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富锌排铅咀嚼片对铅染毒大鼠的排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富锌排铅咀嚼片 (RZLR)对实验性铅染毒大鼠的排铅作用。将 48只 1 0 0~ 1 40g雄性大鼠 ,按质量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每组 8只。空白对照组自由饮水 ,其它五组饮用 2 0 0mg/L的醋酸铅水溶液染毒。 3 0d后 ,剂量组以人体摄入量 (按人体质量计 0 1g/kg)的 5、 1 0、 3 0倍经口灌胃 ,阳性药物组灌胃二巯基丁二酸 (DMSA)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水。一个月后测定血、肝脏及胫骨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 ,RZLE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大鼠血铅、胫骨中铅明显降低 (P <0 0 5 )。按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标准判定 ,富锌排铅咀嚼片有促进动物排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与铅     
铅中毒可引起维生素C缺乏及其代谢改变 ,因此 ,无论单独补充维生素C或与螯合剂合用均会起到双重功能 :不仅可缓解铅致维生素C缺乏及其代谢紊乱 ,又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铅的补充性螯合剂 (FoxMRS,1 975 ;RudrapalD ,1 975 ;GoyerRA ,1 979;DallyTW ,1 990 )。据报道 ,接触铅工人服用维生素C和锌可以降低血铅水平 (PapaioannouR ,1 978) ,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和铁可预防染铅大鼠生长受抑、食欲下降、贫血和降低组织中的铅蓄积 (SuzukiT ,1 979)。同时给予维生素C或与维生素B1合用可大大增加CaNa2 EDTA、MFA或DMSA的驱铅效果 ,即可…  相似文献   

3.
中药与铅(1)     
许多中药具有驱铅功能。孙爱贞用醋酸铅建立铅中毒动物模型,以EDTA作对照,观察了解毒健脾中药的疗效。用125mg/kg醋酸铅混于相当于每日进食量1/3的饮料里,于空腹条件下喂饲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铅升高,血δ-ALAD活性下降,FEP、尿δ-ALA明显高于对照组。EDTA组在大鼠给铅2周后腹腔注射5g/L EDTA-2Na,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立得益片对铅中毒小鼠促排铅的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染毒 7d ,建立铅中毒模型后 ,灌胃给药不同剂量立得益片及阳性对照药物EDTA ,极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生殖系统、脑、血液、心脏中的铅含量 ,观察及统计立得益片对铅中毒小鼠上述各脏器的促排铅作用。结果表明 ,铅中毒小鼠给药 6、 1 3d后脑、心脏、血液中的铅含量明显下降 ,生殖系统中仅卵巢和子宫中的铅含量在给药 1 3d后 ,立得益片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立得益片对铅中毒小鼠血液及脏器有明显促排铅作用 ,降低机体的铅负荷且存在时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富锌排铅咀嚼片临床排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法,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临床排铅效果研究。将60例高血铅试食者随机分成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3 0例,试食组口服RZLR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口服一个月后,试食者乏力、头晕、失眠、关节痛等主要症状有较好的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尿常规等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铅下降81 5 μg/L ,尿铅排出增加1 6 0 μg/L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 ,说明RZLR片对试食者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有促进人体排铅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硫酸锌(ZnSO4)和牛磺酸锌(TZC)拮抗铅对学习记忆的损害的不同,采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化,观察了饮用含0.2g/L醋酸铅(PbAc)饮水和含不同剂量(5.0,15.0g/kg)ZnSO4、(5.9、17.7g/kg)TZC饲料喂养的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补锌组均不同程度地缓解铅致NOS活力减低,铅 低TZC组、铅 高ZnSO4组和铅 低ZnSO4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NOS活性明显高于染铅组,其中铅 低TZC组的保护作用最显著,而铅 高TZC组的NO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接近染铅组水平。结论是锌对抗铅的毒性作用与锌的化学结合形式、锌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与铅     
在驱铅治疗中 ,常用螯合药物有DMSA (二巯基丁二酸 )、DMPS (二巯基丙醇磺酸盐 )、DPA (二甲基半胱氨酸 )、MFA [α -巯基 -P ( 2 -呋喃基 )丙烯酸 ]、CaNa2 EDTA (依地酸二钠钙 )等。这些巯基螯合物虽有良好的驱铅效果 ,但它们均不易穿透细胞膜驱除细胞内的铅 ,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在利用螯合剂进行驱铅治疗的同时 ,给予某些营养素则有加强药效和减轻副作用的双重功能 ,后者单独使用也有一定的驱铅效果。因此 ,有人提出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B1、叶酸 (维生素B10 )和氰钴胺 (维生素B12 )治疗和预防铅中毒的建议。动物实验研究表…  相似文献   

