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纯  李春森  谭凯  林梦海  张乾二 《化学学报》2005,63(19):1807-1812
采用杂化密度泛函方法(B3LYP)和有效核势基组预测了TixNy (x≤3, y≤2)团簇的结构及稳定性, 并分析了可能存在构型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Ti2N中体系的自旋多重度由Ti原子决定. Ti3N中随着N的配位数增加, N的负电荷增加, 平均每个Ti向N提供约0.3个电子. 从Ti2N2可能稳定构型分析, 成键数目越多, 能量上越有利, 且Ti—N键的数目的增加, 将削弱N—N间的成键.  相似文献   

2.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1G*水平上对AlmN2和AlmN2 (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AlmN2类团簇的基态结构有两种基本构型, 一种是以N—N键为核心周围与Al原子相配位形成的, 一种是由两个AlnN (n≤m/2)分子碎片通过共用Al原子或Al—Al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对AlnN分子碎片相互结合形成结构的绝热电离能讨论得到, m为偶数的团簇比m为奇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Cr掺杂对K2La2Ti3O10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层状钙钛矿结构的K2La2Ti3O10及Cr掺杂的K2La2Ti3O10,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K2La2Ti3O10及Cr掺杂K2La2Ti3O10进行了表征。以I-为电子给体、分别在紫外和可见光辐射下研究了K2La2Ti3O10及Cr掺杂K2La2Ti3O10光催化分解水的产氢活性。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Cr掺杂对K2La2Ti3O10半导体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影响,从电子结构的变化揭示了掺杂引起光催化活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Cr的掺入能够改善和提高K2La2Ti3O10的光解水的产氢活性;Cr改善和提高K2La2Ti3O10的光解水的产氢活性存在一个最佳的掺杂浓度;当Cr与Ti的物质量的比为0.02∶1时,紫外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速率为1 500 μmol·L-1·h-1,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速率为83.6 μmol·L-1·h-1,分别为K2La2Ti3O10掺杂改性前产氢速率的26和5倍。  相似文献   

4.
谢鹏程  黄洁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1):2197-2204
以金属Ti和V作为靶材,采用直流反应共溅射技术在室温下制备了以{211}晶面为主的锐钛矿相Ti1-xVxO2薄膜,研究了不同V靶功率对Ti1-xVxO2薄膜的薄膜成分、晶相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1-xVxO2薄膜的晶相结构为锐钛矿相,择优取向为(211),而结晶度受V靶功率的影响。随着V靶功率的增加,薄膜中V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同时,晶粒和沉积速率也逐渐增加。另外,当V靶功率为150W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值有一个最大值。V的掺杂导致薄膜的能带间隙变窄,对光的吸收向可见光区偏移,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薄膜的可见光催化能力。当V靶功率为150W时,Ti1-xVxO2薄膜的能带间隙值为2.82eV,其在2h的可见光照射下分解了80%的RhB染料。这被归结于能带间隙窄,高能晶面{211}和结晶度高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金属Ti和V作为靶材,采用直流反应共溅射技术在室温下制备了以{211}晶面为主的锐钛矿相Ti1-xVxO2薄膜,研究了不同V靶功率对Ti1-xVxO2薄膜的薄膜成分、晶相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1-xVxO2薄膜的晶相结构为锐钛矿相,择优取向为(211),而结晶度受V靶功率的影响。随着V靶功率的增加,薄膜中V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同时,晶粒和沉积速率也逐渐增加。另外,当V靶功率为150 W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值有一个最大值。V的掺杂导致薄膜的能带间隙变窄,对光的吸收向可见光区偏移,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薄膜的可见光催化能力。当V靶功率为150 W时,Ti1-xVxO2薄膜的能带间隙值为 2.82 eV,其在2 h的可见光照射下分解了80%的RhB染料。这被归结于能带间隙窄,高能晶面{211}和结晶度高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文瑾  张静  王艳宾  武海顺 《化学学报》2007,65(12):1110-111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G*水平上对GamN (m=1~9)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给出了将GamN团簇中化学键键型和成键数目的多少与团簇的稳定性相结合, 可以较快找到GamN团簇基态结构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基态结构的能量二次差分讨论, 得到m为奇数的GamN团簇比m为偶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钙钛矿型LaxSr1-xNi1-yCoyO3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 制备LaxSr1-xNi1-yCoyO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 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XRD结构分析. 