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1-羟亚乙基-1,1-二膦酸,CH3C(OH)(PO3H2)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TG-DSC)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梯形双链结构,结构中含有2个晶体学独立的锌离子,分别以四配位和六配位模式与配体连接。化合物2为O-P-O双桥连接三角双锥[ZnO3N2]而成的双核零维结构。化合物3为八面体[ZnO4N2]通过O-P-O单桥连接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将3个低维ZnⅡ-二膦酸化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对化合物1~3进行荧光性能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发射出强度远大于配体bipy的荧光发射峰(λem=374nm(1)、388nm(2)、387nm(3),λex=252nm),该峰来源于第二配体bipy(λem=391nm,λex=252nm)分子内部的π*-π电荷转移。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表现出一步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与自由配体相比给电子能力增强,未来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1个新的一维链状锰的配位聚合物{[Mn(HL)(phen)(H2O)2].1.5H2O}n,(H3L=2-羟基-5-羧基苯磺酸),并且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荧光、紫外、粉末XRD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及研究。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0.840 57(17)nm,b=1.757 5(4)nm,c=2.873 4(6)nm,β=92.54(3)°,V=4.240 7(16)nm 3,Z=4,R=0.027 0。每个Mn(Ⅱ)离子与邻菲咯啉配体的2个N原子、磺酸配体中的1个磺酸基O原子和羧基O原子以及2个配位水分子配位,展示出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2个相邻的Mn(Ⅱ)八面体单元通过1个磺酸基氧原子和1个羧基氧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构筑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1,4-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镉(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2-溴-1,4-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1,4-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d(BrBDC)(py)(1)和Cd(NH2BDC)(H2O)(2)。单晶结构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平面。化合物2中,Cd髤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砖块结构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氨基连接成三维结构。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1个二维层状磺酸银配位聚合物[Ag2(HL)(MeCN)]n,(H3L=2-羟基-3-羧基-5-溴苯磺酸),并且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荧光、粉末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及研究。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02 71(14)nm,b=0.828 98(17)nm,c=1.233 1(3)nm,α=84.32(3)°,β=73.90(3)°,γ=67.26(3)°,V=0.636 5(2)nm3,Z=2,R=0.056 5。Ag1离子分别与来自3个不同HL2-配体的4个氧原子和1个乙腈分子中的氮原子配位,展示出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而Ag2离子则分别与来自4个不同HL2-配体的6个氧原子配位,展示出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相邻的银离子间通过磺酸基氧原子、羟基氧原子连接形成一维带状结构,该一维带进一步通过羧基氧桥联成二维层状结构。此外,该配合物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蓝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5.
