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2011,(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涛撰写的一本新书《量子色动力学引论》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可望在2011年春节后与读者见面.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简称QCD)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理论,曾获得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已被公认为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引  相似文献   

2.
<正>1.强相互作用物质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相比于在量子电动力学(QED)中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带电光子,量子色动力学中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自身携带强相互作用色荷。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理知识》2011,(1):49-49
我国著名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涛教授撰写的一本新书《量子色动力学引论》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涛教授撰写的一本新书《量子色动力学引论》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陈贺胜 《物理学报》2009,58(10):6791-6797
利用格点规范理论研究了带有2+1味道费米子的量子色动力学在有限密度及温度下的相变问题,研究了去禁闭相变与化学势和裸质量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利用有限体积效应分析以及Monte Carlo模拟的演化序列所反映出的特点对相变的类型做了确认,给出了相结构图. 关键词: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相变  相似文献   

6.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强作用理论最好的候补者。本文从理论和唯象观点方面介绍了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几个主要研究课题、基本成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强作用理论最好的候补者。本文从理论和唯象观点方面介绍了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几个主要研究课题、基本成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勾亮 《物理通报》2006,(4):2-3,18
夸克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基本的粒子.所有强子(包括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的运动变化遵守什么规律呢?它们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什么特点?物理学家用量子色动力学描写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本文拟对量子色动力学作个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张肇西 《物理》2005,34(3):185-190
瑞典皇家科学院把 200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的戴维·格罗斯 (DavidJ. Gross),戴维·玻利泽(H. DavidPolitzer),弗兰克·维里茨克(FrankWilczek)三位理论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揭示出了强相互作用的 '渐近自由 '特性.文章按历史顺序,简要回顾了强相互作用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基本“要素”.介绍了理论上如何得出强相互作用“渐近自由”和“渐近自由”的含义,引述了实验检验理论上的“渐近自由”最典型和最新的情况,展示了强相互作用“渐近自由”的高度正确性.介绍了基于“渐近自由”的微扰量子色动力学.指出“渐近自由”的发现和证实是确立量子色动力学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正确理论的依据,同时列举了当前量子色动力学的“色禁闭”等一些前沿问题.“渐近自由”的发现和证实确实深刻地影响了粒子物理,如量子色动力学成了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和导致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等.  相似文献   

10.
张肇西 《物理》2005,34(3):185-190
瑞典皇家科学院把200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的戴维·格罗斯(David J. Gross),戴维·玻利泽(H. David Politzer),弗兰克·维里茨克(Frank Wilczek)三位理论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揭示出了强相互作用的'渐近自由'特性.文章按历史顺序,简要回顾了强相互作用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基本"要素".介绍了理论上如何得出强相互作用"渐近自由"和"渐近自由"的含义,引述了实验检验理论上的"渐近自由"最典型和最新的情况,展示了强相互作用"渐近自由"的高度正确性.介绍了基于"渐近自由"的微扰量子色动力学.指出"渐近自由"的发现和证实是确立量子色动力学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正确理论的依据,同时列举了当前量子色动力学的"色禁闭"等一些前沿问题."渐近自由"的发现和证实确实深刻地影响了粒子物理,如量子色动力学成了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和导致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等.  相似文献   