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 结果表明: 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 但不完全可逆. 利用汞灯作为激发光源, 进行几种水溶性染料和五种混合染料光解实验, 利用紫外-可见、红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研究LaxSr1-xNi1-yCoyO3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LaxSr1-xNi1-yCoyO3 (x=0.7, 0.9, 1; y=0.3, 0.75)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 LaxSr1-xNi1-yCoy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xSr1-xNiO3, 这与B位离子(Ni2—, Co2-)的电子构型有关; Co2+的加入可使LaxSr1-x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具有类钙钛矿型结构的层状化合物K2La2Ti3O10, 用XRD, UV-DRS对其进行表征. 利用不同还原方法制备了Pt/K2La2Ti3O10光催化剂, 并且用脉冲氢氧滴定法(HOT)测定了K2La2Ti3O10表面Pt的分散度. 考察了Pt/K2La2Ti3O10光催化分解甲醇水溶液制氢的活性. 比较了负载Pt与负载Ni和纯的K2La2Ti3O10的光催化活性. 研究了Pt负载量、不同还原方法对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在最佳的Pt负载量2%(质量百分比)下, 产氢速率达到233.88 mmol·h&;#8722;1. 讨论了该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类石墨氮化碳(g-C3N4)和亚稳相钙钛氧化物(CaTi2O5)固相法制备C3N4/CaTi2O5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附带能谱分析仪(EDS)和N2吸附-脱附对样品的显微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检测分析,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度计(UV-Vis)测试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研究C3N4与CaTi2O5物质的量之比(nC3N4/nCaTi2O5)对C3N4/CaTi2O5复合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同时考察C3N4/CaTi2O5复合样品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染料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纯C3N4和CaTi2O5样品,C3N4/CaTi2O5复合样品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随着nC3N4/nCaTi2O5增加,样品的光催化降解率随之增加而后降低,当nC3N4/nCaTi2O5=1:1时,样品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最大值99.5%,并且循环重复利用5次后,样品的光催化剂降解率仍几乎保持不变。复合样品光催化性能提高主要归因于复合能级结构有效地抑制了电子和空穴复合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合成法, Bi3+作施主掺杂A位, Cu2+作受主掺杂B位, 制备了Ba0.98Bi0.02(Ti0.9Zr0.1)1-xCuxO3(x=0, 0.01, 0.02, 0.03)陶瓷样品。借助XRD、LCR等研究了该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当x=0.03时, 陶瓷样品出现第二相。通过GULP模拟, 缺陷偶极子的稳定性从低到高依次为:[2BiBa·+VBa"]、[2BiBa·+CuTi/Zr"]、[CuTi/Zr"+VO··], 结合实验可知:介电弛豫程度与晶体中缺陷偶极子的存在形式相关, 其中x=0.01时, 晶体中以[2BiBa·+CuTi/Zr"]为主。随Cu2+掺杂量的增加, 介电常数增加, 介电常数与B位键价和呈反比变化、与八面体BO6的体积呈正比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刘利  崔文权  邱发礼 《化学学报》2010,68(3):211-2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铈掺杂的K2La2Ti3O10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分解甲醇水溶液制氢的活性, 并对可见光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铈的掺杂没有改变K2La2Ti3O10的微晶结构, 并使催化剂粒径有所减小.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表明禁带宽度为2.3 eV左右, 对可见光具有较高吸收. XPS表明La和Ti为+3和+4价, 而Ce则是+3和+4的混合价态. 担载2 wt% Pt后, 在可见光下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当铈的掺杂量为0.5 mol%(即Ce取代La的摩尔百分量)时, 光催化活性达到最大, 产氢速率为0.05 mmol/h; 光照5 h后产氢量为0.22 mmol, 而纯K2La2Ti3O10的产氢量只有0.037 mmol.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在g-C3N4的表面负载Ag和Pd纳米颗粒制备Ag/g-C3N4、Pd/g-C3N4、Ag-Pd/g-C3N4光催化剂.采用能谱仪、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Ag-Pd/g-C3N4复合材料中C、N、Ag和Pd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2.718%、59.966%、9.132%和8.184%.Ag和Pd纳米颗粒负载在g-C3N4表面可提高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以及提高苯甲醇的转化率,生成苯甲醛的选择性为85.6%.  相似文献   

13.
