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满足于把知识点讲清楚 ,而现代数学教学注重的是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恰当构建课本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本文以函数奇偶性的教学设计为例 ,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1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1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再创造 ,他们在再创造活动中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创造新经验 ,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 ,不断形成数学的新认知结构 .这种形成的认知结构与掐头去尾烧中段…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旨在通过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数字与信息”教学为例,提出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注重问题驱动、学科融合、合作分享等策略,在问题解决中不断积累关键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特征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和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情境性教学设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生活中处处是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应进行科学的课程标准分析、深度剖析教材内容、优化单元测试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单元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辉煌 《数学之友》2022,(20):26-27
数学解题教学要以有质量的题为载体,恰当运用学生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迁移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把握数学抽象性淡化与适度抽象化的数学教学原则,并根据解题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运用它们,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直观与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工科高等数学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研究性教学"是比较提倡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应研究数学史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应研究数学教学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以及进行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研究,完美的逻辑体系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研究,支持这种教学方式的考核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各不一样,对于学习自主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句话说得好,数学教学效率,就像讲授和探究的函数,能够取得最大值不能只考虑一个变量.数学任务设计,就像设计滑梯,不仅要让学生感兴趣,更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探究学习是当前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高度关注.但何时探究,何时接受?探究和接受的关系如何处理?对此相关文献讨论较少,基于数学学科的讨论更少,本文拟以“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邓文虹  沙沙  顿继安 《数学通报》2012,51(8):17-19,24
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始终在倡导创新教育,在这个大环境下,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始关注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模式.2000年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就已经涉及到数学探究性课题.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的数学研究和实践的模式来主动进行探索活动,强调通过学生主动去"做"的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研究基础在最近几年的工作和研究中,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案例.所谓的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探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提出数学教学中通过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学习探究活动,可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更多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有的课上虽然有活动、有探究,但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并没有见到学习的有效"增值".那么,如何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更大增值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平行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为例予以说明.文中所的说"增值"指的是学习前与学习后的  相似文献   

12.
论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微分方程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克服以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剖析教学上的难点,实施以"融合背景、剖析思想、多维表达、多层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主渠道 .因此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语言、课堂提问、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谈谈对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指出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并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 ,各章…  相似文献   

14.
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 ,科学的发现来自于探究过程 .数学教学作为科学发现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倡运用探究性教学 .所谓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获取知识 ,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 ,掌握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提高研究科学所必须的探究能力 .Westbook .S .L .&Rogers.L .N .(1 994)等人通过对探究学习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发现进行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王霞  夏国坤 《大学数学》2013,(6):150-152
以刘徽"割圆术"为例,揭示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逼近、用有限表示无限、联想与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通过转化、逼近、用有限表示无限、联想类比等范例教学,将高等数学中所蕴涵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理解、掌握并会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文静 《中学数学》2023,(19):24-2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数学是一门促进学生思维灵活发展的学科,学习数学时需要进行深度探究、深度思考、深度理解.深度学习理念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地提供了基础.本文中就深度学习视角下“平面向量的概念”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计艳霞 《数学之友》2022,(10):80-82
为了真正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在开展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设置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从中职数学开展的背景、价值以及策略探究信息化教学.学生融入相应的授课情境中进行针对性问题的思考,促进他们中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刘白羽  张林桐 《大学数学》2021,37(4):96-100
微分几何是数学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通过微分几何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以可展曲面为例介绍微分几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现代汉语大辞典》对"复习"一词的解释是:把学过的东西再行温习,使之巩固.因此,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数学复习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学习,是把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内化,并逐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环节;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通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网络,并促进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数学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新课标给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落实有效的学生活动,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格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深入所学内容,展开主观、高效的数学学习,这一点也同样体现于核心概念教学实践.基于这样的观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情境—活动”式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以下我结合“有理数的加法”这一教学实例展开简单剖析,谈谈基于“情境—活动”进行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