11.
量子理论,亦称量子物理学,是20世纪与相对论并肩崛起的又一场物理科学的重大变革,是探索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新理论。到目前为止,它的发展过程历经了旧量子论,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味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力学五个阶段。这里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中着重研究在三势阱中的凝聚体所受到的非弹性碰撞相互作用,考虑有三体复合耗散和原子填充时三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动力学性质,研究了三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的自囚禁与宏观量子遂穿问题,用数值分析和解析推导的方法,发现自俘获和宏观量子隧穿现,另外,在自俘获和宏观量子隧穿进程中发现了量子拍现象,并对这些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温度场论和平均场近似的方法,在考虑夸克真空涨落的情况下,研究了两个夸克味的夸克介子模型的量子色动力学相变的相图结构,得到了当夸克化学势密度较小时,量子色动力学相变是过渡相变,而当夸克化学势密度较大的时候,量子色动力学相变是一级相变.对于一级相变的区域,基于薄壁近似,给出了当温度等于临界温度Tc时,强子相表面张力随夸克化学势密度的变化关系.本研究为相对论重离子对撞实验和中子星早期结构演化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2009年科技出版物物理学类著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何汉新教授的<核色动力学导论--量子色动力学及其对核子和核结构体系的应用>(以下简称<核色动力学导论>)以其新颖的题材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宋立军  严冬  刘烨 《物理学报》2011,60(12):120302-120302
量子Fisher信息作为经典Fisher信息的自然推广,与量子信息中的纠缠判断具有密切联系.在表现为典型量子混沌特征的受击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中,研究了与经典相空间对应的纠缠和量子Fisher信息动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初次撞击后的系统量子态是纠缠的,与初态所处相空间中的混乱程度无关.而量子Fisher信息的动力学演化对系统初态非常敏感,当初态处于混沌区域时,量子Fisher信息值比初态处于规则区域时大.利用这种较好的量子-经典对应关系,得到量子Fisher信息可以刻画量子混沌的结论. 关键词: 量子Fisher信息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量子混沌 量子-经典对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半经典量子理论,研究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处于非对称的约瑟夫森结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双势阱中不同势阱的基态能量差与其相互作用能量的比率χ=0时,凝聚体表现为约瑟夫森效应;当χ≠0时,凝聚体中既存在量子宏观隧穿效应,又存在量子宏观局域效应.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约瑟夫森结 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质量起源——量子色动力学与质量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读者可能会问:我们是不是离题了?既然量子色动力学中的胶子是无质量的,而夸克虽然有质量,但其质量是不可约化的。那么,量子色动力学与质量起源这一主题又能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疑问。但量子色动力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形式上异常简洁,内涵却惊人地丰富。它宛如一坛绝世的佳酿,越品就越是回味无穷。在谈论质量起源问题的时侯,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包含希格斯机制的电弱统一理论上,因为希格斯机制在登场伊始就打出了质量产生机制的响亮广告。但事实上我们将会看到,看似与质量起源问题无关的量子色动力学对这一问题有着非常独特而精彩的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回答才是标准模型范围内的最佳回答。……  相似文献   

18.
勾亮  郝春 《物理》1981,(11)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一种尝试性强相互作用基本理论.在对强相互作用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的情况下,人们根据实验已经观测到的强相互作用性质以及寻找相互作用理论形式的一般原理——规范场论[1],提出了量子色动力学. 目前,虽然这个理论的物理结果还不完全清楚,可是许多物理学家却  相似文献   

19.
苏剑  马伯强 《中国物理 C》2004,28(2):116-121
文章阐明微扰色动力学在π介子虚Compton散射过程中的应用性问题.在此过程中,量子色动力学耦合常数除了端点奇点之外还有中心区域的奇点.于是引进一套简单的技术来判断这些奇点的贡献,并认为这些贡献在一定能标上不妨碍微扰色动力学的应用.提出“工作点”判断法来论证微扰色动力学何时对某个遍举过程是适用的.不同的π介子分布振幅的适用性被详细的考察.得到10 GeV2时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开始工作;如果放宽限制,工作点将只有4 GeV2.  相似文献   

20.
质量作为物质最基本的属性,其起源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根据物质层次的 划分,理解可见宇宙物质(能量)组成的关键在于理解核子(基态重子)的质量。现代粒子物理与 原子核物理研究指出,基态重子质量的绝大部分来自强相互作用。然而,由于色禁闭现象,强相互 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在低能区无法解析求解,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基态重子质量的 研究不得不借助于各种唯象模型。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发展和算法的持续改 进,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模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使得人类从第一原理出发计算基态重子的质 量,进而定量地理解质量的起源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受到计算资源的限制,目前绝大部分格点 量子色动力学模拟必须采用比物理值大的轻夸克质量、不足够大的盒子体积和不足够小的格点间 距。因而,为了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模拟中提取感兴趣的观测量的物理值,必须对格点数据进行 如下三种延拓:手征延拓将轻夸克质量延拓到物理值(即mq ! mphys: q ),有限体积修正将有限的四 维空间延拓到无穷大(即V = L4 ! 1),连续性延拓将有限格点间距延拓到零(即a ! 0)。手征 微扰理论为开展这些延拓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作为量子色动力学的低能有效理论,手征微扰 理论原则上可以模型无关地描述强相互作用物理。但随着手征阶数的升高,仅仅依靠实验数据无 法完全确定理论中未知的低能常数。高统计量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模拟数据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 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使得基于高阶手征微扰理论的研究成为可能。本文将简要介绍当前基于 协变重子手征微扰理论对基态八重态重子质量及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模拟数据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