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应用格林函数方法本文较仔细地研究了单粒位阱的非厄米选择uαβ=Mαβ(εβ)[或Mαβ(εα)],其中Mαβ(ω)=Mαβon(ω)+Mαβoff(ω)表示质量算符.文中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Mαβon(ω)与Mαβoff(ω)的定义并指出,质量算符插图可以分为三类项之和: (1)由Mαβoff(ω)的极点贡献的项.这类项不可分离,只有它们需要另行处理; (2)可以由上述非厄米选择完全抵销的项,这提供了选择uαβ的一个依据; (3)剩余项.这部分项可以简单地求和并且可以解释为单粒格林函数的振幅修正. 作为应用举例,文中讨论了粒子-空穴格林函数的重整化无规位相近似(RRPA),给出了有关的计算公式.在RRPA中不仅顾及了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而且还计及了单粒传播子的重整化,后者除Mαβoff(ω)所含极点的贡献外考虑了所有其它效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由单粒子格林函数导出的本征方程, 严格顾及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 得到的39Ca单空穴谱和41Ca单粒子谱与实验值符合颇好, 其中41Ca的单粒子谱较以往的RBHF结果有明显改进. 取含有能移的等效谐振子表象作为初始近似, 计算了单粒位阱uαβ=Mαββ)(Mαβ(ω)表示质量算符)的本征解, 亦得到颇好结果. 此外, 本文还考查了G矩阵中泡利算符的选取及谐振子能量零点的选取对能谱的影响. 比较Reid软心势与Paris势的计算结果表明Paris势是一个较好的核力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证明了以下结果:虽然单粒位阱 uαβ=Mαβ(εβ)[或 uαβ=Mαβ(εα),Mαβ(ω)为质量算符]是非厄米的,但由它所确定的断续本征值εγ却一定是实的,而且严格满足以下关系:εγ,=±[E(N±1)—E0(N)]其中 E0(N)与 E(N±1)分别表示满壳核(核子数为 N)基态与(N±1)核的严格能量本征值.此外,为了判断任一单粒位阱的本征值是否也可能满足上述关系,文中给出了一个计算其判据的简便方法.应用这方法还可很容易地算出单粒格林函数的振幅修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证明了,即使核子-核子间相互作用含有多体力,由非厄米单粒位阱uαβ=Mαβ(εβ)所确定的断续本征值εγ,依然具有以下性质:Gγα(εr)=∞至少对某一个α成立.这说明,εγ一定是 G+(γα)(ω)的极点或其支点割线的端点(这里 Gγα(ω)对数发散),由此必有以下结论:εγ为实数且满足下述关系εγ=±[Enr(N±1)—E0(N)]  相似文献   

5.
将4维 Minkowski 时空推广到5维时空,并将“基本”粒子静质量和时空自由度 x5相联系,m=—i((?)/(?)x5),我们讨论了5维非线性变换共形群 C(M5).对于C(M5)交换,保持有 dx12+dx22+dx32-dx02+dx52=0不变.C(M5)群和线性变换群 SO(5,2)同构.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费米子数的时空性质,并给出了自旋为半整数(整数)的粒子费米子数为奇数(偶数)的这一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6.
把满足约束Pi2—mi2—U(x2)=0(i=1,2)的二质点组的相对论力学应用于介子的SU(4)层子模型。在U(x2)为无限深球方势阱情况下,导出介子的质量谱。得到一组较精确的线性的质量关系。对于O-介子,代替η’—ηs混合,提出了η’—ηc混合的猜测。指出瑞奇轨迹对J—M2直线有系统地偏离,得到新的轨迹为M2对ξnl2的直线,其中ξneπ为球贝塞尔函数的零点,l为轨道角动量,新轨迹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氘核能量为0.5-2.5MeV能区,测量了C12(d,d)C12,C12(d,p0)C8.3.13,C12(d,p1)C13t13,C12(d,p2)C2nd13和C12(d,p3)C3rd13反应在几个角度上的激发函数,及在一些能量点上的角分布。围绕Ed=1.73MeV附近,在角分布和激发函数中出现有规律变化趋势,讨论了不同反应机制之间相干,并探讨了孤立“门态”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导出了过程J/ψ→γ+G(3-+), G(3-+)→M1M2的多重角关联函数, 其中G是Jpc=3-+的态, M1和M2是自旋为零的介子. 本文还讨论了3-+胶子球态并计算了过程J/ψ→γ+G(3-+)的螺旋性(helicity)振幅之比. 结果表明, 其中的一个比率与胶子球的质量无关, 其值很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光锥代数的基础上,用层子模型中核子的波函数和计算方法,由vW2P的实验曲线定出参数,并计算了 vG1、v2G2的值,得到了具有一定自旋取向的价层子的分布函数 h(?)(x).其中波函数中的时空函数取类谐振子的形式.文中对具有 SU(6)对称和不具有 SU(6)对称的两种旋量结构进行了讨论.计算得到的 A1P×vW2P 的理论值与实验相符合,对 SU(6)对称情况得到6 integral from 0 to 1{vG1P-vG1n}dx=-1.16,实验支持 SU(6)对称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个证认宇宙线中新X粒子的分析原则:筛比较法。对目前全部已知乳胶室事例进行了判定。其中结果有D介子和∑c+重子的平均寿命和质量,τ(D&;#177;)=5.8×10-13秒,τ(D0)=2.0×10-13秒,τ(∑c+)(?)2.4×10-14秒。支持△I=1的选择规则。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微子实验可能产生了中性和带电重轻子,我们讨论了每“行”有四个元素,如 ve,e-,E0,E- vμ-,M0,M- vτ-,T0,T- ……的轻子模型.非对角中性流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文章提出的SU(2)×U(1)模型中,μ→eγ,仍可用Bjorken-Lane-Weinberg机制压低,重轻子的产生截面基本上与实验符合.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些SU(3)×U(1)及具有更高对称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相邻奇A核转动带的回弯行为的分析,无法肯定162,164Er,164,166Yb,168Hf诸核的回弯机制。