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考虑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成员的公平关切行为,以Nash讨价还价均衡解作为公平收益参照点,构建Nash讨价还价公平关切下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缺陷承诺策略模型,分析和研究公平关切对最优策略、利润和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服务质量缺陷承诺水平随着物流服务集成商公平关切系数的增加而减少,却随着物流服务提供商公平关切系数的增加而增加;物流服务订购量随着物流服务集成商公平关切系数的增加而减少,也随着物流服务提供商公平关切系数的增加而减少;当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公平关切系数增加时,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润和效用以及整体利润和效用都会不断减少;但当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公平关切程度一定而物流服务集成商的公平关切系数增加时,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润和效用以及整体利润和效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构建由两个物流服务提供商和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考虑需求与成本双重扰动下的应急决策,引入数据赋能和公平关切两种影响因素,求解并比较了四种不同情境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最优决策.研究表明:应急物流服务产品定价和应急物流服务水平随需求扰动量递增,随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成本扰动量递减,物流服务集成商效用随需求扰动量的变化与应急处置单位费用相关.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决策随数据赋能程度递增,物流服务集成商效用随数据赋能程度的变化取决于数据赋能投资系数.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公平关切程度对应急物流服务产品定价、应急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服务集成商效用均具有正向影响.当数据赋能投资系数高于一定阈值时,数据赋能与公平关切对物流服务集成商效用的叠加正向影响难以覆盖数据赋能投资总支出,此阈值为物流服务集成商开展数据赋能的“有效投资上限”.研究有助于掌握需求和成本扰动、数据赋能和公平关切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应急决策的影响规律,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对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仍受限于传统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框架,专门针对服务特性的供应链研究是该领域的核心议题。基于服务供应链面向顾客的独有特性,首先分析了服务供应链中服务提供商、集成商与顾客之间的服务关系,然后构建了基于顾客排队的服务供应链模型,其次探讨了集中式和分散式服务供应链下双方的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通过选择合理的成本共担系数,制定相应的成本共担契约,是协调分散式服务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最佳策略。研究结论对于开拓和深化服务供应链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随机需求环境下, 构建了四种不同情形下零售商和双渠道制造商利用契约机制进行竞争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并给出了各情形下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和利润。研究发现, 相对于供应链无任何契约情形, 双渠道供应链中各主体均提供契约来增加自身需求和利润的策略并非始终是有效的, 一定条件下供应链各主体利润均受损。当供应链中仅零售商为下游顾客提供提前订货折扣契约, 而制造商不提供任何契约时, 供应链各主体利润均达到最大。因而, 对双渠道制造商来说, 当零售商采用一定契约策略增大其渠道需求并降低制造商网络渠道需求时, 制造商最优的策略并非是采用“敌对”的契约策略来进一步增加自身网络渠道需求, 而是采用“搭便车”策略, 不为下游顾客提供任何契约优惠, 而从零售商渠道获得更多批发收益, 并最终实现自身总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姜涛  路兴政  刘露  黄甫 《运筹与管理》2022,31(10):113-119
采取合理有效的服务机制和服务定价是确保服务型企业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方式,服务提供商设计合理的服务策略可以使得服务收益达到最优。本文以服务可预约的排队系统为研究背景,对服务提供商分类服务机制选择和服务定价策略进行研究。通过考虑由两种服务策略下顾客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的对比和顾客等待厌恶心理参数形成的全新顾客服务效用模型,给出服务提供商在不同服务机制下的最优服务策略以及顾客市场规模对其服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预约顾客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时,服务提供商可以采取分类服务机制,即同时服务预约顾客和未预约顾客以增加服务收益,反之亦然。此外,预约顾客等待厌恶程度能够显著增大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定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供免费的体验服务,服务系统可以吸引潜在顾客成为忠实顾客。本文考虑专有服务机制下提供免费体验服务和付费(常规)服务的服务系统,基于顾客的延时敏感特性,利用排队论的矩阵分析方法和谱扩展方法,研究服务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以及服务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而构建服务提供商利润函数并通过数值实例来获得免费体验服务的最优服务速率以及常规服务收取的最优服务费用,并为服务提供商提供相应的管理启示。研究表明,当越来越多的体验顾客转为付费顾客时,服务提供商需要降低体验服务的服务速率,来缓解系统的拥堵情况,减少顾客的逗留时间,并且服务提供商需要降低常规服务的服务费来弥补顾客因拥堵而造成的服务延迟。新到达顾客选择体验服务的人数越多时,服务提供商需要大幅度降低常规服务的收费标准,来吸引体验顾客成为付费顾客。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LSSC),针对链内提供商安全生产问题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探究集成商不同管理策略对提供商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采用计算实验方法,抽象模拟出二者在选择与合作阶段的交互活动,分别进行集成商订单配置决策中安全因素权重、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安全风险抵押金对提供商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客户具有安全偏好情况下,集成商通过合理的订单配置决策可实现提供商安全生产水平与自身收益的协同提升;当安全生产考评标准超过提供商可接受阈值时,其安全生产水平反而将会降低;收取安全风险抵押金可使提供商安全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8.
