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影  刘禹  陈金水 《化学教育》2019,40(6):91-96
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独具特色,基于职业兴趣的教师准入制度、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完善的评价机制均为其教师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通过解读并分析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期望为我国职前化学教师培养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郭同宽 《大学化学》1994,9(6):18-20
高师“化学教育”课程的发现式教学郭同宽(陕西宝鸡师范学院721007)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教育(如普中、职中、中专、中技等)培养师资的。高师“化学教育”课程在整个化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必须开设的课程。为此,现将高师本课程的教学尝...  相似文献   

3.
高师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师院校化学实验是为培养中学化学师资而开设的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内容多,专业操作技能技巧性强,是培养合格中学师资和后备科研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少卿 《化学教育》2018,39(6):45-48
介绍了《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和《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的结构与价值取向,从理念、内容、评价等角度分析了考试改革对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探讨了化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并从培养目标审核、能力目标分解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承印  马丽梅 《化学教育》2017,38(20):46-50
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本,针对参加化学教师资格考试人群提出备考建议。以样本院校化学专业职前教师培养方案为基础,提出该学科调整课程结构,调整学科教育类课程比例,调整课程开设时间,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设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学科教育课程,促进化学专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能与“国考”有效对接,以适应制度创新带来的新变化,提高化学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培养发展型教师的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4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发展型教师的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改革 ,提出了一些观点及可操作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师本科"化学教学论"教学改革小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克勤 《化学教育》2002,23(2):25-25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中等师资的历史重任。“化 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对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 科所不能替代的。但对这门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学生兴趣不高,重视不够。从教师教学来 讲,由于这门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说是一门不太好教的课。正因 为如此,怎样搞好“化学教学论”的教学,是本专业的任课教师都在努力探讨的一个现实课 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现行“化学教学论”课教学改革的“六字”要点 。“化学教学论”课的教学,一…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刘知新教授,从事高等师范教育40余年,长期主讲化学教学论和有关硕士学位课程,为我国化学教学论学科带头人[1]。耄耋之年的刘老可谓是化学教学论领域的常青藤,他主编的《化学教学论》可谓是化学教学论教材史上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论课程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及其改革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磊  刘小英 《化学教育》2000,(10):12-15
本文从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其组织形式、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教研室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论课程建设的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承印  高双军 《化学教育》2016,37(10):44-48
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背景,从顺应科学教育范式转变和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2方面分析了化学教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着重论述了化学教师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出要从关注条块分割的知识体系培养转变为关注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并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科学与技术哲学、化学教师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促进职前卓越化学教师既懂化学科学,又懂化学教育,还懂化学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钱扬义 《化学教育》1998,19(12):9-12,19
本文是高师化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施4年教学改革试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也是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立项内容之一。针对该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从面向21世纪化学教师培养要求出发,我们提出本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化学实验教学意识,强化实验教学能力,提高素质,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本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含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测评体系),同时提出新的教学原则和“综合构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浅议我国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安峰  卢巍 《化学教育》2005,26(8):49-50
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些公开课教学评比活动,并观摩了一些省级优质课。总的感觉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趋向于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由单一、封闭变为灵活、开放,很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把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方法教育及能力的培养有机融为一体,强调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中心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中最能体现师范性,与基础教育化学教育教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但没有得到师范生应有的重视。为此,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化学教学论"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又训练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4.
高师开设"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 《化学教育》2001,22(4):34-36
运用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是现代化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高师开设“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课程,能使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此技能。本文在教学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了该课程的有关问题: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教学效果的巩固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杜新贞  魏艳玲 《化学教育》2006,27(12):38-39,56
甘肃省“专升本”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员学科专业理论水平,但其前提往往是弱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学“专升本”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均需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在化学“专升本”学员中进行对化学新课程的宏观认识、内容了解、理论需求及技能了解和需求等几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新时期甘肃省化学“专升本”教育中加强并开设化学新课程理论和技能类课程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学员的具体需求主要表现在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等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阮邦球  刘静文 《化学教育》2012,33(5):47-48,57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是科学教育的中心学科.开设职前教师化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职前教师的化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澳门中学科学教育储备师资人才.本文以职前教师化学教育为主题,探讨课程设计如何能配合澳门职前教师的成长,让课程理念和课程实施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17.
万坚 《大学化学》2017,32(4):11-16
努力将现代教育理念、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到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具体而言,就是将课程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研究教学案例化等六"化"固化到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逐步构建并实施了一套适合结构化学课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SC@O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探索践行以知识与技能的深度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LIC Thinking为核心的综合能力与STE@M素养的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18.
徐文基 《化学教育》2004,25(12):36-3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学科渗透与综合教学的能力,这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化学教师培养的更新更高要求。当前高师化学教学论的教学,无论在知识覆盖和学时数上都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创建化学学科教学论的后续新课程——“化学综合教学教程”,培养师范生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是势在必行的课题。本文就创建“化学综合教学教程”课程的意义、定位、功能、目标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广洲 《化学教育》2009,30(12):98-99
2001年以来,课程改革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展开,在高中教育阶段也正稳步推进.陆军同志是2001年从工作了18年的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任教的.这些年来,他依托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理论支持,利用基础化学教育实践的平台和化学教育类期刊提供的园地,认识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发表了60余篇以新课程为主题的系列论文,参加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并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新课程教科书培训团专家.  相似文献   

20.
化学网络课程有效实施的课程观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屹  韦鸿岸 《化学教育》2004,25(2):20-23,35
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角色、地位、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必将引起课程和课堂的重构、引起“教”与“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本文探索新课程改革中构建有新意但又不脱离现实基础、具有个性化的化学网络课程,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学习资源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和交互平台。并探讨化学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应有的课程观和教学策略,解决网络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问题,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