8.
降铅Ⅰ号冲剂防治儿童铅中毒的研究附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观察了用降铅I号冲剂防治儿童铅中毒100例临床疗效,治疗组降铅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铅接触对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8名铅接触工人及108名对照组工人的血压研究发现,在血铅为44.26μg/dL时,铅接触工人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组研究发现,收缩压在级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在血铅30.20μg/dL,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一些其他影响血压的因素后,铅接触工人的血铅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非药物驱铅对铅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 ,给锌原卟啉 (ZPP)值 >3 5 μg g- 1Hb的儿童服用降铅保健液 ,未服用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 ,服用降铅保健液组和对照组儿童 ,经过一个月后 ,ZPP值均有下降 ,服用组的ZPP值平均下降幅度达 2 2 4μg g- 1Hb ,大于对照组 (0 89μg g- 1Hb)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两组儿童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未有患儿诉不良反应。提示服用降铅保健液驱铅对铅中毒儿童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骨铅含量应作为人体铅中毒新的生物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人体铅含量的危害,血铅检测的局限性以及骨铅检测的必要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认为国内应该加强相关的研究,早日将骨铅含量作为人体铅中毒新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了火试金重量法直接测定铅精矿、铅矿石、铅合金和含铅物料中银含量的条件,将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铅精矿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定5~71 200g/t的银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和银标准加标回收率分别为0.10%~7.4%和99.10%~99.94%。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吻合,验证结果与铅精矿国家标准物质认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3.
发铅测定与血铅测定可靠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液和头发是两种最好的活体生物指示器。血铅检测和发铅检测在铅中毒诊断中可互为补充。从测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重现性、储存稳定性和铅中毒流行率4个方面对血铅测定和发铅测定的可靠性作了比较,表明发铅测定不仅与血铅测定同样可靠,而且取样更安全,方法更简便,更适合用作铅中毒筛查或流行病学调查,并可作追溯性检查和核对。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环境中铅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分析本地儿童血铅水平与食品及生活环境中铅的相关性,探讨降低铅污染因素对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方法,随机抽检了深圳市2000-2001年6大类1568份市售食品的铅含量,测定了本市834名1-6岁儿童的血铅含量,调查了611名儿童食物与生活环境中的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类共1568份食品中,共有18份食品超标,超标率为1.15%。834名儿童血铅范围在22.0-197.4цg/L之间,均数是90.6цg/L,其中≥100цg/L的为317人,占38.01%。对儿童使用的玩具、生活习惯、食物结构、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环境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种可能的铅污染因素,证实食品及儿童生活环境中铅污染与儿童血铅超标有关。揭示深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与食品铅污染以及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手-口途径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铅精矿中主量元素铅和次量元素铜的连续滴定分析方法。将铅滴定分析中经硫酸沉淀分离后的滤液,再经硫酸冒烟,用去离子水溶解后,通过滴定法对铅精矿中高含量铜进行分析。该方法铅精矿中铅的检出限为1.4 mg/g,铜的检出限为1.0 mg/g。对3个实际样品中铅、铜分别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n=7),铅的加标回收率为99.71%~100.19%,铜的加标回收率为99.33%~100.47%。该方法通过一次溶样,对铅精矿中的铅、铜连续进行滴定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铅精矿中含量大于1.4%的铅和含量大于1.0%的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茶叶中的铅污染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研究茶叶中铅污染的意义以及污染现状,从地域上和时间上阐述了茶叶铅污染现象的一般规律,从土壤母质、环境空气、农药化肥三个方面介绍可能导致茶叶铅含量超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级氧化铅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碳酸铅,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温分解制备纳米氧化铅。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碳酸铅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h,反应物浓度0.5mol/L,反应物摩尔比为1:6。热分解制备氧化铅的条件为420℃下分解3h。运用TEM对合成的碳酸铅形态及颗粒尺寸大小进行表征。TEM图像表明,制备的碳酸铅为斜方晶体,粒径为1μm-15μm,纳米氧化铅为球形,粒径为1nm-15nm。  相似文献   

18.
铅污染与儿童健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述了环境铅污染与儿童健康的关系,包括:儿童铅中毒的原因,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和儿童铅污染的防治等,主要参考文献7篇。  相似文献   

19.
铅的痕量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近五年来国内痕量铅的分析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有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和其它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