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酸性、中性、碱性范围内丙酮酸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丙酮酸的还原峰电流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研究了Al髥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值范围内Al髥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均为弱作用,弱作用强度为酸性>碱性>中性。这种作用强度的差别可能来自于不同条件下Al髥的存在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酸性、中性、碱性范嗣内丙酮酸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丙酮酸的还原峰电流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研究了AI(Ⅲ)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值范围内AI(Ⅲ)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均为弱作用,弱作用强度为酸性〉碱性〉中性。这种作用强度的差别可能来自于不同条件下AI(Ⅲ)的存在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3.
金纳米粒子与单链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金纳米粒子与单链DNA在不同pH值时的相互作用以及金纳米粒子与不同碱基序列单链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在pH为12.6的强碱性条件下, 单链DNA能使金纳米粒子稳定分散在溶液中; 在pH为1.4的强酸性条件下, 单链DNA能保护金纳米粒子不发生融合, 而只发生团聚, 且团聚现象具有可逆性. 不同寡核苷酸对金纳米粒子的亲和力按poly dA>poly dC>poly dT的顺序依次减弱. 单链DNA对纳米金的保护作用强度与单链DNA的长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利用旋转圆盘电极体系系统研究了不同pH下氧气在多晶Au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并计算了不同pH条件及不同超电势范围内的Tafel斜率.研究发现,同在酸性(但是pH不同)或同在碱性(但是pH不同)的介质中氧还原起始电位以及纯粹动力学控制区(电流较小的区域)的氧还原电流几乎不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酸性条件下以及碱性条件的高超电势范围内,Tafel斜率接近120mV/dec;而碱性条件的低超电势范围内,Tafel斜率接近60mV/dec.金电极上ORR的活化超电势随着pH值的增加而降低约79mV/pH.初步讨论了pH对氧还原机理和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以壳聚糖(CS)为主链、 聚(L-谷氨酸)(PLGA)为侧链的接枝型聚两性电解质CS-g-PLGA(CGA), 表征了其结构与组成, 探讨了pH值、 离子强度和离子种类等对CGA水溶液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 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 CGA的等电点(IEP)移向高pH值; 离子水化半径越大, 对CGA分子中相反电荷的屏蔽作用越弱, 对IEP的影响越小; CGA中氨基和羧基相对含量越接近, 对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越敏感. 此外, CGA具有显著的pH响应性, 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分别形成结构相反的聚集体. 在CS主链氨基含量相近的条件下, 聚集体的稳定性随PLGA链长的增加而提高. 酸性溶液中聚集体粒径取决于CS主链的电荷数; 碱性溶液中PLGA侧链越长则平均粒径越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质联用(HPLC-ESI-MSn)技术, 对不同pH值(2.4~11.2)条件下人参皂苷的溶出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提出了不同人参皂苷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裂解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中性及碱性溶液对人参皂苷的溶出影响不大, 仅仅在溶出总量上有所差别; 而酸性是影响人参皂苷溶出的一个主要因素, 随着水溶液酸性的增强(pH<4), 人参皂苷溶出的种类明显减少, 表明较强酸性条件下人参皂苷的溶出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一种pH荧光分子探针2,5-双(4-羟基-苯亚甲基)环戊酮,并对其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pH滴定实验表明:探针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对溶液的pH值有很强的依赖性.当体系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时,探针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并伴有溶液颜色的显著变化.荧光光谱强度在酸性条件下随pH的变化不大,而在碱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光致诱导电子转移(PET)类探针的设计策略,合成了一种以吡喃腈类衍生物为母体、哌嗪为探测基团的新型pH荧光探针DCM-PA。结果表明:DCM-PA的最大吸收波长(λ_(abs))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_(em))分别为421nm和590nm,斯托克斯位移近170nm。在pH=2~12范围内,DCM-PA的荧光强度随pH的升高而降低,pH=2时的荧光强度是pH=12时荧光强度的12倍;DCM=PA的pKa值为7.2,在pH=6~9范围,荧光强度与pH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比试验证实DCM-PA实现了pH检测的机理:酸性条件下,哌嗪基团与质子结合削弱了其供电子能力,使DCM-PA荧光增强;碱性条件下,哌嗪通过PET作用使探针荧光猝灭。抗干扰试验表明,DCM-PA在中性酸碱度下对多种阴、阳离子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透射电镜等表征了接枝磺化碱木质素聚合物(SBAL)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液行为,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SBAL分子中的亲水官能团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逐步解离,分子链由卷曲变得伸展.利用频率-耗散联用型石英晶体微天平和静电逐层自组装技术,借助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表征了不同pH条件下SBAL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特征,结果发现随着pH由3增加到12,SBAL在金片和石英玻片上的吸附量先减小后增大,pH=9时吸附量最小.随着pH的增加,SBAL的吸附特征由刚性变得柔软,吸附构型呈现由致密到松散再到致密的变化趋势,吸附构象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依次为mushroom结构、pancake结构和高分子刷,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SBAL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之间的作用力以阳离子-π相互作用为主,吸附强度较弱,而在强碱条件下以静电作用为主,吸附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张庆合  张凌怡  张维冰  李彤  张玉奎 《分析化学》2004,32(10):1283-1286
以十二烷基键合氧化锆(C12-ZrO2)作为固定相,制备了填充毛细管电色谱(CEC)柱,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流动相条件对电渗流的影响、填充CEC柱的稳定性、碱性与中性化合物的保留与流动相pH值和有机溶剂含量的关系。C12-ZrO2固定相填充CEC柱在pH3~11.7范围内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利用磷酸盐与氧化锆表面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硅胶键合烷基固定相在有机溶剂含量低的流动相条件下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吸附磷酸盐的固定相表面使得在更宽的流动相pH值范围内CEC柱有足够的电渗流,进一步拓宽CEC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何家忠 《化学教育》2005,26(4):27-27,45
Al(OH)3在水溶液中同时进行酸式和碱式电离。那么,Al(OH)3水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通常认为Al(OH)3当然显碱性。在研究性学习中,本人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和数学知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算出Al(OH)3水溶液pH约为5.6;又设计实验测定出Al(OH)3水溶液pH在5~6之间。  相似文献   

