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的作用(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乳化剂OP对结晶紫及结晶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的作用为代表,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碱性染料显色体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用的第二种模式--拟均相萃取模式,并用浊点析相分离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乳化剂-OP存在下,结晶紫-锗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曾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等)引入碱性染料-磷(砷)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体系,成功地在水相中测定痕量磷和砷。文献曾用结晶紫-锗钼杂多酸萃取光度法测定锗。本文研究锗钼杂多酸的生成条件,并在乳化剂-OP存在下,考察结晶紫-锗钼杂多酸(以下简称Cv-GcMo)的光度性质,拟定了具体操作步骤,并用于人工合成试样中微量锗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法可直接在水相中测定,较简便,灵敏度、重现性和选择性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砷(Ⅴ)-钼酸铵-碘绿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特性。在硫酸介质中,砷(Ⅴ)与钼酸反应生成砷钼杂多酸大阴离子,其与阳离子染料碘绿结合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导致体系共振瑞利散射光剧烈增强,据此建立了共振瑞利散射分析法测定砷(Ⅴ)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40μg/mL,检出限1.5μg/L。RSD为2.55%、1.8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5%~104.3%。该法简便快速,用于测定化妆品中微量砷,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文献报导了基于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离子对缔合物所建立的水相测磷、砷和锗的分光光度法,为发展此类高灵敏度的显色反应和扩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研究在乳化剂OP存在下,孔雀绿-磷钼杂多酸缔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磷。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离子对缔合物的增溶作用又提供了一例。  相似文献   

5.
文献 [1 ]报道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结晶紫 -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吸光光度测定磷的方法 ,但该法灵敏度不高 ,且砷和硅有干扰。本法在此法基础上向体系中加入混合还原剂 ,从而消除 As( )的干扰并使过剩的结晶紫褪色 ,体系显色时间缩短 ,稳定时间延长。本法还采用较低的钼酸铵浓度 ,抑制了硅的干扰 ,提高了灵敏度 ,改善了选择性。1 试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磷标准溶液 :5μg·ml- 1 ,用 Na2 HPO4· 1 2 H2 O配制。钼酸铵溶液 :2 .5× 1 0 - 2 mol·L- 1硫酸溶液 :1 mol·L- 1聚乙烯醇溶液 :2 0 g…  相似文献   

6.
痕量磷酸盐的快速流动注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申  李小凤  蒋小萍  邓云 《分析化学》2000,28(10):1316-1316
1引言 用碱性离子染料.杂多酸多元离子缔合物体系列测磷的灵敏度高,如用结晶紫、甲基紫、孔雀绿等碱性阳离子染料同磷钼杂多酸生成高灵敏度的多元络合物,该体系可在水相直接显色测定磷。在乳化剂OP存在下,可将这一体系应用于流动注射分析(FIA)。传统方法中,PO43-的FIA测定至少需3个通道。本文以乙基紫.钼酸铵体系、双通道流路实现了PO43-的快速分析。方法构思新颖,精密度好,既可满足检测限的要求,又大大降低仪器装置的繁杂性,节省试剂,使操作更简便,而且利于在线分析。2原理 首先使磷酸根与钼酸按反应生…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对Me-5-Br-DEPAP及Me-5-Cl-PADAB显色反应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研究了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Ag2+-5-Cl-PADAB和Cu2+-5-Cl-PADAB等显色反应的作用。本文研究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及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对一系列Me-5-Br-DEPAP及Me-5-Cl-PADAB显色反应的作用,试图寻求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增敏作用及协同增敏作用的原因,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钒(Ⅴ)-硫氰酸盐-碱性三芳基甲烷染料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钒(V)与硫氰酸盐和结晶紫、孔雀绿、灿烂绿、甲基紫及维多利亚蓝4R等碱性三芳基甲烷染料形成离子缔合物的显色反应.讨论了钒(V)-硫氰酸盐-结晶紫-阿拉伯树胶体系的反应条件和分析特性。摩尔吸光系数为2.55×105L·mol-1·cm-1.此法可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用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光度法测定微量钛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在选定条件下,显色产物的ε=1.02×10~5,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达75nm,且选择性高。实验方法于25毫升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4μg钛的溶液、2.5毫升Tweeu-80溶液(2%乙醇溶液),3毫升1mol/L H_2SO_4溶液及1.2毫升1.0×1×10~(-3)mol/L DBPF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量吸光度。试验表明,络合物相对于试剂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值λ_(max)=550nm。在该波长下工作时,1mol/LH_2SO_4用量在2.0—3.5毫升内吸光度值基本不变。为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1-(2-苯并咪唑)-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PIPAPT)的合成及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于pH 11.0 Na2B4O7-NaOH缓冲体系中,试剂与镉(Ⅱ)形成4∶1的橘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3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9×105L.mol-1.cm-1。镉质量浓度在0~0.7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张文德  郭忠  马志东 《分析化学》1999,27(5):615-615
1 引言 砷对生物体及环境等危害极大,因此对砷的测定极为重要。现有的砷斑法及银盐法等因灵敏度低,往往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而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及荧光法灵敏度虽高,但仪器昂贵,一时难以普及。近年来有关砷的溶出分析虽有报道,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敏作用未曾有人研究。本文经实验筛选发现在1.5mol/L HCl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124(PVA-124)对砷的金膜电位溶出有极强的增敏作用。当在—0.40V下电沉积100s,用同位镀金样品标准加入法测量时,食品及天然水中砷(Ⅲ)的检出限分别高达4.0μg/kg及0.6  相似文献   