采取有效的服务策略并对顾客进行合理的服务定价是企业稳定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的一点.文章考虑服务提供商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差异化定价和不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统一定价的两种服务机制,针对设置服务优先权时常规顾客因等待时间增加而产生的等待厌恶心理,研究了服务提供商服务机制选择与定价问题.结果表明当优先权顾客的市场规模较小且常规顾客的等待厌恶程度较大时,服务提供商应不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统一定价;否则,服务提供商应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差异化定价.此外,服务提供商在进行差异化定价时也可以通过提高服务速率进一步提升最优收益.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和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所组成的二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系统协调问题。分别建立了集中控制模型、批发价格契约下的Stackelberg主从协调模型、收益共享契约下的协调模型,得到不同协调方法下的最优解所满足的条件。通过模型间的对比,证明了收益共享契约可使得该物流服务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优的状态,相对于批发价格契约,实现了Pareto改进。最后,用数值试验的方式进一步验证了收益共享契约在协调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电商平台的序贯博弈模型,讨论分销模式对供应链成员广告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电商平台中存在两种分销模式:批发模式下制造商将产品卖给平台,平台再进行零售;平台模式下制造商通过平台直接销售产品。另外,制造商和平台都可以选择是否参与广告活动并决定各自的广告投入。研究发现:两种分销模式下供应链成员都应参与广告活动;与批发模式相比,平台模式下制造商广告投入增加而平台广告投入降低。平台佣金率增加一定减小制造商的收益,但只有当制造商的广告效果或平台佣金率较小时,才会增加平台的收益。两种分销模式下供应链的总收益都低于纵向整合供应链的总收益;当平台佣金率适中时,制造商选择平台模式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个集成商和一个提供商所组成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控制问题。考虑集成商的质量缺陷承诺和提供商的质量偏好,并将提供商的质量活动区分为质量改进和质量保持两个阶段,分别建立了服务供应链成员的效用函数,同时考虑服务供应链成员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博弈理论,优化得到单阶段与两阶段时,集成商的最优服务价格和质量缺陷承诺,以及提供商的最优服务质量改进程度。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及数值仿真发现,考虑两阶段质量控制较单阶段情形,更有利于服务供应链较长期限内获得更多效用。其次,服务提供商质量偏好对服务供应链单阶段与两阶段下的最优效用和质量控制策略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s of loss-averse preference on the service capacity procurement decisions with demand updating in a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which consists of one 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 and one functional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It starts from a basic two-stage Stackelberg game model, then, extends to three scenarios where either the integrator or the provider or neither of them has loss-averse preference. The impact of loss-averse preference on the decisions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i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the four models. Our results reveal, first, the loss-averse preferences do not always affect the decisions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If certain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 can benefit from its loss-averse preference. Second, the increased service level can affect the 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s procurement strategy and the functional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pricing strategy. This effect is only related to the loss-averse preference of the functional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Las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total service capac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d service level,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the supply chain members have loss-averse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两个物流服务提供商(FLSP)和单个物流服务集成商自营的线上物流平台(LSIO)组成的两层O2O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即考虑物流服务集成商(LSI)自营线上物流平台的情形,将公平关切引入到O2O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定价决策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物流服务提供商(FLSP)的公平关切有限理性行为对物流服务供应链成员定价策略和效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仅考虑横向公平关切和考虑双向公平关切这两种情形下,后进入市场的物流服务提供商(FLSP2)都应控制自己的横向公平关切行为,否则会影响O2O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在考虑双向公平关切的情形下,先进入市场的物流服务提供商(FLSP1)发现分配给自己的物流服务订单量减少后,FLSP1会对LSIO产生纵向不公平厌恶,而FLSP1的纵向公平关切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物流服务集成商自营的线上物流平台(LSIO)应重视 FLSP1的纵向公平关切,避免物流服务提供商流失。  相似文献   

