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铝基镶嵌材料的磨损特性及耐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镶嵌硬质金属和固体润滑剂的铝基复合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摩擦配副方式,研究了铝基镶嵌复合材料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镶嵌材料的硬度越大,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高;而镶嵌固体润滑剂并不能有效地改善铝基材料的耐磨性,对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机理进行了力学分析,为铝质材料的摩擦学应用指明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摩擦学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对摩擦学近10多年来在润滑与润滑剂和摩擦与磨损两个方面的进展作了综合介绍与评述,指出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超薄膜干涉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对边界润滑和边界膜进行原位研究,以及纳米摩擦学、陶瓷摩擦学、空间摩擦学、核反应系统摩擦学、微观摩擦学和表面工程等的发展与各种新型摩擦学材料的开发。同时,还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摩擦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认为在摩擦学设计、新的摩擦学系统、特殊的摩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一些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摩擦学特性。根据配位化学的概念和有关配合物与金属表面间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的假说,将所测试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分成了3类。从摩擦学的要求来看,一些铌的硫代共价配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摩擦学特性,可以与二硫化钼及石墨之类的固体润滑剂相比。然后,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别直接地和间接地分析了这些铌的硫代化合物的摩擦化学反应。 红外光谱提供了所谓第三体(即润滑剂降解残留物)和转移膜分子结构的数据,核磁共振波谱给出了摩擦前原始分子的电离特性。转移膜的非腐蚀接枝与双核表面配合物的形成有关。依照Lewis酸碱规则,润滑剂的碱度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高温发汗自润滑材料的特征,建立了其润滑膜的覆盖率模型.利用广义W-M函数产生的粗糙表面,讨论了摩擦表面粗糙度、环境温度及材料参数等因素对发汗润滑膜覆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降低摩擦表面粗糙度、提高基体材料孔隙率,固体润滑剂熔浸深度和环境温度可以增加摩擦表面边界润滑膜覆盖率,改善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为高温发汗自润滑材料润滑控制及其摩擦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电机用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并探讨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的基本要求与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驱动特点及运行规律,从摩擦学、接触力学和材料学3个方面对超声波电机用摩擦材料的特殊要求进行探讨,初步得出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摩擦学、一定的接触变形和一定的结构特性3个方面的特殊要求.最后,针对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即建立更为完善的接触模型、研制针对多种环境下使用的多种系列摩擦材料、开发考察摩擦材料性能的专门试验设备与测试技术方法和寿命预测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锡青铜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江  李同生 《摩擦学学报》1996,16(3):213-220
在栓-盘式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于常温干摩擦条件下,对锡青铜轴承和镶嵌固体润滑剂(PTFE和石墨等复合物)的锡青铜轴承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固体润滑剂嵌入量不同的镶嵌轴承的摩擦系数都明显降低,耐磨性均比对照轴承的高2个数量级,其中以固体润滑剂嵌入面积分数为30%的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等,对磨损表面和磨屑的形貌、表面转移膜和元素的面分布等作了观察与分析,指出摩擦界面,尤其轴承金属摩擦表面固体润滑剂转移膜的形成是提高轴承性能的关键,锡青铜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以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7.
投稿指南     
<正>《摩擦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覆盖摩擦学各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摩擦学设计、摩擦力学、摩擦化学、摩擦学材料、摩擦学表面工程、特殊工况下的摩擦学、摩擦学测试技术与设备及摩擦学系统工程与应用等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新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摩擦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制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及大学有关专业的教学人员和本科高年级以上专门人才等。  相似文献   

8.
投稿指南     
正《摩擦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覆盖摩擦学各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摩擦学设计、摩擦力学、摩擦化学、摩擦学材料、摩擦学表面工程、特殊工况下的摩擦学、摩擦学测试技术与设备及摩擦学系统工程与应用等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新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摩擦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制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及大学有关专业的教学人员  相似文献   

9.
