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运用Diebold和Yilmaz提出的溢出指数模型,计算了全球22个主要经济体1984~2020年的总体和方向性政治风险溢出效应,并重点剖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风险关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政治风险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直接和间接联系进行跨国传播,平均总溢出指数为45.16%;政治风险溢出强度在金融危机和恐怖袭击等全球重大经济和政治事件期间显著升高,主要国家的边际净溢出指数和边际总溢出指数大幅增加;各国的政治风险溢出指数比溢入指数波动幅度更大,而发展中国家的溢出和溢入水平均略高于发达国家;中国政治风险的溢出和溢入效应均排名靠后,但在其加入WTO之后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出现波动高峰;在所有国家中,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与中国有着较强的政治风险双向溢出关系,南非受到中国政治风险较大的溢出影响,而瑞士、阿根廷和西班牙是中国政治风险的较大输入性来源。  相似文献   

2.
宗菊 《珠算》2010,(5):90-91
普华永道《2010年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自己的企业正在面临着更多来自于第三方的安全风险。当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商业伙伴的合作与共享,当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CFO该如何有效地管理信息系统并规避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永 《珠算》2009,(2):88-90
与国内并购相比,海外并购会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而在全球经济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今天,并购专家张永先生针对这些风险的防范建议对于国内并购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林永 《珠算》2011,(1):76-7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是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防范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必须深入分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对风险防范问题进行评估和研究,充分发挥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职能,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含协整残差的双变量EGARCH模型,研究上海SHFE和伦敦LME铜期货市场的动态整合关系.统计结果显示两个市场的收益及其风险存在对称的溢出效应,全球铜市供求因素驱动最新收益和风险信息在两者之间传递。沪铜期货有突出的国际定价影响.在全球24小时交易中,LME和SHFE交替成为国际铜价的主要信息来源.SHFE和LME市场的收益变化均以对方市场的影响为主;市场风险则以本市场的影响为主.影响两个市场动态整合度的因素有滞后一期的市场风险、沪铜成交量、伦铜的超额收益等。  相似文献   

6.
滕琳 《珠算》2011,(4):66-68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仔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自然环境恶化、消费者口味提高以及其他各种难以把握的因素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风险。 对于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企业来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既受来自海外的市场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的威胁,又要立足于国内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所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加难以估计。这要求中国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7.
《珠算》2011,(4):69-70
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向前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风险。有些幸运的企业在与风险博弈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学会了管理风险;而兄一些不幸的企业由于对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或没有足够的风险应对能力,在风险发生作用的时候被彻底摧毁。 危机的检验 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企业无不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很多企业力图寻找风险管理中的标杆作法,包括目标、职责、组织结构和实施工具。  相似文献   

8.
杜娟 《运筹与管理》2019,28(9):167-172
在下游零售商同时面临市场需求风险和汇率风险的背景下,研究了汇率风险对冲(外汇期货对冲)策略在全球供应链运作及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在无/有对冲策略两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了均衡结果。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显示,汇率风险对冲策略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订货量、增加零售商收益的期望值和确定性等价量、增加供应链系统的总收益。进一步讨论了有对冲策略的情形下,两类外生风险对供应链均衡决策变量和盈利性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汇率风险对冲策略对汇率风险起到了有效的隔离作用,避免了供应链下游的汇率风险向上游企业传递,并能实现供应链收益与风险的权衡。  相似文献   

