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现场ESR电化学以及现场薄层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生Co(I)TPP与溴代五己烷的反机制。在DMF中,Co(Ⅱ)/Co(Ⅰ)的氧化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溴代环己烷还原的特片,反现场有自由基生成,反应产物之一是Co-C键化合物,可以在1.30V(SCE)-电子还原,当存在CH2-CHCN时,。生成另一种Co-C键化合物,该化合物在-1.10V(SCE)处一电子还原,证明溴代环己烷与Co(I)  相似文献   

2.
李美仙 《分析化学》1998,26(6):698-702
研究了C60-γ-环糊精(C60-γ-CD)(1:1)/Nafion和C60-γ-CD(1: 2)/Nafion化学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它们都有一对一电子转移的可逆表面波,而且它们对某些生物分子有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薄爱丽 《电化学》1999,5(2):206-211
本文报道六氰亚铁酸钯膜修饰电极在HCl,KCl和NaCl溶液中的现场反射FTIR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膜具有内外两层结构,分别为Pd2Fe(CN)6和M2PdFe(CN)6,其中M为支持电解质一价阳离子.在1mol/LNaCl中,内层的氧化电位Em=0.87V(vs.Ag/AgCl),外层为0.77V.在1mol/LHCl或KCl中两层的氧化还原波重叠为一个大CV波峰而难以分辨,然而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清晰地分辨出这两种结构在所有3种溶液中CN的不同振动频率,发现H+离子是最佳的支持电解质,能使这两种结构同时发生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设计出适用于亚硫酰氯(SOCl2)电化学还原现场红外测试的电解池。采用具有时间分辨的电化学现场FT-IR差谱法研究SOCl2在铂电极上电化学还原过程,检测出SO2Cl2,SO.SOCl2,(SO2)x,Cl3Al(←OSCl2)等中间物种。结果表明这些物种是不稳定的。SO2Cl2进一步电还原是全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步骤。  相似文献   

5.
Co—WC电极     
朱则善  陈衍珍 《电化学》1997,3(1):99-102
从钴镀液中添加WC微粒复合电沉积制备Co-WC镀层,WC微粒的加入,加快了阴极电化学反应。Co-WC复合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具有优越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并经受了长期间断电解的试验,电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薄爱丽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9,27(3):254-260
报道了一种制备六氰亚铁酸镍玻碳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方法,产用循环伏安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对该修饰电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上的NiHCF修饰有两种结构:Ni2Fe(Ⅱ)(CN)6和M2NiFe(Ⅱ)(CN)6,M为碱金属离子。M2NiFe(CN)6结构具有阳离子选择性,而阳离子对Ni2Fe(Ⅱ)(CN)6电化学反庆的影响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7.
薄爱丽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9,27(4):392-397
报道了普鲁士蓝(PB)膜修饰Pt电极在CdCl2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CV)扫描,衍生为含有部分六氰亚铁酸镉(CdHCF)混合修饰膜的电化学反应,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电化学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FTIRs)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混合膜中PB和CdHCF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大,两种物质基上保持了各自为纯物质时的电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的聚硫堇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现场FTIR反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的聚硫堇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铂微粒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膜上,其粒径大小约为30-130nm;复合修饰电极对甲醇电化学氧化呈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的大小依赖于Pt载量。现场FTIR光谱实验揭示了线性吸附的CO物种是甲醇在复合电极上氧化的唯一中间体,这种吸附的CO物种在复合修饰电极上更容易被氧化为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电极表面结构及有机添加剂对C60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富勒烯及其阴离子的电还原活性取决于电极表面结构的影响,即:ipc(多晶)〉ipc[Pt(111)]〉ipc[Pt(110)],且在Pt(111)及Pt(110)晶面上C60^1-及C60^2-的还原电位均有一定的位移。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当溶液中分别添加苯胺及邻氨基酚时,其对C60电还原过程的影响机理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活性碳分离碳—60和碳—7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廷文  钱银娥 《应用化学》1994,11(3):112-114
活性碳用苯胺处理后,可以减少对C60和C70的不可逆吸附,从而增加C60和C70的分离收率,同时提高了C70的纯度。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六氰合铁酸钴(CoHCF)微粒在聚电解质中的光谱电化学及电催化行为,CoHCF的循环伏安呈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电位扫速在100mV/s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成正比,现场红外光谱表明,氧化还原属于CoHCF中的Fe(Ⅱ/Ⅲ)的转化,CoHCF微粒可以催化抗坏血酸的氧化,使氧化电位负移,氧化电流增大,根据现场红外光谱推测,催化作用是通过抗坏血酸的烯醇基与CoHCF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C40、Nb@C40^+,La^@C40^+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C40最稳定构型具有D2对称性。La和N原子内含于C40笼中,形成金属夹心碳笼Nb@C40^+、La@C40^+。C40结合能大于M@C40^+(M=Nb,La)。  相似文献   