庞晓红  张桂玲  杨路清  王欣  张辉  戴柏青 《化学学报》2007,65(13):1197-1201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稀土钠钨青铜化合物的结构和导电性质. 在实验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构建NaxWO3和NaxLayWO3的模型分子, 优化其几何结构, 并与实验值比较.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能态密度. 通过这些研究探讨当La3+取代NaxWO3的中心Na后对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La3+的取代并没有改变结构的空间对称性, 但却使晶格参数和体积略有增大; 取代使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费米面附近, 能带相互交叠更加密集, 电子出现的几率增加, 从而增加了其导电性. 这可能是掺杂后La3+的4f和5d电子的贡献使电子轨道杂化作用增强, 电子云密度分布重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N/TiO2复合纳米粉末,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透镜(TEM)、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仪(EA)测定其含氮量. XPS分析结果显示TiO2晶格中的氧被氮原子取代, N/TiO2表面存在Ti3+离子; 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测得不同掺杂量的N/TiO2的禁带宽度(Eg), 推测在TiO2价带上方生成了由N诱导产生的中间带, 当氮、钛摩尔比为0.0880时N/TiO2的Eg最小, 为2.50 eV. 在可见光下, 以酸性桃红(SRB)和无色小分子对氯苯酚(4-CP)作为可见光活性实验的探针反应, 确定了最佳掺杂比为nN/nTi=0.0880. 结果表明, 最佳掺杂量下N/TiO2能显著降解SRB和4-CP, 通过测定ESR, IR, TOC, COD, 重点比较了TiO2在掺杂N前后在降解SRB和4-CP时的差异, 包括氧化物种、矿化率、最终产物等, 证明在可见光下, N/TiO2的降解机理为电子从独立的N 2p轨道激发到Ti 3d轨道, 产生羟基自由基等氧化物种, 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扶手椅型g-C3N4纳米带(AC-g-C3N4NRs)和锯齿型g-C3N4纳米带(ZZ-g-C3N4NRs)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AC-g-C3N4NRs和ZZ-g-C3N4NRs的边缘H原子均能稳定存在。AC-g-C3N4NRs的价带顶主要由多数N原子贡献,而ZZ-g-C3N4NRs的价带顶主要由CH边缘附近的N原子贡献。AC-g-C3N4NRs的导带底主要属于纳米带一侧边缘或两侧边缘附近的C原子和N原子,而ZZ-g-C3N4NRs导带底主要属于ZZ-g-C3N4NRs的NH边缘附近的C原子和N原子。AC-g-C3N4NRs和ZZ-g-C3N4NRs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率都随纳米带宽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AC-g-C3N4NR宽度的增加,吸收系数在低能区域产生明显的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16.