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在柴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短切碳纤维(SCF)、铜(Cu)、氧化铜(CuO)和硫化铜(CuS)微米颗粒作为填料,通过热压成型制备了系列的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PPS复合材料在柴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结合摩擦表面形貌、转移膜结构和摩擦化学分析,研究了摩擦学机理.结果表明:填充微米颗粒后,PPS复合材料在柴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加入SCF后,PPS表现出最好的耐磨性;Cu和CuS颗粒显著降低PPS的摩擦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SCF/Cu、SCF/CuS两组复合填料分别对PPS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填充SCF和CuS填料后,PPS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最佳.SCF和CuS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SCF提高PPS材料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CuS在摩擦界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促进具有润滑特性转移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戚宝运  李亮  何宁  赵威  王震 《摩擦学学报》2011,31(4):346-351
仿生摩擦学的出现,为刀具减摩技术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钛合金的正交切削试验研究了表面微织构刀具在微量润滑和无润滑剂条件下的减摩性能.结果表明:表面微沟槽在润滑剂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改善刀屑之间的摩擦,降低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同时表面微沟槽还可以改善钛合金的粘结现象;在无润滑剂条件下,微沟槽依然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绿色船舶的摩擦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绿色船舶是船舶领域1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摩擦学理论及其技术在以新能源应用为特征的绿色船舶发展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导致绿色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功率损失和能耗增加的原因主要涉及到内摩擦和外摩擦两方面的问题,前者主要包括船舶主机、辅机与轴系等机械装置内各摩擦副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后者主要存在于与空气和水接触部分,包括甲板上层建筑、船体壳板、螺旋桨、舵与艉轴外支架等。本文在解析绿色船舶与摩擦学之间关联的基础上,以系统的观点从三方面就相关摩擦学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重点论述了风能和太阳能在船舶上应用的摩擦学问题、船舶减阻的摩擦学研究以及船舶能效提升涉及的摩擦学问题。最后,结合绿色船舶摩擦学的现有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对摩擦学相关研究工作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冬奥冰雪运动摩擦阻力影响运动健儿成绩,减少滑雪板与雪面之间摩擦阻力,有助于提升滑雪时的行进速度,提高运动员成绩排名. 研究冰雪表面摩擦学,有助于认识冰雪表面水润滑机理,为设计高性能滑雪板和雪蜡材料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因此,本文作者从冰雪表面摩擦学开始,简要介绍冰雪表面水润滑机理及影响冰雪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如环境参数(运动环境的温度/湿度)、雪基参数(雪面硬度、密度,雪面温度/湿度、冰晶大小、雪面污染物)、滑雪板基底参数及雪蜡的使用等;着重介绍了滑雪运动必备的材料-滑雪板减阻蜡的作用和分类,含氟雪蜡对人员环境的危害,雪蜡的选择与打蜡方式对雪板减阻性能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冰雪摩擦测试装置. 最后,对我国现有冰雪摩擦学基础研究,冰雪运动摩擦学及雪蜡材料的应用开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13.
空间技术用固体润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对固体润滑在宇宙飞行器、人造卫星、空间站及空间运载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就其在降低空间机械部件的摩擦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耐高低温性和对宇宙气体或真空及储存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现状作了评述,还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指出其研究工作很有可能朝着润滑剂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预料固体润滑剂的复合效应将在解决许多新的空间机械润滑问题上发挥有效作用。作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在空间技术用固体润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4.
空间技术用固体润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固体润滑在宇宙飞行器、人造卫星、空间站及空间运载系统小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就其在降低空间机械部件的摩擦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耐高低温性和对宇宙气体或真空及储存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现状作了评述,还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指出其研究工作很有可能朝着润滑剂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预科固体润滑剂的复合效应将在解决许多新的空间机械润滑问题上发挥有效作用。作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在空间技术用固体润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电接触材料在生活生产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摩擦磨损问题,因此对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 文章从摩擦学角度出发,综述了当前几种常见的铜基、银基和金基电接触材料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接触载荷、电流和滑动速度等条件下电接触材料的载流摩擦学行为、载流摩擦磨损机制、计算模拟研究以及当前还存在的问题. 提出未来应发展石墨烯等性能优异的新型电接触材料以及加强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电接触体系的摩擦磨损行为和失效机制的研究,这将为未来电接触材料摩擦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摩擦学的三个公理   总被引:47,自引:14,他引:47  
谢友柏 《摩擦学学报》2001,21(3):161-166
讨论了摩擦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基础学科,摩擦学在继承摩擦、磨损和润滑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没有建立与摩擦、磨损和润滑相比有所发展且与自身的定义和性质相适应并可以支持自身独立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提出摩擦学中存在3个基本公理:即第一公理——摩擦学行为是系统依赖的;第二公理——摩擦学元素的特性是时间依赖的;第三公理——摩擦学行为是多个学科行为之间强耦合的结果,由这些公理可以推导出一系列定理和相应的系,同时还讨论了用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描述含有摩擦副的系统的特性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7.
张嗣伟 《摩擦学学报》2011,31(4):417-423
在简述绿色摩擦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绿色摩擦学的科学与技术内涵.着重阐明了绿色摩擦学的定义、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狭义和广义的绿色摩擦学所包含的领域;结合绿色摩擦学的最新进展,全面地介绍了绿色摩擦学的技术内涵(研究范围或领域).最后,指出了绿色摩擦学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Czichos  Horst 《Meccanica》2001,36(6):605-615
The key features of tribology – interfacial phenomena of interacting bodies in relative motion – are as origin of friction and wear scientifically interesting and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have been studied in variou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Depending on the scope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tribological solid/fluid/solid or solid/solid system under study, these approaches apply contact mechanics, hydrodynamics, and rheology as well as solid state physics and chemistry. Accordingly, also variou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ranging from Coulomb's classical tribometer to the contemporar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This paper reviews by way of examples some of the basic interfacial facets of tribology – from bulk continuum to atomistic/discrete phenomena – in a macroscopic, microscopic, and nano-scale point of view. For tribo-testing it is important to characterize the tribo-system under study by an appropriate choice of a systems envelope and to consider the hierarchy of interaction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