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 AM1及 MNDO方法对环双 (对 -苯基 -对草快 )与中性客体的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 ,得到稳定化能和配合物相互转换的 ΔΔE值 ;以 AM1优化构型为基础 ,用 INDO/ SCI方法计算 4种配合物光谱 ,并用AM1方法计算主体与二苯醚衍生物在 H+存在下的势能曲线 ,探讨分子开关形成机理 .  相似文献   

2.
30-冠-10对生物极性客体的分子识别和分子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1,MNDO和PM3方法对30-冠-10与苯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物质脱氧核糖、核糖和呋喃果糖的超分子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得到配合物的稳定化能,结果表明,冠醚对极性客体具有识别作用,尤其对脱氧核糖的识别效果较好。用INDO/SCI方法计算超分子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光谱吸收峰与主体相比发生蓝移。探讨了冠醚和间二苯甲酸配合物的分子开关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阮文娟  刘涛  李瑛  骆树新  朱志昂 《化学学报》2003,61(7):1000-1005
用光谱滴定法研究了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SalenFe~(III), SalenCo~(II))与 四种咪唑类客体在CH_2Cl_2中的分子识别行为,发现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与咪唑 ,N-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的配位数为2,与克霉唑的配位数为1。各识别体系缔 合常数的顺序对SalenFe~(III)为: K(Im) > K(2-MeIm) > K(N-MeIm) > K(GMZ), 对SalenCo~(II)为:K(Im) > K(2-MeIm) > K(N-MeIm)。测定的识别反应的△ _rG_m~0, △_rH_m~0, △_rS_m~0表明此类识别反应为放热、熵减少的过程,反应 体系存在焓-熵补偿关系。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的理论研究对实验结 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对17种酚类化合物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AM1计算了表征O-H解离能的参数△HOF值,即酚类化合物与其经抽氢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生成热之差。经过与实验测定的17种酚类化合物的O-H解离能比较,评价了AM1方法在计算△HOF值方面的有效性。发现AM1计算的△HOF值与O-H解离能有很好的相关性(γ=0.9495),优于经验方法,比如加和规则对O-H解离能的预测。虽然AM1方法在计算间位取代对O-H解离能的贡献方面是无效的,但将用于计算解离能类的参数以预测抗氧化剂活性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赵焱  李莉  刘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12):2272-2277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1)、单-[6-(乙二胺基)-6-脱氧]-β-环糊精(2),单-[6-(二乙烯三胺基)-6-脱氧]-β-环糊精(3)、单-[6-(三乙烯四胺基)-6-脱氧]-β-环糊精(4)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5,6,7)在25℃,pH为7.2和2.0的缓冲溶液中,与几种染料分子作为模型底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均使客体RhB的荧光强度下降,而使其它客体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强。与母体环糊精相比,铜键合修饰β-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质子化可以增强主客体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对一些底物的键合能力。从主客体间的尺寸与形状关系讨论了主体(1-7)对染料分子识别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用过渡态理论和AM1方法,对8-二甲基-7-甲氧基-5-烯-壬腈氧化物分子内环加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两种产物的平行反应,对两个反应的速率常数比值的计算,得到反式和顺式的产率比为90.5:9.5,与实验产率比值(≥85:15)结果接近。标题物立体专一选择性由活化焓和活化熵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7.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猪去氧胆酸分子钳1~6对苯胺、对甲氧基苯胺、对硝基苯胺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分子钳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最大结合常数可达3123.46L.mol-1,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的识别模式以及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与计算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酰基吡唑啉酮配合物的合成、结构、量化计算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溶液中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的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Z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用密度泛函方法对Co(Ⅱ)及Zn(Ⅱ)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计算,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四种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卟啉锌配合物对氨基酸酯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苏氨酸卟啉锌配合物(主体分子)对氨基酸酯(客体分子)的分子识别,这种锌卟啉可以与氨基酸酯形成1:1和1:2的两种加合物,客体分子的氨基首先与主体分子上氨基酸残基的羧基作用形成1:1的加合物,然后另一客体分子的氨基与锌卟啉的中央锌原子配位形成1:2的加合物,客体分子与主体分子上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色散力作用可能是主体分子能识别客体分子的另外两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25.0℃时测定了不同pH值下α-,β-,γ-环糊精以及1mol/L NaOH水溶液中α-和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4-取代苯酚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化学计量法表明,主体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客体4-取代苯酚形成了1:1的超分子配合物。从主-客体间的尺寸关系、pH值、多点识别和诱导契合作用等因素讨论了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客体4-取代苯酚的分子识别机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ASAT)光度法测定微量金(Ⅲ)的方法。在pH35~55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该试剂和金(Ⅲ)形成一种稳定的水溶性配合物,其组成为n(Au3+)∶n(ASAT)=1∶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986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4×105L·mol-1·cm-1。Au3+量在72~568μg/L服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3。将该法应用于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环糊精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性质,合成了环己胺修饰β-环糊精与恶嗪的固态超分子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等结构参数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该固态超分子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并与恶嗪进行了比较,发现超分子配合物较恶嗪荧光最大发射波长蓝移了155nm,荧光发射强度增强了4.9倍,半峰宽变窄了51nm。  相似文献   

