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曾昭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并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化学学报》的前身)总编辑达20年之久。他热爱祖国,对我国化学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在1926年获...  相似文献   

2.
冯晓颖  白欣 《化学学报》2013,(9):1321-1322
1932年8月1日至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化学家王琎、吴承洛、张资珙、曾昭抡、戴安邦等45人聚集南京参加讨论,并"聚商组织中国化学会事",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成立大会召开[1]。其后,中国化学会创立并完善了各种组织结构,制订并修订了会章,并于1933年创办了《中国化学会会志》(今为《化学学报》)、化学》和《化学通讯》,为中国化学界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成为国外化学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中国化学会成立十周年,第八届理事会决定出版十周年纪念专刊,推举吴承洛、陈可忠、曾昭抡、戴安邦、高济宇五人为编辑,吴承洛任主编。这本纪念刊于1941年8月开始筹备,经过三年时间,方得印出。原拟单独出版后,考虑到与《化学》杂志的一贯联系,为有利于保存和查阅起见,决定作为《化学》期刊的专号,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周年,1999年7月在北京成立了“纪念曾昭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活动筹备委员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石孙、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和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为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校长陈佳铒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朱道本、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宋心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林建华、武汉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秦金贵、民盟中央副主席谢颂凯和湖南湘乡市委副书记廖继良任副主席,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元康任秘书长。1999年9月…  相似文献   

5.
朱敬 《化学教育》2006,27(1):62-62
曾昭抡(1899~1967)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21世纪回顾这位百岁老人的足迹特别是他的轶事,历历在目,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6.
1958年3月,刚刚到武汉大学上任的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刘仰峤接到北京电话,中央准备要曾昭抡教授来武大任教,刘仰峤和化学系党总支书记罗鸿运商量后同意接收。一方面以学校名义向曾先生发出邀请,另一方面指定管教学的副校长张勃川和罗鸿运定期与曾昭抡交流思想,安排曾先生住武大一区12号,帮助请保姆料理生活。4月,曾昭抡只身来武大报到。当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唯一的希望是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倾注在业务上,继续完成他献身科教事业的毕生愿望。曾昭抡一到武大,就一天到晚泡在化学系资料室和校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查阅资料。每天他…  相似文献   

7.
苏勉曾 《大学化学》1999,14(5):55-57
1999年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进步教授、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周年,作为曾先生的学生,我们怀着敬意和深情回忆了曾先生光辉的一生和许多亲切感人的事迹,我们认为应该很好地纪念他、学习他的高贵品质,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和他开创的化学教育化学研究的事业。曾昭抡先生1899年5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湘乡县荷塘乡(现属双峰县),1915~1920年在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0~192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6~1931年在南京中央大…  相似文献   

8.
苏勉曾 《大学化学》1999,14(5):62-63
1899年5月25日 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湘乡县荷塘乡(现属双峰县)。为曾国藩五弟曾国璜的曾孙。父亲曾广祚是前清举人,母亲陈季英。兄弟姐妹13人,曾昭抡排行第二。1912年 就读于长沙雅礼大学堂预科。1915年 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0年 赴美留学,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曾昭抡聪慧勤奋,三年内修完四年的课程。其后转攻化学。1926年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有选择性的衍生物在醇类、酚类、胺类及硫醇鉴定中的应用》,获博士学位。1926年 夏天由美回国,在广州兵工厂任技师。1927年 …  相似文献   

9.
郭保章 《化学教育》1999,20(10):46-48
曾昭抡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化学家,曾昭抡跟吴晗一样同为昆明西南联大著名民主进步教授,二人皆系学者从政。曾昭抡在解放后先后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高教部副部长主管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工作,而吴晗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主管北京市的文教工作,论官职级别大小和工作性质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历任所长简介第一任所长曾昭抡曾昭抡,字叔伟,1988年5月25日生于湖南湘乡。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公费留美,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所属学术刊物之一,也是在众多刊物中能够始终保持原有风格,同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读者群的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戴安邦与《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戴安邦,也是《化学》杂志的创办人。在1933年召开的中国化学会首届年会上,为“求化学在国内之普及”,决定创办中文刊物《化学》,并一致公推年仅32岁的戴安邦教授担任总编辑兼总经理。当时的化学会既无经费,又无会所,更无专职人员。为了创办“化学”,在编委会的支持下,戴安邦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的无机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是本刊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对我国无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始终如一地关心和支持本刊的发展与壮大,特别是他对后辈的关怀、提携更是令人钦佩。为鼓励和促进《化学通报》的发展,戴先生生前发起并捐资创立了"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  相似文献   

14.
《化学通报》原名《化学》,是中国化学会创办的第二个期刊。 1932年,我国化学界的前辈在创立中国化学会时,就将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列为学会的一项首要任务。学会成立后,首先创办了《中国化学会会志》,专载我国化学研究论文,用西文发  相似文献   

15.
郑贞文早年留日攻读化学,学成归国后编译著述过一些化学书籍,对传播西方近代化学知识,促进我国化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过不少贡献。郑贞文是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主编过《化学命名原则》一书,  相似文献   

16.
主编致辞     
周其林 《化学学报》2012,70(13):1419-1420
亲爱的读者、作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化学学报》的朋友们:你们好!《化学学报》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化学会会志》(Joumal of the Ctubese Chemical Society),是我国创刊最早的化学学术期刊,1952年更名为《化学学报》,并从外文版改成中文版。目前,《化学学报》是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第一个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收录的化学类期刊。  相似文献   

17.
《化学通报》六十年发展概况王治浩《化学通报》的前身是中国化学会于1934年在南京创刊的《化学》,编辑部设在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研究所,总编辑兼总经理是戴安邦,刊名由中国化学会总干事吴承洛题写。1952年改名为《化学通报》,刊名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有几年与曾昭抡老师同住在昆明大西门内钱局街敬节堂巷七号二楼,除了平时在教室内听他的授课外,早晚同居楼层的接触给我很多教诲。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曾师的参与民主斗争及学术成就各方面,国内报纸、期刊及专业刊物已陆续报道过他的一些为人为事,但在抗日战争西南联合大学执教时带领学生冒着极大风险打开倮倮封闭的禁区,步行考察四川大凉山艰苦行程的创举,却鲜为人知。1 行程准备1941年7月1日,由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曾昭抡教授率领的“川康科学考察团”准时出发了。前一天《云南日报》上刊登了起程的…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报》2010,68(1)
<正>《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类半月刊,刊载化学各学科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面向国内外发行,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化学学报》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编辑部、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的"化学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于2015年7月26日至29日在宁夏银川市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