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基林  胡霞 《化学教育》2006,27(5):19-21
Seminar是一种师生基于问题研究和讨论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师讲授-师生共同讨论”二元结构和多种功能,现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并开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在“化学与现代文明”课程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开展了相关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设置化学实验课程的各层次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多年教学探索,逐渐形成了“实验技术讲座”“实验安全与环保大课堂”“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讲解及演示”“实验室突发事故紧急疏散演练”“实验室消防演练”五位一体的化学实验安全防范教学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了实验安全平稳进行,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校园教学秩序。本论文将对上述“五位一体”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希望与同行共同探究如何保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游戏”和“访谈”方法,对高一学生“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概念学习的“相异构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概念“平均”对科学概念“8电子稳定结构”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同时高一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微观概念产生了很多的相异构想;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套中学化学微观概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吴中英 《化学教育》2004,25(8):36-37
《化学教育》2003年第6期刊登了朱文祥、裴毅两位老师“让我们给‘物质的量’命个名”一文。文章指出“物质的量”作为一个物理量名称的不严谨为学生及化学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介绍了英、美等国化学教材、专著中“mole”概念的引入、使用。作者认为十分必要给“物质的量”取个特定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关于开设"化学热点研究领域知识"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崇智 《化学教育》2002,23(6):26-28
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师在目前的继续教育中开设“化学热点研究领域知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开设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明兴 《化学教育》2005,26(12):25-26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三化学教科书(上、下册,人教版,2004年2月版)增设了“小资料”。“小资料”的出现,体现了教材的弹性和灵活性,体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意图,在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教学功能。全书共有34处“小资料”,其中化学、技术、社会的“小资料”8则,有关化学科学家故事的“小资料”6则,与化学相关知识的“小资料”20则。因此,如何理解和应用“小资料”的教学功能是化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2“物质的性质探究”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中有一个实验“铝配合物的生成”,其中“Al^3+与F^-形成配离子的实验”,其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现象不符,我们对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初步得出了一些结论,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师开设"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 《化学教育》2001,22(4):34-36
运用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是现代化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高师开设“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课程,能使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此技能。本文在教学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了该课程的有关问题: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教学效果的巩固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欧洲分析专讯第32号的内容纪要[1]中指出:质量保证与化学计量学是当前分析化学的四大主要支柱之一。本届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6月27日至29日在莫斯科市召开,由分析化学的国际可追溯性合作组织(Co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Traceability in Analytical Chemistry,CITAC)主办,该组织主席V Poncano主持。1会议报告特邀报告的题目是“化学计量学的国际支持基础”。专题报告共两个:(1)比利时P de Bievre作的“应满足化学计量学中概念的国际性理解及其有关术语的国际性认可的要求”;(2)俄罗斯VKuznetsov作的“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比…  相似文献   

10.
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改革的尝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不仅要积极主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相呼应,更要走在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前面。为此,我们对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结构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易章和 《化学教育》2004,25(10):18-19
2002年我们宜昌市成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笔者有机会接触到3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下称“人教版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下称“人教版实验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下称“上教版实验教材”]。在教学教研的工作实践中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化学课标”]的精神对这3种版本教材的主要栏目设置及内容作了如下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吴长顺 《化学教育》2009,30(10):69-70
“化学预实验”,就是化学实验课前在实验室对实验的预先试做。下面,笔者把“化学预实验”伴我快乐成长的过程与启示写出来,与大家分享,相信会给您的化学教学提供新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秀玲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4,25(11):60-64
通过查阅《美国化学教育》(JCE)1995年7月至2003年7月有关化学概念教学的文章,对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列举了提出的关于化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并列举了“电子构型”和“分子模型”2个概念案例。另外,通过访谈国内先进教师和查阅国内相关教育期刊,对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也作了一般概括。比较了国内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在主题的选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的差异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褚烈军 《化学教育》2004,25(3):41-42
高考模式及命题思路对学生实验和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教学已成为理科教学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支柱。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应重视“学生实验”的复习,在实践中我们对“学生实验”的综合复习方法进行了探索,即操作与展览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该章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能否把该章教“活” ,将影响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的研讨又是本章的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 ,我们采用“探究式教学” ,即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进行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1]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情感 ,都有积极作用。1准备工作在第五章第三节的“…  相似文献   

16.
胡国栋 《化学教育》2003,24(3):38-40
经常使用Word的化学教师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愿望 ,就是希望Word能象WPS 2 0 0 0那样有一个化学工具栏。其实在Word中 ,我们完全可以创建一个比WPS 2 0 0 0更具学科特色 (如 :“化学仪器”、“实验装置”等栏目 )个性化的化学工具栏。具体步骤如下 :1 创建“化学”工具栏   (1)启动Word 2 0 0 0 ,用鼠标右键单击“工具”栏 ,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2 )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工具栏”选项卡中 ,选中“菜单栏”单击“新建”按钮。        图  1图 2   (3)在“新建工具栏”对话框中的“工具栏名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物质的量”的教学出发,分析了物质的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而在定向结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物质的量”的教学进行了实验改革,并对教学成效进行了一定的考核与评估,最后对此次实验改革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朱民 《化学教育》1998,19(3):4-7
本文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对教学模式的定义、要素、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作了探讨,论述了启发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基本结构,并介绍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我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发展成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强调学生素质训练的现代启发研究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亮  周思军 《化学教育》2003,24(4):19-21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中等学校(中师、中专、中学)的化学课程增加了化学“阅读”栏目。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流于了形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呢?本文探讨了中师化学“阅读”栏目教学的实施策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明生 《化学教育》2004,25(8):1-3,46
“非典”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环境消毒是预防“非典”的首要形式。2003年5月,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专门下发了关于《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性消毒措施指导原则》,认定过氧乙酸、二溴海因、环氧乙烷、次氯酸盐、二氧化氯、新洁尔灭、碘伏等化学消毒剂为预防“非典”的常用消毒用药。本文主要介绍过氧乙酸、二溴海因等化学消毒剂的成分、性质、制备、作用及消毒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