12.
测定钒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绝大多数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则很少被研究。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存在下,二苯氨基脲(DPC)和钒的显色反应和光度特性,拟定了用该体系测定微量钒的条件和方法。试验表明,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4 nm处,0—30μg/50mL钒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7.6×10~4,络合物组成比为V:DPC=1:2,室温下5min显色完全.  相似文献   

13.
张莹琪  周激  李冰 《分析试验室》2004,23(10):52-54
研究了非离子O W型微乳液OP n C5H11OH n C7H16 H2O对结晶紫 硅钼杂多酸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与相应的胶束体系比较,微乳液体系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30%。对钢样、水样、发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通过测定显色剂在微乳液及胶束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胶束位和结合常数探讨了非离子型微乳液对结晶紫 硅钼杂多酸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结晶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结晶紫的新方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浊点萃取的最佳条件,如pH、试剂用量、平衡时间和温度等。结晶紫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9 nm,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32~700 ng/mL,检出限是9.8 ng/mL,富集倍率为20。结晶紫的浓度在0.2和0.5μg/mL时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和1.7%(n=8)。应用本方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结晶紫,平均回收率95.2%~98.1%。  相似文献   

15.
镉试剂正负峰加和法测定水中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Cd(Ⅱ)与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镉试剂)显色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配合物出现正负两个最大吸收峰分别为478 nm和566 nm。采用正负峰加和法,Cd(Ⅱ)在0~8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4×105L.mol-1.cm-1。该法可用于合成样品及池塘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孔雀绿-磷(砷)钼杂多酸光度法联测钢铁中磷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孔雀绿-磷(砷)钼杂多酸显色体系光度法联测钢铁中磷、砷含量,在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对该显色体系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表明:在0.15~0.27mol/L的硫酸介质中,磷(砷)钼杂多酸与孔雀绿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吸光度恒定。两者的最大吸收波长都位于60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01×10~5和8.80×10~4,而且两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  相似文献   

17.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是用作金属指示剂和显色剂的常用试剂。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在检测过程中常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1-3]。本文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作增溶剂,研究了铁(Ⅱ)与PAN的显色条件,在760 nm测定波长附近试剂及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无吸收,无须进行掩蔽可直接测定微量铁。该方法选择性高,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奶粉中铁的测定,铁(Ⅱ)的质量浓度在0~6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5×104L·mol-1·cm-1。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pHS-3C型pH计。铁(Ⅱ)标准溶液:10 mg·L-…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离于缔合物的分光光度性质,建立了灵敏度较高的水相测定痕量硅的分光光度法。硅量在0-3.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特点。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与三氮烯偶氮类试剂存在一定的超分子作用,有机试剂与缓冲介质的浓度及种类对显色体系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据此建立了乙醇存在下的镉试剂与镍的显色反应的新体系。在pH 9.5的硼砂-NaOH缓冲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镉试剂与镍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吸收波长λmax为504 nm,摩尔吸光系数1.37×105L.mol-1.cm-1;镍含量在0.0~8.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镍。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和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金属-有机试剂显色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简写作Sf),利用Sf胶束的增溶、增敏、增稳、褪色、析相等作用,以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对比度和(或)选择性,改善显色反应条件,并在水相中直接进行光度测量的光度分析方法,称为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简称增溶光度法。1958年Chavanne和Geronimi首先使用聚乙烯醇吡咯烷酮(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以镉试剂测定镉和汞。1962年后,Malat报导,在动物胶存在下用邻苯二酚紫测定锡、铟、钛。但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