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铈,镨,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贺立敏  任英 《分析化学》1992,20(2):128-132
本文将偏最小二乘法(PLS)用于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铈、镨、铽。对荧光光度法的测定条件及PLS法中系列校准样品的实验设计及测量波长点的选择等进行了试验和讨论。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天然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铈、镨、铽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发光可用于荧光免疫分析、激光系统及光信号放大等方面,三价镧系离子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近红外发光稀土离子的发射能级低,特别容易受到溶剂分子的碰撞而产生荧光猝灭作用,通过优化配体的结构,提高配体对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尽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以对叔丁基[6]芳烃(H6L)及DMF为配体,单一稀土RE3+(sm3+,Dy3+,Tb3+)及混合稀土Tb3+:(Ln3+(Ln3+=Gd3+,Y3+)为中心的5种稀土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荧光性能研究.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Tb3+及其掺杂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特征荧光,荧光惰性离子(Gd3+,Y3+)对Tb3+的荧光有增强作用,其中Y3+的敏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有关铀中稀土的测定,在文献中已有较详细的报导。随着ICP光源的出现,为痕量稀土的测定提供了新的灵敏手段,而水平式ICP-AES法较竖直式ICP-AES法具有更强的检测能力。检测限可好5—10倍或10倍以上。本文在前一工作基础上,采用水平式ICP作激发光源,使检测下限有了显著改善。取样1g时,测定下限可达0.4—2ppb。此法较之中子活化法或火花源质谱法更为简便,易于普及,可用于测定UF_6或其它铀化合物中痕量Gd、Sm、Dy、Eu,并可同时测定其它稀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高分子络合物中稀土金属元素的含量,有机物中的磷含量及合硅交联树脂中的硅含量。本法具有简便,用量少,又可减少化学法污染环境等优点。这是将X-荧光光谱法扩大用于有机物及高分子成分分析领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提出了Eu~(3+)-TTA-N_(263)-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Triton X-100)体系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铕。在此最佳条件下铕的测定下限可达0.9ng/ml,并可允许存在一定量的其它共存稀土离子。该法用于测定包头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的痕量铕,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铈铁合金是一种稀土合金,在炼钢时作为添加剂使用,起到脱硫、脱氧的作用,并提高钢材塑性、耐磨性,可用于制造打火石,用作电子设备和真空管的吸气剂等。铈含量的高低对铈铁合金的使用性能有决定意义,所以建立快速测定铈铁合金中铈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测定稀土含量的方法有草酸盐重量法[1-4]、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滴定法[5-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7-9]、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10-12]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13]等。草酸盐重量法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石油亚砜萃取色谱法分离钪和稀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石油亚砜为固定相,硫氰酸铵和盐酸为流动相的萃取色谱法分离钪和稀土。研究了影响钪和稀土分离的条件,本体系中钪和钕的分离系数达到1.3×10~4。该方法可用于混合稀土中小量钪的分离,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混合稀土中氧化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稀土的认识不断增强,对稀土的研究、应用日益广泛,稀土元素的分析已成为分析化学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因此对它的测定有其现实意义。由于稀土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比较困难。虽然氧化铕的测定已有报道,但是它只是作为高纯物质或者杂质元素应用ICP光谱进行分析,对混合稀土中氧化铕的分析,主要以X—荧光分析为主,但仪器价格昂贵,较难普及。本文应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选择最佳载体及最佳操作,以钪为内标,光谱法测定混合稀土中氧化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动物胶对铽离子荧光的影响及增敏作用的最佳条件,测定了络合物组成比并对动物胶的荧光增敏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发现了其他稀土金属离子对铽荧光熄灭效应的大小与稀土金属离子基态光谱项密切相关的规律。本体系可应用于不产生荧光熄灭效应的钪、钇、镧、钆、镥等稀土氧化物中铽的荧光测定,方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用特殊试剂。  相似文献   

11.
