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结合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了总产值指标、第一产业指标、第二产业指标和第三产业指标等四大类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藏的区域经济系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价,以研究西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讨西藏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以期能为西藏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区域物流发展,区域物流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本研究选取广西2001年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以历年货运量为参考数列衡量区域物流水平,以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邮电业务总量等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为比较数列,利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来分析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讨影响广西区域物流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经济发展相关性最大的是农林牧渔业和第一产业,据此提出广西区域物流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区域经济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区域经济为出发点 ,制定相应指标衡量体系 ,采用基于时序立体表的因素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北京市四大区域的数据进行经济、社会状况分析 ,研究比较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以及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渗透作用 ,为北京市制定平衡发展战略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数理统计方法在河南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 ,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 ,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 ,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收入因子、对外开放度因子和资本投入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距极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中东西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落后.根据地区经济状况,给出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究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雾霾防控评价指标的建立,采用指数功效函数、层次分析法对数据及指标进行处理,并构建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地区雾霾防控、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雾霾防控指标进行约束性分析,分别得到雾霾防控指数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指数约束下的雾霾防控指数的散点图,最后根据散点图分析讨论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不均、社会稳定与雾霾防控相互制约.研究结论可以为京津冀区域各级政府雾霾治理与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 ,对重庆市内 4 0个区县(市 )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针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提出了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正处于快速膨胀的时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两者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就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样本而言,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在考虑省份之间的经济空间相关性后,此种影响关系并不显著.这说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针对性的政府债务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合预测方法,对浙江省旅游业主要指标的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并探讨了旅游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较好的刻画了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这将为研究和调控旅游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为样本,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并进行分析认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成分"综合经济发展实力"和"社会富裕程度",根据这两个主成分对21个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排序和综合评价.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广东省21个市分为三个区域.通过全方位地分析广东省各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差距,为广东省各市实现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存在模糊性、异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规范化信息,并运用前景理论进行多指标评价的方法。首先,构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规范化异质信息,并计算待比较方案的前景函数。然后,通过定义前景值排序与专家决策偏好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程度,建立决策优化模型,计算各方案的前景值,进行方案排序和优选。最后,以三明市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引发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投资博弈的重复建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使地方政府行为从产业竞争转向合作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在中国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实施对高利润行业征税或者对低利润行业补贴或者两者并举的政策,可以降低重复建设率,且两者并举的双重激励制度效果最优。这些制度安排在保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约束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有利于区域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动态演化与区域差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东部相较于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演化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省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状态表现为上升趋势,相较于中西部,东部拥有更大的速度变化状态。地区前期数字化基础、经济发展的一阶滞后、政府科技投入均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规模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此外,不同线性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洛分析模型分析与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变化,同时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省区低碳经济分类评价中,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系统工程学中的密切值法,结合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低碳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地区划成群体,再用密切值法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序,从而评价出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的属性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  宗鹏 《运筹与管理》2005,14(3):90-94
本将属性模式识别系统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优先级别的评价中。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提出确定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属性测度模型。并以黄河流域的12个大城市为样本,给出了一种比较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先级别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是多属性方案决策,为防止个别较差指标的消极影响被其他指标中和,提高决策的合理性,采用简化的VIKOR算法完成决策矩阵的规范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排序.并通过算例说明VIKOR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引进SSM(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发现当前普遍采用的基于研究初末期的SSM算法有缺陷,因此,提出改进算法.根据全国第一、二次经济普查,以泉州区域经济发展为参照,应用改进的SSM,从县域经济及其产业的规模、结构与竞争效果等,分析2004-2008年泉州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决策是为解决地方特定社会问题而作出的决策和行为,其绩效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决策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且具备系统、完整、可操作性的地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宁波政府决策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