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仿真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爱英  吴德明  徐安士 《光子学报》2003,32(12):1461-1463
利用琼斯矩阵法研究了长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仿真模型.考虑到偏振模色散的随机性,该模型中单模光纤被看作是一系列短双折射光纤段的级联,相邻两段之间耦合角是随机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双折射光纤段等长时,偏振模色散呈现随波长周期性变化的特点;不符合实际情况.当短双折射光纤段不等长且服从高斯分布时,周期性逐渐消失;当其长度均方差为均值的20%,周期性完全消失.最后比较了偏振模色散的时域统计特性.取短双折射光纤段的长度服从高斯分布且均方差为均值的20%,偏振模色散的统计特性接近于实际分布.因此得出结论:为了正确估计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在单模光纤的级联模型中,短双折射光纤段的长度应服从高斯分布,均方差为其均值的20%.  相似文献   

2.
光纤色散参量对光孤子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洪榕  钱胜  杨爱霞  李跃辉 《光学学报》2004,24(9):274-1278
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方法研究光纤色散参量对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并采用平均孤子传输方案的光孤子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相敏光放大器增益的相敏特性.光纤色散导致孤子脉冲主瓣幅度下降,脉宽展宽,出现旁瓣。光纤色散值越大,经长距离传输后,孤子脉冲主瓣的幅度下降和脉宽展宽越显著;旁瓣的幅度越高,宽度越大。显然。对这种系统,要实现长距离传输,必须采用较低色散系数光纤。  相似文献   

3.
偏振模色散矢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重庆  付松年  董晖  刘海涛 《物理学报》2002,51(11):2542-2546
研究了无损光纤的密勒矩阵,进而得出了偏振模色散矢量的解析表达式、主偏振态对应的斯托克斯矢量的解析表达式,以及高阶偏振模色散矢量的解析表达式.这些解析表达式是由光纤参数决定的.讨论了局部偏振模色散矢量与整体偏振模色散矢量的关系,讨论了利用偏振模色散矢量进行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原理.引入了偏振模色散补偿元件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矢量C,具体计算了正规的非圆光波导类的补偿元件的C.从理论上证明了仅仅利用一个正规的非圆光波导类的补偿元件,例如一根保偏光纤或是一个双折射晶体,是不能实现偏振模色散补偿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密勒矩阵 色散补偿 主偏振态斯托克斯矢量  相似文献   

4.
双折射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双折射光纤中孤子自捕获现象可以抑制偏振模色散,但这种抑制技术对传输参量有严格的限制.本文提出在双折射光纤中周期性地改变快慢轴的方法来抑制偏振模色散. 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抑制偏振模色散,并且光纤间偏振轴的夹角偏差有利于对偏振模色散的进一步抑制.  相似文献   

5.
董晖  吴重庆  付松年 《物理学报》2003,52(8):1934-1937
论述了单模光纤生产过程中旋转光纤对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 从理论上指出虽然旋转光纤 有助于减小一阶偏振模色散,但是同时会使二阶偏振模色散增大,这对10 Gb/s以上速率的 光纤通信系统是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二阶偏振模色散 旋转光纤 动态方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强双折射光纤中色散效应对偏振模传输的影响.发现当二阶色散系数较大时,偏振模能稳定传输,但所需入纤功率较高;当降低二阶色散影响以降低对光源要求时,三阶色散对偏振模长距离传输起破坏作用,三阶色散参量越大,对偏振模的破坏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偏振模色散影响色散控制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铭  蒲涛  杨淑雯  杨祥林 《光学学报》2004,24(2):15-219
采用变分法分析高速色散控制孤子在双折射光纤中的传输规律。首先建立了色散控制孤子在双折射光纤中的扰动传输模型 ,然后解析了偏振模色散影响下色散控制孤子各参量的传输演化规律 ,最后对解析结果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偏振模色散参量对色散控制孤子能量、脉宽的演化影响很大 ,当偏振模色散很大时 ,如Dp>0 .3ps/km1/ 2 时 ,必须考虑采用某些在线控制手段来有效抑制偏振模色散对传输系统的影响 ,然而 ,当Dp≤ 0 .1ps/km1/ 2 时 ,系统几乎不受影响 ,同时本文还证明了色散控制孤子抗偏振模色散扰动的能力强的这一特点。为研究偏振模色散对高速非线性传输系统、特别是色散控制孤子传输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   总被引:19,自引:18,他引:1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 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 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散参量可达4154 ps/km,对应的模式双折射度为1.25×10-3.这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纤可用于补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9.
基于偏振模色散矢量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局部偏振模色散矢量与整体偏振模色散矢量关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得到完全补偿偏振模色散的关系,结论是至少利用两段保偏光纤才能完全补偿。提出了基于偏振模色散矢量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和调节控制的算法原理及改进的方向。这些结果对正确进行偏振模色散补偿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林洪榕  迟晓玲 《光子学报》2001,30(10):1243-1250
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并附加DCF色散补偿的高速常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并和相同速率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于传输速率、放大器间距对系统码间干扰限制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SA系统比EDFA系统更适合于高速率传输并具有更长的传输距离.而且,对PSA系统,在放大器增益正好补偿光纤损耗的条件下,存在一相应于最大码间干扰限制距离的最佳放大器间距.  相似文献   