9.
滕琳 《珠算》2012,(1):79-81
复杂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把全球企业带入了新一轮不确定性下的激烈竞争之中,风险与机遇依旧并存,考验着企业管理者预判的神经。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英国公投脱欧等事件无不冲击着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准确预测再一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随着互联互通程度的增强,网络效应成为了系统性风险研究所必要考虑的因素.完全从网络内部影响的视角,通过计算资产间相关性系数来构建网络,再考虑网络效应推导资产组合理论从而得出新的风险度量公式.之后,选取了1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的风险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对比得出新构建公式预测风险具有准确度高、参考价值大和及时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谢赤  胡珏  王钢金 《运筹与管理》2018,27(1):144-152
本文运用随机矩阵理论(RMT)和相关系数动态演化模型建立全球股指二次“去噪”相关系数矩阵,并采用阀值法构建全球股市网络,进而分析该网络拓扑结构特性和解释风险在网络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全球股市网络呈现出“小世界”效应;在θ=0.1数量水平下,全球股市网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英国和荷兰的股票市场风险传染对网络整体的冲击较大;股市网络中各个股市间的风险传染路径与相关国家经济实力相关联,体现出较强的同配性。  相似文献   

12.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1):132-144
全球股市与经济因素之间关系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当前已有研究大都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因素对股市收益率均值的影响。本文则基于变系数分位点回归模型研究了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指数的市场风险与影响因素之间随时间变化的相依关系,对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巴西、日本以及中国等主要国家股市1997年10月到2014年12月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S&P500指数、商品市场(石油价格,黄金价格)等经济因素对全球主要股市的风险(下分位点)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并且上述影响随着近期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有所变化。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股市不确定性变化等对所分析国家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PETER KERNAN 《珠算》2011,(8):40-41
一项对全球1750家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显示,由于融资困难,小企业在经济恢复期面临着和在经济衰退期一样的风险。福布斯观察与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Canada)、意大利注册会计师全国理事会(CNDCEC)联合做出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鱼招波 《珠算》2014,(7):37-3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骇人威力,引起世界各国高度警惕。从国内视角来看,一方面,以小额贷款公司、P2P、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为代表的、游离于监管灰色地带的“影子银行”已经累积存量资金越来越多,隐性风险难以估量;另一方面,在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明显、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民间资本逐渐进军金融业等因素影响下,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VaR技术作为全球广为流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其测度的是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头寸,但在传统假设下可能会极大地低估其值,这就会使得在实践中使用VaR值作为风险管理标准时面临更大的新的风险.考虑我国股市处于不同市场态势下对风险头寸的影响,就牛、熊市中分别估测VaR值.首先利用各种Delta-Gamma-Johnson转换函数对经验数据进行正态性调整.考虑通过转换机制调整后的经验数据仍然存在的异方差性特征,然后运用GARCH模型计算时变VaR值,以此来改善VaR的计算风险,探讨我国股票市场VaR技术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王世光 《珠算》2011,(1):41-43
境内外币资金池管理模式,不仅令对外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减少汇率风险,同时增强了集团总部对成员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金融支持,提高了集团资金的流动性,实现了集团金融资源的全球产业共享。  相似文献   

17.
滕琳 《珠算》2009,(4):70-7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众多企业面临资金紧、风险大、竞争烈的压力,如何抵御金融危机、突破困境,进一步做大做强? 当企业在短期生存与可持续运营之间努力实现平衡之时,新型商业模式正在崭露头角。今年2月,普华永道发表的第十二期全球CEO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三年的业务增长,有50%的亚太区CEO相信,合营项目及策略联盟将扮演比跨境并购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之后,金融服务业和其他行业似乎已经触底,然而,随着经济复苏再次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如何避免重复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风险行为,将是监管机构和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9.
于跃 《珠算》2012,(9):66-69
在全球经济真正复苏的前夜,企业需要彻底的“蜕变”。这种“蜕变”将以企业价值增长为核心,而如何权衡回报、增长、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所有CFO面前的考题。无论是中石油式“大司库”,还是烟台万华式“财务云”,答案不同,但目标唯一。  相似文献   

20.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全球最主要的国债期货交易所之一。美国国债期货的活跃交易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避险工具,但是其交割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基本统计分析和分布拟合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美国30年长期以及10、5、2年中期国债期货实际交割量的特点,表明Gamma分布能够更好的拟合长期国债期货的交割量,而Lognormal分布是中期国债期货交割量的最优拟合分布,并指出在风险防范中要尤其注重中期国债期货品种以及交割量极端值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