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具有特征发射峰尖锐、光稳定性好和毒性低等特点。近年来,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在光纤通讯、激光系统、生物分析传感器及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日渐突显,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已发展成一种新兴的荧光标记材料,并有希望替代有机染料和量子点应用于生物分析和医学成像。基于稀土近红外发光的荧光探针具有低自荧光背景、宽斯托克斯位移、强抑制光漂白、深层穿透组织和短暂分辨的优势,有潜力成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手段。利用稀土离子制备的各种荧光材料,如上转换纳米晶、介孔材料、脂基胶体、离子液体、离子胶体、金属有机框架等,由于荧光敏化机理不同,其近红外荧光性能也各有千秋。然而,稀土近红外荧光的真正挑战仍是提高近红外发光的量子效率。本文结合近红外荧光领域的最新进展,综述了不同的稀土近红外荧光设计思路,介绍了各种近红外稀土荧光功能材料,阐述了稀土离子在近红外荧光功能材料中的优势,并展望了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ADM-M)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对H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为混合猝灭过程.求得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与HSA的作用力类型.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考察了多柔比星...  相似文献   

13.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稀土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X射线荧光光谱在混合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氧化物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在常量分析中影响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主要因素;样品及标样制备,基体效应校正方法在痕量分析中降低检测限的方法,选择最佳测量条件,降低背景,与分离富集手段相结合,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贺立敏  任英 《分析化学》1993,21(10):1165-1167
本文研究了镥-Ferron-表面活性剂三元荧光体系的荧光特性,各种表面活性剂中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增敏效果最佳,与相应的二元体系相比较,灵敏度提高近10倍。镥的测定下限可达8.8ng/ml。本法与P507萃取色谱分离法相结合可用于天然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痕量镥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含铽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新型的可平衡电荷(空穴与电子)传输的稀土铽-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 将稀土铽配合物单体与乙烯基咔唑、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得含咔唑和稀土铽配合物的HTL-EML-ETL三功能合一的聚合物, 通过FT-IR, GPC,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并研究了这类材料的光致及电致发光性能. 在含铽三元共聚物的薄膜荧光中, 来自咔唑基的荧光出现“固态猝灭”, 而来自稀土铽离子的荧光则明显加强, 这是由于二者的失活机制不同引起的. 以含铽三元共聚物制作的单层器件主要发射铽离子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6.
混合稀土氧化物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稀土冶金中间产品中常量稀土元素,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本工作系统地考察了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镱、和钇等元素间的相互干扰;试样的制备及基体效应的校正,用P_(851)小型计算机所带的通用软件,对谱线间的干扰进行校正。拟定了混合稀土氧化物中上述10种稀土元素氧化物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方法。四个样品以本法分析需要2小时左右。除低含量钬(<3%)以外,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衰减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拟定出长寿命组份存在下测定短寿命组份及短寿命组份存在下测定长寿命组份的2种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用于纯稀土氧化物及合成水样中痕量铕和镝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三异丙氧基混合稀土掺杂改性聚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廉价的三异丙氧基混合稀土杂改性聚苯乙烯,利用红外光谱,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表下,并测定其冲击强度。证明了改性聚苯乙烯中存在着稀土金属离子与苯环的配位作用;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强度比纯聚苯乙烯的高,其中以稀土含量为1.0%时其荧光强度最高,同时改性后聚苯乙烯抗冲性能显著提高,表明三异丙氧基混合稀土对聚苯乙烯有较好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贺春福  任红星 《分析化学》1993,21(4):458-460
本文就薄膜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谱法分析稀土样品时,试样面积和厚度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提出的有关分析条件和参数用于实际样品分析中,获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结构、独特的光电磁性质及相对大的原子序数,近年来,多领域的科学家们将研究热点聚焦到稀土基纳米造影剂的理性合成及生物医学成像的相关研究上.长久以来,稀土元素的4f电子赋予其构建荧光探针的本能,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成像.因存在大量未配对的4f电子,钆离子修饰的纳米探针及基于钆的纳米材料常用于T_1加权磁共振成像.由于稀土元素相比碘元素具有更高的原子序数和更强的X射线衰减系数,稀土基纳米材料可用于X射线及X射线断层摄影术(CT)成像.本文将针对近年来稀土基多模态纳米造影剂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介绍,综述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