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的配合物[Cd2(e,e-trans-chdc)2(bipy)2(H2O)2].H2O(1)和[Mn2(e,a-cis-chdc)2(phen)2(H2O)2].2H2O(2)(chdc=1,2-环己二羧酸,bipy=2,2′-联吡啶和phen=1,10-邻菲咯啉),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和2均为双核分子。配合物1中,2个镉髤离子由2个1,2-环己二羧酸根以e,e-trans配位方式桥联,每个镉髤离子与1个2,2′-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2个1,2-环己二羧酸根的4个氧原子及1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了单帽变形三棱柱构型。配合物2中,2个锰髤离子由2个1,2-环己二羧酸根以e,a-cis配位方式桥联,每个锰髤离子与1个1,10-邻菲咯啉的2个氮原子、2个1,2-环己二羧酸根的3个氧原子及1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1和2分子之间都存在π-π堆积和O-H…O、C-H…O弱作用,进而将双核分子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的荧光均来自于配体的荧光。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一个新型的镉配合物{[Cd(BDC)(L)]·1.5H2O}n(1)(L=N,N′-双(3-吡啶)-5-羟基苯-1,3-二甲酰胺、H2BDC=对苯二甲酸),并且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a=2.171 45(8),b=1.605 34(6),c=1.678 04(6) nm,Z=8,V=5.116 8(3) nm3,Dc=1.656 g·cm-3,F(000)=2 568,μ=0.914 mm-1,R=0.026 5,wR=0.067 6。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d(Ⅱ)与2个配体上的吡啶N原子以及来自2个不同BDC上的4个氧原子形成六配位模式。BDC阴离子与Cd(Ⅱ)交替连接成(Cd-BDC)n链,该链通过成对的L拓展成具有平行互穿模式的二维63网络。研究了配合物1的相纯度、热稳定性、固态荧光性质以及对Fe3+和二氯甲烷的传感行为。  相似文献   

7.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铜髤配位聚合物[Cu(L)(4,4′-bpy)(HCOO)(H2O)]n(HL=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20 26(16)nm,b=1.128 3(2)nm,c=1.159 7(2)nm,α=76.50(3)°,β=70.88(3)°,γ=76.97(3)°,V=0.973 0(3)nm3,Z=2。铜髤分别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1个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的1个氧原子、1个甲酸根中1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由于4,4′-bipy的桥联作用,配合物在空间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又通过分子间O-H…N和分子内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含ONN席夫碱配体N-水杨醛基-2-氨乙基苯并咪唑(HL),并在甲醇体系中合成了它的配合物ICu(L)(bipy)]ClO4(bipy为2,2'-联吡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u(L)(bipy)lClO4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585 5(8)nm,b=1.4355(5)nm,c=1.6242(5)nm,β=124.434(5)°,Z=8.在配合[Cu(L)(bipy)lClO4中,每个铜离子的配位数为5,分别和配体L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及2,2'-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配合物[Cu(L)(bipy)]ClO4巾的氧键和π-π相互作用将配合物[Cu(L)(bipy)]ClO4连接成二维网络结构.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Cu(L)(bipy)]ClO4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六水合氯化锰,二苯甲醚二羧酸(Hoba)和吡嗪[2,3-f]邻菲咯啉(L)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化合物[二水合(二苯甲醚二羧酸)(吡嗪[2,3-f]邻菲咯啉)水合锰][Mn(oba)(L)(H2O)].2H2O(1),该化合物为链状结构,吡嗪[2,3-f]邻菲咯啉(L)配体间的π-π相互作用将化合物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2个含三齿Schiff碱配体和单齿N-杂环分子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1个含5-氯水杨醛缩对硝基苯甲酰腙(H2L1)和吗啡啉(Mf)的镍髤配合物[Ni(L1)(Mf)](1),1个含5-氯水杨醛缩水杨酰腙(H2L2)和吡啶(Py)的铜髤配合物[Cu2(L2)2(Py)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在配合物1中,中心Ni髤与酰腙配体(L12-)的酚氧、亚胺氮、去质子酰胺氧原子以及中性吗啡啉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形的N2O2配位构型,相邻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筑成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含有2个晶体学上独立的双核铜髤配合物,相邻配合物分子的酚氧原子分别桥联2个[Cu(L2)(Py)]基本单元,形成2个含有Cu2(μ-O)2核心的配合物。每个Cu髤原子具有五配位的NONO(O)四角锥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1.