13.
(η^2—C70)Pd(PPh3)2)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惰性气氛中由取代反应合成出(η^2-C70)Pd(PPh3)2配合物,在光电化学电池中测定了(η2-C70)Pd(PPh3)2在GaAs电极上形成的n+n型异质结光伏效应,结果表明,在I2/I3电对介质中(η^2-C70)Pd(PPh3)2有较大的光伏效应值;当(η^2-C70)Pd(PPh3)2的薄膜厚度为1μm时光伏效应最大;(η^2-C70)Pd(PPh3)2在GaAs电极上的光电转换性能  相似文献   

14.
碳材料是广泛使用的电极材料之一,其表面氧化物的存在与性质对电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有人曾对此进行过不少的研究,但对现场振动光谱电化学的研究报道尚少,文献上只见到有关拉曼光谱的实验结果。本文报道利用现场红外反射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玻碳电极表面氧化物所得到的一些结果。实验方法及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制了三种表面合金(PbSbPt/GC,SbPt/GC,PbPt/GC)电催化剂,发现在草酸还原生成乙醛酸的电有机合成中这些表面合金电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其起始还原电位分别比在Pb阴极上(1.1V)提前了0.48~0.70V。这三种表面合金电催化剂的活性次序为:PbSbPt/GC>SbPt/GC>PbPt/GC。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这些表面合金电极上草酸还原产物主要为乙醛酸。  相似文献   

16.
铜在HOPG上电沉积过程的现场ECSTM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兆雄  毛秉伟 《电化学》1996,2(2):164-169
用自制的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现场研究Cu在HOPG上的电沉积过程.结果表明Cu在HOPG上的电沉积为三维成核的过程.当电位较低或Cu2+离子浓度较低时,铜在本体金属生长主要沿着台阶方向.过电位较高时,铜的成核数目增加,沉积层的晶粒有所细化.同时,非现场ECSTM比较研究表明,STM针尖对针尖局部区域的电沉积起屏蔽作用,针尖所在区域Cu的沉积速度比其它区域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7.
夏兴华 《电化学》1997,3(1):26-29
应用现场红外反射光谱和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了甲到在多孔Pt上吸附质的性质。伏安结果显示了甲酸在多孔Pt上吸附质的氧经与吸附电位和吸附时间有关。在线质谱结果表明从甲酸吸附质氧化成二氧化碳所需要的电子数(ne)与吸附电位无关。显著地ne=2.2说明了甲酸吸附质是由CO和COH组成,而不是只有单一的CO或者COH,另一方面,在1262cm^-1和2048cm^-1出现的现场红外光谱带证实了甲酸在多孔Pt上  相似文献   

18.
铜的电抛光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法研究和现场界面电容测量表明,电抛光时,铜/溶液界面存在n-型半导体固态膜。EDAX和XPS检测表明,该膜主要由Cu2O和Cu2O·H2O(ad)构成。探讨了铜在H3PO4溶液中电抛光机理。  相似文献   

19.
碳笼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DNAP-SP)及二元混合流动相(50%苯-正已烷),对碳笼化合物C60与C70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及分离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流动相对C60、C70分离效果的影响,苯/正已烷混合体系是最好的流动相。  相似文献   

20.
林祥钦  章宏强 《分析化学》1993,21(11):1355-1358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光谱电化学技术-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的反射式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报告了一种适于水溶剂和非水溶剂的反射式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并首次在25um直径的超微铂盘工作电极上,对Fe(CN)^4-6/FE(CN)^3-6进行了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