本文利用HFB推转模型,计算了这些核的排列角动量i(ω)和回弯的临界角频率ωc,探讨了阻塞效应的影响,通过和实验值的比较,确定了它们出现回弯均是由于一对i13/2中子转动排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静压0~1 GPa(10 kbar)范围内,80~300 K温区,用测量电阻的方法,研究了Bi-Pb-Sr-Ca-Cu-O(起始转变温度Tcon=110 K,终止转变温度Tcfi=106 K)的起导电性。观察到超导临界温度Tc随压力以dTc/dp=2K/GPa的速率增高,而在不同压力下的斜率d logR/dp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脉冲回波重合法”技术,测定了立方晶体镱镓石榴石(GGG)各对称方向的超声波声速,及它们在流体静压力和单轴应力条件下,随压力的变化,计算了GGG的二阶和三阶弹性常数。它们分别是:c11=3.04,c12=1.31,c44=0.94和c111=-17.97,c112=-12.86,c123=-1.06,c144=-2.11,c166=-3.29,c456=-0.94,单位是1011 N/m2。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还计算了GGG晶体的德拜温度以及沿它的[001]→[111]→[110]→[100]传播的三个声学波分支(一个纵波,两个横波)的Gruneisen参数γ(p,N)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在3~20 GPa压力范围内,测量了含氧量较低的YBa2Cu3O7-δ(δ=0.46)单晶压力增强效应(dTc/dp=4.9KGPa-1);YBa2Cu3O7(Tc0=90 K)单晶在压力下临界电流密度随压力变化;外磁场H=30 kOe时,Tc与磁场、压力关系;压力达16.5 GPa下,Bi2Sr2CaCu2Ox单晶Tc(p)关系(dTc/dp=-0.4 KGPa-1)。发现Y系高温超导体的温度压力导数dTc/dp与Tc0中间呈dTc/dp=b-mTc0线性关系(b、m为常数)。结合压力下Y系超导体结构相变和含氧量对Tc影响,分析这类超导体Tc有很强的正压力效应的原因。把实验结果同几种超导电性微观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内容包括:(ⅰ)进一步给出SU(2)×U(1)×S3模型的结果S2≈S3≈(ms2)/(mb2);sin δ≤(mumd)/(mcms),并预言b夸克的主要衰变道是b→u+W,b夸克的寿命可能长到10-9秒.(ⅱ)给出类K0-K0系统混合时的精确表达式ρ=错号事例数/对号事例数=(1/2)(|p/q|2+|q/p|2)([Γ2+(Δm)2]2-(γ1γ2)2)/([Γ2+(Δm)2]2+(γ1γ2)2);并给出CP破坏的精确表达式:A=(1-ρ')/(1+ρ')=(IM12Γ12*)/(|M12|2+1/4|Γ12|2),这里ρ′=(负电错号事例数)/(正电错号事例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线性响应理论的基础上, 推导得出惯性张量的微观计算表达式; 取尼尔逊单粒子态[1], 对236U核裂变的惯性张量进行了数值计算; 观察了惯性张量随核温度T和形坐标δ2、δ4的变化; 分析了惯性张量的对效应和壳效应; 对惯性张量在能级交叉处和通过临界温度Tc时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粒子鉴别系统测量了31.2MeV的α粒子在11,10B核上的(α,t)、(α,d)和(α,p)反应的角分布; 由出射粒子的能谱, 我们分别得到了剩余核处于基态和不同激发态的十个角分布. 从角分布的形状看, 在11B(α,t0)12Cg﹒s, 11B(α,d0)13Cg﹒s, 10B(α,d0)12Cg﹒s, 10B(α,d1)12C1st, 11B(α,p0)14Cg﹒s等反应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后角上翘; 并且(α,t0)和(α,p0)的后角上翘的同位素效应似乎与(α, α)的反常散射的同位素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emileptonic decays of Bc-→(ηc,J/Ψ)l-vl. We first evaluate the Bc→(ηc,J/Ψ) transition form factors F0(q2), F+(q2), V(q2) and A0,1,2(q2) by employing the pQCD factorization approach, and then we calculate the branching ratios for all considered semileptonic decay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we find that: (a) the pQCD predictions for the values of the Bc→ηc and Bc→J/Ψ transition form factors agree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by using other methods; (b) the pQCD predictions for the branching ratios of the considered decays are Br(Bc-→ηc e-ve-vμ)=(4.41-1.09+1.22)×10-3, Br(Bc-→ηcτ-vτ) =(1.37-0.34+0.37)×10-3, Br(Bc-→J/Ψ e-ve-vμ)) =(10.03-1.18+1.33)×10-3, and Br(Bc-→J/Ψτ-vτ) =(2.92-0.34+0.40)×10-3; and (c) we also define and calculate two ratios of the branching ratios Rηc and RJ/Ψ, which will be tested by LHCb and the forthcoming Super-B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S矩阵理论给出:研究直接过程与复合共振过程相干机制的方法及计算公式;并用它分析了1.63MeVd<2.05MeV能区12C(d,d)12C、12C(d,p113C*12C(d,p213C*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在此能区内,两种反应机制相干是存在的;并给出了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还定出各种直接过程和复合共振过程参数,特别是确定了Ed=1.726,1.767,1.792及1.86MeV 4个共振态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