11.
偏振度作为反馈信号进行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Gb/s光纤通信中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光脉冲的偏振度随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偏振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震荡性,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归零码的偏振度要比非归零码的偏振度影响明显;同时搭建了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都表明,以偏振度作为反馈信号,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搜索算法能够有效地对归零码和非归零码系统的一阶及高阶偏振模色散进行自适应补偿。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抑制偏振模色散的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研究了偏振模色散、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三者之间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从时域角度分析脉冲的演变,从频域角度分析频谱的变化,提出一定条件下,啁啾、色散、自相位调制可以部分补偿偏振模色散的思想。通过对40Gbit/s系统进行偏振模色散、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共同作用的仿真,从统计意义上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找到最佳传输方案,对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偏振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色散均衡器及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祥烨  刘剑飞  赵启大 《光学学报》2012,32(2):206003-80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偏振复用相干解调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均衡器,用于补偿信道传输的色散损伤。该均衡器采用半码元间隔的蝶形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结构,与此结构配合的自适应算法分别采用最小均方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两种算法对残留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补偿容限。仿真结果表明,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的补偿效果优于最小均方算法,它可以同时补偿1760ps/nm的残留色度色散和104.9ps偏振模色散引起的差分群时延,比同等条件的最小均方算法提升性能2.23dB。  相似文献   

14.
林洪榕  陈如全  徐剑 《光子学报》2000,29(10):927-931
本文研究相敏光放大器(PSA)中泵浦光相位不能完全跟踪信号光相位时,即两者之间存在相位漂移时,对以PSA作为光中继放大器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我们得到在不同的相位漂移下,高速信号脉冲眼图劣化度随光纤色散变化的曲线,以及不同传输速率下信号眼图劣化度随放大器相位漂移量变化的曲线.由仿真结果可知,如相位漂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对系统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超出此范围时,则系统性能迅速劣化.  相似文献   

15.
Discrete modulation is proven to be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ntinuous-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CVQKD) in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a construct to improve the maximal generated secret key rate of discretely modulated eight-state CVQKD using an optical amplifier (OA) with a slight cost of transmission distance. In the proposed scheme, an optical amplifier is exploited to compensate imperfection of Bob's apparatus, so that the generated secret key rate of eight-state protocol is enhanced. Specifically, we investigate two types of optical amplifiers, phase-insensitive amplifier (PIA) and phase-sensitive amplifier (PSA), and thereby obtain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eight-state CVQKD system when applying these two different amplifiers. Numeric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well improve the generated secret key rate of eight-state CVQKD in both asymptotic limit and finite-size regime. We als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the relatively high-rate transmission at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6.
10 Gb/s光通信传输系统中一阶PMD自适应补偿实验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在10 Gb/s归零码(RZ)光通信传输链路中成功地搭建一阶PMD自适应补偿的实验系统,补偿量29 ps,跟踪补偿时间在1 s以内,补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阶PMD统计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文玉  王岚  王宏祥  纪越峰  徐大雄 《光子学报》2002,31(11):1368-1372
讨论了三阶偏振模色散(PMD)的统计特性及其对于高阶PMD补偿系统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即时差分群时延(DGD)的增加,二阶PMD单位矢量旋转速率的统计覆盖范围的变化趋势与主偏振态(PSP)旋转斜率的相应变化正好相反.此外,随着即时DGD的增加,二阶PMD模值的统计覆盖范围不断增加,使得高速光通信系统中高阶PMD补偿的实现将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8.
We study an electronic compensator (EC) as a receiver for a 100-Gb/s 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DM-CO-OFDM) system without optical dispersion compensation.EC,including electrical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EDC),least squares channel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LSCEC),and phase compensation (PC),is used to compensate for chromatic dispersion (CD),phase noise,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PMD),and channel impairments,respectively.Simulations show that EC is highly effective in compensating for those impairments and that the performance is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limitation of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e (OSNR),CD,and PMD.Its robustness against those transmission impairments and fiber nonlinearity are also systematically studi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方法,研究了相敏光放大器(PSA) 作为在线放大器时光孤子系统中放大器间距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平均孤子传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当放大器间距与色散距离比值小于0.1时,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传输性能;在比值大于0.1情况下,系统的传输性能劣化较快.这是由于PSA增益的相敏特性导致孤子脉冲能量的损失所引起的.采用微调放大器增益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PSA放大导致的孤子能量损失,但这种改善是以增大孤子脉冲旁瓣幅度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