以叠氮和吡嗪酸为配体,通过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两例Mn(II)配位聚合物{[Mn(L)(N_3)]·CH_3OH}_n(1)和[Mn(L)(N_3)]_n(2),其中L为吡嗪酸。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晶体结晶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晶胞参数是a=0.86464(17)nm,b=1.0325(2)nm,c=1.0720(2)nm。配合物2晶体结晶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是a=1.1755(2)nm,b=0.97000(19)nm,c=0.65261(13)nm,β=100.23(3)°。配合物1是由叠氮和吡嗪酸根共同连接Mn(II)形成三维结构,而配合物2则是由叠氮和吡嗪酸根共同连接Mn(II)先形成二维结构,而后二维层之间过π-π堆积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造成这种结构上的差别仅仅是由于使用的金属盐的阴离子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柔性配体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为主配体,与含氮辅助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Co髤配合物{[Co(dtb)(bpp)·H2O]}n(1),{[Co(dtb)(phen)·2H2O]}n(2)(H2dtb=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phen=1,10-菲咯啉,bpp=1,3-二(4-吡啶)-丙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构测试表明1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14 9(2)nm,b=2.215 9(5)nm,c=2.529 1(6)nm,V=5.688(2)nm3,Dc=1.564 g·cm-3,Z=8。2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40 1(3)nm,b=1.074 2(4)nm,c=1.783 7(6)nm,α=98.452(7)°,β=99.816(7)°,γ=98.979(7)°,V=1.358 0(8)nm3,Dc=1.637g·cm-3,Z=2。化合物1为三维网络结构,并包含单股双轴假螺旋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链状结构,相邻一维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BBPY)和2,6-吡啶二羧酸(DPA)的锌髤配合物[Zn(BBPY)(DPA)].H2O(1)及镍髤配合物[Ni(BBPY)2]SO4(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45(12)nm,b=1.2721(9)nm,c=1.0658(7)nm,β=92.506(12)°。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2,6-吡啶二羧酸中的1个氮和2个羧基氧原子与锌髤配位,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35(8)nm,b=1.3838(8)nm,c=2.0270(11)nm,β=106.133(10)°。配体中每个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镍髤配位,也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在428.9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热方法获得了2个镍配合物:[Ni(3,3′-dpdc)(dpp)]n(1),[Ni(2,2′-dpdc)(phen)(H2O)2]n(2)(3,3′-H2dpdc=3,3′-联苯二甲酸,2,2′-H2dpdc=2,2′-联苯二甲酸、phen=菲咯啉,dpp=1,3-二(4-吡啶基)丙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二维网格型结构,中心金属离子为扭曲的[NiO4N2]八面体构型,3,3′-dpdc配体的2个羧基采取双齿螯合的配位模式与Ni髤离子配位形成Ni-(3,3′-dpdc)一维链结构,dpp配体采取单氮原子桥连的配位模式连接2个Ni髤离子形成Ni-dpp一维链,两种链相互贯穿形成二维网格型结构,二维网格结构之间通过氢键C15D-H15…O2、C21-H21A…O1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之字链结构,中心金属离子为扭曲的[NiO_4N_2]八面体构型,2,2′-dpdc的2个羧基均采取单齿桥连配位模式连接2个Ni髤离子形成一维之字型链结构,一维链之间通过O-H…O和C-H…π弱作用力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探究了2种配合物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以高效地降解罗丹明B。  相似文献   

15.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H2aip)为有机酸配体,选择3种不同的含氮辅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o(aip)(py)3(1),Co(aip)(4,4'-bipy)(2),Mn(aip)(4,4'-bipy)(3)和Mn(aip)(dptz)(4)[py=吡啶,4,4'-bipy=4,4'-联吡啶,dptz=3,6-二(4-吡啶基)-1,2,4,5-四嗪],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具有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结构相同,均属单斜晶系,C2/m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4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所得4个化合物中均存在弱反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MnCl2(或Mn(NO3)2)与teaH3和KSCN混合配体合成了1个七核锰配合物{K[MnⅡMnⅢ6(teaH)3(tea)3(NCS)6]}n(1)(teaH3=三乙醇胺),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1的阴离子由外围6个锰髥与1个中心Mn髤通过6个μ3-O键连接成1个类似车轮的环状结构。直流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自旋基态(S=29/2),其磁性行为说明在高自旋的Mn髤和Mn髥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个双核钙配合物{[Ca2(μ3-HMIA2-)(μ5-HMIA2-)(H2O)].H2O}n(1,H3MIA=2-甲基咪唑-4,5-二羧酸),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60 67(11)nm,b=1.656 5(2)nm,c=1.269 24(16)nm,β=108.005 0(10)°,V=1.720 9(4)nm3,C12H10Ca2N4O10,Mr=450.40,Z=4,Dc=1.728 g.cm-3,F(000)=920,μ=0.727 mm-1,S=1.041,λ(Mo Kα)=0.071 073 nm,R=0.026 0 and wR=0.063 8。在1晶体结构中,每个钙(Ⅱ)离子都是7配位的,但展现2个不同的配位环境。4个μ3-HMIA2-配体,2个μ5-HMIA2-配体和8个钙(Ⅱ)离子形成一个平行六面体结构[Ca8(μ3-HMIA)4(μ5-HMIA)2]4+。μ5-HMIA2-配体采用独特的配位模式并连接周围的平行六面体结构形成一维链结构,配体μ3-HMIA2-连接相邻的一维链形成一种新的蜂窝型的二维层状结构,相邻的二维层通过μ3-HMIA2-配体的2个氧原子进一步形成一个三维结构。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热重分析和抑菌活性。CCDC:869134。  相似文献   

18.