12.
沸石与酸性水溶液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连续搅拌筒反应器(CSTR)对天然沸石与酸性水溶液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 通过改变流速、 pH值等参数, 对反应速率进行计算和比较. 同时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后的沸石表面进行分析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沸石中的Si、Al、Na的释放速率在多数情况下不相同, 沸石的溶解为不一致溶解作用. 25 ℃、1.01×105 Pa条件下, 硅的释放速率为:在pH=2.45溶液中反应时, -rSi=kS(aH+)1.25/ (aSi)0.60;在pH=3.26溶液中反应时, -rSi=kS(aH+)1.50/(aSi)0.25(S为矿物材料的表面积). SIMS研究显示, 天然沸石与酸性水溶液的反应中, 在沸石表面Si、Al、Na在100 nm的厚度范围内, 随着离表面距离的改变, 在近表面范围内Na、Al大量淋失, 有H+浸入. 此外, SEM分析结果显示, 天然沸石与纯水及酸性水溶液反应后, 表面形貌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素(Fluorescein)对罗丹明6G(Rhodamine 6G)进行修饰,得到荧光分子探针R6G-Flu杂化物.此探针可特异性识别Al3+,检出限可低至10-8 mol/L级;向含有探针分子的溶液中加入Al3+后,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色,并且在紫外灯下发出绿色荧光,可实现肉眼对10 μmol/L Al3+的定性检测.考察了不同pH值下R6G-Flu的荧光性质. 结果表明,此探针还可用于酸性范围(pH 3.00~6.00)和碱性范围(pH 8.00~10.50)内pH值的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R6G-Flu是一种可用于Al3+和pH值检测的双功能荧光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14.
以二烯单酮结构为荧光团,酚羟基为脱质子基团,合成了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可视化pH荧光分子探针.pH滴定实验表明,探针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均对溶液的pH值有很强的依赖性,当体系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时,探针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并伴有溶液颜色的显著变化;荧光光谱强度在酸性条件下随pH值的变化不大,而在碱性条件下随pH值...  相似文献   

15.
pH值是指面料中残留的酸碱含量,一般要求在中性范围。纺织品在偏碱性(pH值过高)条件下,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发皮肤炎症,且细菌、病菌繁殖生长较快,对人体有害;而酸性过度(pH值过低),服装在储存中易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16.
化学位移估算研究ATP构象随溶液pH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Johnson和Bovey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不同扭曲角χ(O4′-C1′-N9-C4)的ATP(5′-三磷酸腺苷)分子中糖环质子H1′和H2′由于环流效应引起的化学位移.H1′的化学位移与扭曲角χ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反映了ATP在溶液中细微的构象变化.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在本文讨论的pH值范围(1~10)内,Mg2+加入后,ATP的扭曲角χ在230~360°范围内变化.随溶液的pH值减小,ATP分子的构象由trans 构象通过-gauche构象转变为cis构象. 从而证明在酸性条件下, ATP倾向于以cis构象存在,而在碱性条件下trans构象更为稳定,从另一方面支持了在酸性条件下N1参与配位而在碱性条件下N7参与配位的结论.在讨论中也考虑了由pH变化所引起的环流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朱霄龙  景玮 《广州化学》2013,38(2):42-47,82
对不同pH值对L-抗坏血酸―赖氨酸/甲硫氨酸模型体系发生的美拉德(Maillard)反应所得到产物(MRPs)的抗氧化性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RPs的pH值在酸性条件下增大,在碱性条件下减小;在pH=5时,其紫外吸光度、棕色指数、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达到最大;Fe2+螯合能力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pH值对抗坏血酸的MRPs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影响,且在pH=5时,抗坏血酸的Maillard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偶氮染料吸附和光催化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甲基橙和酸性大红两种偶氮染料为模拟污染有机物,对它们的暗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偶氮染料的吸附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很大,酸性(pH=3)条件下,两种染料吸附量都很大,酸性大红吸附量更大;近中性(pH≈6)时两种染料的吸附显著减少;碱性(pH=9)条件下两种染料不发生吸附.光催化反应结果显示,碱性条件或酸性条件下两种染料降解速度都很快.说明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光催化反应按不同机理进行.酸性条件下,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在碱性介质中,光催化氧化在溶液中进行.提出了一个碱性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经过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表观一级方程,形式上和准一级L-H方程十分相似,但其含义不同.  相似文献   

19.
熊绍良 《化学教育》2011,32(11):77-78
1问题的提出Al(OH_3)为两性氢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_2O+H~++AlO_2~-幑幐Al(OH)_3幑幐Al~(3+)+3OH~-Al(OH_3)水溶液到底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一直是中学化学中认识较模糊的问题。第1种认为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故既显酸性又显碱性;第2种认为它显弱碱性,其依据是因为它可作为中和胃酸的药剂。何家忠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出的Al(OH)3水溶液pH约为5.6[1]。林铠也通过计算求得pH约为6.1[2],认为Al(OH)3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解度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氯诺昔康与中性及电荷型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作用.结果表明,氯诺昔康与3种环糊精都形成了1:1的包合物.以包合常数作为包合作用的量度,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包合能力较碱性强,其中磺丁醚-β-环糊精(SBE移CD)在酸性条件下包合常数最大.电荷型伊环糊精除了通常的疏水作用力为主客体间包合驱动力外,还存在额外的静电包合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