掺氮TiO2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艳芬  黄应平  刘立明  罗光富 《化学学报》2007,65(23):2693-270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N/TiO2复合纳米粉末,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透镜(TEM)、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仪(EA)测定其含氮量. XPS分析结果显示TiO2晶格中的氧被氮原子取代, N/TiO2表面存在Ti3+离子; 紫外-可见反射吸收光谱测得不同掺杂量的N/TiO2的禁带宽度(Eg), 推测在TiO2价带上方生成了由N诱导产生的中间带, 当氮、钛摩尔比为0.0880时N/TiO2Eg最小, 为2.50 eV. 在可见光下, 以酸性桃红(SRB)和无色小分子对氯苯酚(4-CP)作为可见光活性实验的探针反应, 确定了最佳掺杂比为nN/nTi=0.0880. 结果表明, 最佳掺杂量下N/TiO2能显著降解SRB和4-CP, 通过测定ESR, IR, TOC, COD, 重点比较了TiO2在掺杂N前后在降解SRB和4-CP时的差异, 包括氧化物种、矿化率、最终产物等, 证明在可见光下, N/TiO2的降解机理为电子从独立的N 2p轨道激发到Ti 3d轨道, 产生羟基自由基等氧化物种, 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锰(MnO2)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电极电位高、储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水系锌电池正极最受关注的一类材料,然而其仍然存在着结构稳定性差和电化学储存机理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花苞状结构的MnO2负载在Ti3C2Tx表面形成Ti3C2Tx/MnO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复合样品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将Ti3C2Tx/MnO2复合材料作为正极,与锌负极匹配组装成水系锌电池,研究了其分别在2 mol·L-1 ZnSO4、2 mol·L-1 ZnSO4+0.1 mol·L-1 MnSO4、30 mol·L-1三氟甲基磺酸四乙基铵(TEAOTf)+1 mol·L-1三氟甲烷磺酸锌(ZnOTf)和3 mol·L-1 ZnOTf四种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3C2Tx/MnO2在2 mol·L-1 ZnSO4中的比容量较高,但循环稳定性很差。将TEAOTf盐和ZnOTf盐共溶于水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含惰性阳离子的超高浓度盐包水电解液(30 mol·L-1 TEAOTf+1 mol·L-1 ZnOTf),不仅提高了Ti3C2Tx/MnO2材料的可逆性,而且有效抑制了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18.
首先在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超声剥离得到少层的MoS2,将其与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复合,制得MoS2/g-C3N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Raman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和光致荧光(PL)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可见光下考察MoS2/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活性,结果表明:将少量MoS2与g-C3N4复合可明显提高光催化活性,且1%(w/w)MoS2/g-C3N4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可能的原因是MoS2和g-C3N4匹配的能带结构,增大了界面间电荷的传输,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钙钛矿型LaxSr1-xNi1-yCoyO3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 制备LaxSr1-xNi1-yCoyO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 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XRD结构分析. 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 结果表明: 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 但不完全可逆. 利用汞灯作为激发光源, 进行几种水溶性染料和五种混合染料光解实验, 利用紫外-可见、红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研究LaxSr1-xNi1-yCoyO3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LaxSr1-xNi1-yCoyO3 (x=0.7, 0.9, 1; y=0.3, 0.75)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 LaxSr1-xNi1-yCoy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xSr1-xNiO3, 这与B位离子(Ni2—, Co2-)的电子构型有关; Co2+的加入可使LaxSr1-x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用Li4Ti5O12-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4Ti5O12-C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ethyl alcohol as solvent, lithium acetate and tetrabutyl titanate as raw materials, and graphite as carbon source. Li4Ti5O12-C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rtric(TG)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X-ray diffraction(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s. Results show that Li4Ti5O12-C composite with 5% carbon containing can be obtained by annealing the precursor at 600 ℃ for 6 h in N2 atomsphere. The composites can deliver a specific capacity of 167.1 mAh·g-1, 99.0% and 105.1% of the capacity can be retained after discharged for 80 times at 0.1C and 2.0C,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pure Li4Ti5O12, Li4Ti5O12-C composite shares larger discharge capacity, better cyclability and rat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