13.
苯并五元杂环系列分子的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AM1方法优化分子构型,用ZINDO方法研究了氨基,硝基取代的2-苯基苯并噻唑系列分子的光谱,并在此基础上用自编程序计算了这些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对取代2-苯基苯并噻唑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微观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4.
手性SalenCOⅡ配合物与氨基酸酯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手性SalenCoⅡ配合物对4对对映异构的手性氨基酸酯类客体在CH2Cl2中的分子识别,发现手性SalenCoⅡ配合物与此类客体的配位数为1.各客体缔合常数均为KD>KL,且按K(LeuOMe)>K(AlaOMe)>K(SerOMe)>K(TyrOMe)的顺序依次减小,测定了识别过程的△rGmθ,△rHθm,△rSmθ,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少的过程.采用分子力学的方法考察了主客体的最佳优势构象,对该优势构象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5.
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包结有机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所形成的配合物树脂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吸附配合物,本文报道了以这种包结配合物树脂吸附富集铜与镍的有关实验条件,反应机理以及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H=4~6的弱酸性介质中,包结树脂可以分别从稀溶液中定量吸附铜与镍,富集倍数达到50倍(铜)与200倍(镍)。  相似文献   

16.
用AM1方法对红菌素(包插甲素和乙素)与它们的溴代物进行了量子化学对比计算,得到了生成热,前线轨道能级及偶极矩等,讨论了溴代作用对竹红菌素分子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u(Ⅱ)-L-氨基酸配合物与5’-核苷酸之间的反应性和形成三元配合物的能力,根据IR,ESR和NMR谱讨论了二者之间的配位和分子识别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L-Val(s)、Cu(OAc)2H2O(s)和trans-Cu(L-Val)2(s)、HOAc(1)、H2O(1)在4mol/L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根据设计的一个热化学循环,可计算出该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tHm^φ(298.15K)=20.601kJ/mol,并计算出配合物trans-Cu(L-Val)2(s)的标准生成焓,推荐其值为:△fHm^φ(298.15K)=-1151.31kJ/mol。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Z1):159-164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手性SalenCoⅡ配合物对4对对映异构的手性氨基酸酯类客体在CH2Cl2中的分子识别,发现手性SalenCoⅡ配合物与此类客体的配位数为1.各客体缔合常数均为KD>KL,且按K(LeuOMe)>K(AlaOMe)>K(SerOMe)>K(TyrOMe)的顺序依次减小,测定了识别过程的△rGmθ,△rHθm,△rSmθ,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少的过程.采用分子力学的方法考察了主客体的最佳优势构象,对该优势构象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20.
具2,3-二氯-5,6-二腈基对苯醌自由基阴离子(DDQ-·)的Fe(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胡培植*季立才△周向葛**张伦陈义龙△△徐斌富△△(武汉大学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系△△,武汉430072)关键词:2,3-二氯-5,6-二腈基对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