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思考,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是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最后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研究过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以及  相似文献   

1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实际,对该课程的优化教学过程,分层次教学和完善课程的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应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世代数”的教学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近世代数课程特点和大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出近世代数课堂开拓思维的方法,阐述课堂教学技巧,培养锻炼学生思维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提出的方法和技巧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framework to organise a cluster of variabl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students' effective use of computer algebra systems (CA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from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framework identifi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s with CAS technology and how these may be used to monitor students' developing use of CAS; from this, the framework may be used to plan teaching in order to gain greater benefit from the availability of CAS. Four case studies describ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over a semester are reported. These demonstrate a variety of combinations of technical competencies and personal attributes. They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both the technical and personal aspects but suggest that negative attitudes rather tha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can limit the effective use of CAS. Finally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eaching strategies which may promote effective use of CA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Sept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This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linear model-the so-called illusion of linearity. Previous studies by De Bock, Verschaffel, and Janssens (1998) generated strong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strength of this phenomenon in 12- to 13-year-old and 15- to 16-year-old students working on applied geometrical problem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inear measurements and the area of similar plane figures. In this article, we report on two follow-up studies wherein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roblem presentation and formulation on the strength of the illusion of linearity in the same age groups. In the first follow-up study, we altered the problem presentation by including metacognitive and visual scaffolds aimed at arousing students' doubt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linear model and at helping them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model. In the second follow-up study, we changed the problem formulation by transforming the problems, which were originally formulated in a missing-value format, into comparison problems. Both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ability to resist the linearity illusion and to discover the nonproportional character of the problem situations, but these effects remained rather small, indicating that students' tendency toward linear modeling is indeed very strong, deep-rooted, and resistant to change.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就业率低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的实用化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化处理结果,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将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为四个层次,明确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关系,找出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最直接因素和最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探讨审美与审美能力的概念,系统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想象能力韵培养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只有将这四个方面密切结合,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科数学在高等院校开设的广泛性及在大学教学中的奠基性作用,研究如何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显得很重要.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文科大学数学的教学现状,阐述了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就如何加强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金龙 《大学数学》2004,20(4):33-37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线性代数不仅是处理多元问题的有力工具,而且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是"泛专业的高等素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之一的《线性代数》,也应着眼于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本文提出线性代数的教学理念:"提出处理多元问题的新要求,沿着多元整合的集成化思路推进,逐步把学生引上线性变换和线性空间的思维平台."为此,本文进行了"五模块、两阶段、三层次"的课程设计,希望对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