使用硝酸镍分别与2个含取代基的苯基二羧酸3-硝基邻苯二甲酸(3-NPAH2)和5-溴间苯二甲酸(H2BIPA)以及2个刚性含氮配体4,4′-联吡啶(4,4′-bipy)、1,4′-二咪唑基二苯(L=1,4′-bis(imidazol-yl)benzene)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镍配位聚合物,即,[Ni(3-NPA)(4,4′-bipy)(H2O)]n(1)和[Ni(BIPA)(L)]n(2)。表征了2个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化合物1是三斜晶系,P1空间群,含有[Ni(OCO)4Ni]双核单元,该双核单元再通过4,4′-联吡啶连接而成一个二维单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羧酸氧原子与配位水分子之间产生氢键作用。化合物2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含有[Ni2(COO)2]双核单元,该双核单元进一步通过BIPA2-构成了一个双链结构,该双链再通过1,4′-二咪唑基二苯桥联配体连接形成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此外,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过渡金属镉(锌)盐与1,4-二(4-甲基咪唑)苯、间苯二甲酸分别采用分层和水热法合成了化合物{[Cd(BMIB)(H_2O)2](NO3)2}n(1)和{[Zn2(BMIB)1.5(OH)(IP)1.5]·H_2O}n(2)(BMIB=1,4-二(4-甲基咪唑)苯,IP2-=间苯二甲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382 08(3)nm,b=0.904 72(7)nm,c=1.378 29(10)nm,α=98.581(4)°,β=97.020(3)°,γ=94.398(3)°。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764 07(9)nm,b=1.017 18(5)nm,c=2.015 31(11)nm,β=120.860(2)°。配合物1是由配体BMIB连接镉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由氢键连接成二维层结构。而配合物2是由配体IP2-连接锌离子形成一维梯状结构,该一维梯通过羟基和BMIB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此外,配合物1和2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刘兆清 《无机化学学报》2010,26(11):2077-2082
水热反应条件下,碳酸锰和碳酸钡分别与水合环己烷六酸(H6LⅠ·H2O)(顺式椅式构型LⅠ:a,e,a,e,a,e)反应生成2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Mg3(LⅡ)(H2O)6](1)和[Ba2(H2LⅡ)(μ2-H2O)2](2)(反式椅式构型LⅡ:e,e,e,e,e,e),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这2个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393(2)nm,c=1.4597(4)nm,β=120.00°,V=2.6187(10)nm3,Z=18;配合物2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764(2)nm,b=0.9095(1)nm,c=1.0001(1)nm,β=105.991(2)°,V=1.4659(2)nm3,Z=4。配合物1是由反式椅式构型LⅡ配体桥连形成的高对称性的三维配位网络。在配合物2中,顺式的H6LⅠ配体也发生构型转变并脱去部分羧基质子形成H2LⅡ配体,将Ba离子连接成一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有孔框架结构。在这2个配合物中,环己烷六酸配体均采取反式椅式LⅡ构型,证明了碱土金属离子Mg髤及Ba髤在水热条件下通过配位作用可以稳定环己烷六酸配体的这种反式椅式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