14.
In many cases, end customers are sensitive to a product’s logistics service level which is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logistics (3PL) provider, therefor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 is imperative and valuable. However, the problem is that improving the logistics service benefits all of them, but is costly to only the 3PL provider. The 3PL provider is not willing to do this. Sharing the logistics cost is on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cost sharing in two kinds of supply chains, i.e., one manufacturer-one 3PL provider-one retailer supply chain and two manufacturers-one 3PL provider-one retailer supply chain. Two types of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i.e., decentralized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and centralized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are explored. Decentralized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as contracts that chain members separately decide their cost sharing portions to optimize their own profits, ignoring the collective impacts of their decisions on the channel as a whole. Centralized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are in the situation that chain members negotiate their cost sharing portions so that their profits are the shares of the entire supply chain’s profit, implying that the supply chain is coordinated perfectly.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se how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affect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chain members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cost sharing mechanisms to achieve win-win outcome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产品供应链转变为了产品服务供应链,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服务可以由制造商或零售商提供,权力结构会对服务渠道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为核心、零售商为核心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权力均等三种权力结构下最优服务渠道的选择问题,并应用两部定价契约对最优服务渠道的结果进行协调。研究发现,当制造商为核心时,最优的服务渠道为零售商提供服务,当零售商为核心时,最优的服务渠道为制造商提供服务,当制造商与零售商权力均等时,不存在最优的服务渠道。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实现最优服务渠道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由单个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集成商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基于集中化模式、纳什博弈模式和Stackelberg博弈模式三种典型模式,考虑市场需求随机且受服务质量缺陷承诺水平的影响,探讨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订购与质量缺陷承诺策略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物流服务质量缺陷承诺水平随着市场需求弹性系数的增加而递减,但其受物流服务集成商观测水平的影响却因合作模式不同而变化不一致;集中化模式下的物流服务订购量随着物流服务集成商观测水平或市场需求弹性系数的增大而递减,但在其他两种合作模式下物流服务订购量随着物流服务集成商观测水平或市场需求弹性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在三种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整体利润随着市场需求弹性系数的增加而递减,但其受物流服务集成商观测水平的影响却因合作模式不同而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物流服务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收益。在考虑随机即时采购价格以及基础物流提供商在正常情况和应急情况下具有不同物流能力投资成本的情形下,引入期权机制研究不确定市场环境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优化决策,以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柔性和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构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期权契约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优化算法分析和求得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最优期权采购和即时采购策略,以及基础物流提供商的最优物流能力投资策略。结果表明即时采购价格将影响基础物流提供商和物流服务集成商的决策。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即时采购价格的不确定程度对物流服务集成商和提供商的优化策略和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