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重视通法通解,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努力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两个意识”,即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下面以2010年高考全国数学卷Ⅰ理(19),文(20)的立体几何解答题为例,笔者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
叶琳 《数学通报》2022,(12):22-25
推理是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渗透在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回顾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推理能力始终作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成分,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推理”出现的频次高达102次,并新增“了解代数推理”,同时指出:“要关注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如代数运算规律的论证(例66)、韦达定理的论证(例67)、基于图象的函数想象(例68)”[2]这充分表明,初中数学要加强基于代数的推理教学。  相似文献   

3.
空间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直观认识、理解和体会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抽象出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有关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性质与判定.而对于它们的逻辑证明,在新课标版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在选修中用向量的方法加以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高考"三视图"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视图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背景下数学必修课程的新增内容,学习三视图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价值的认识起到推动作用.<课标>指出: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空间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本文以2007、2008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高考数学理科试卷中的三视图试题为例,就三视图的考查展开分析,并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1 问题提出 二面角是空间几何中重要的知识之一,是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等最好的几何素材.由于二面角的抽象性、多变性等特点,教科书(人教课标版A)中采用分步编排,螺旋上升的思路,即在必修2中,让学生学习传统几何的做法以外,再在选修2-1模块中提供了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大小的方法.为此,在新课标下如何定位、把握二面角的教学,值得教师思考.  相似文献   

6.
曹金芝 《中学数学》2012,(13):52+54
空间想象能力不仅是认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不可缺少的能力因素,而且是形成和发展创造力的源泉. 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在几何学中我们用点表示位置,点的不同组合构成空间各种形态的几何形体,根据几何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几何直观,几何变换与几何应用的要求越来越加强,说明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在几何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关于推理论证能力要求的问题,在历次数学课程改革中,都得到改革者的格外关注,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在现行教学大纲基础上加强了对合情推理的要求"[1],高中数学新课程则把推理论证能力确定为一项基本能力.[2]推理论证,尤其是数学证明,在数学课程中能够引起如此关注,和它在数学中的地位分不开.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给出10个数学课程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关于"符号意识",《标准》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马复先生在《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数学)》中指出: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9.
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概念辨析、位置关系探究、空间几何量的计算,并考查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一般综合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近几年高考试卷涉及动点和动直线的试题较多,此类试题比较抽象,难以捉摸,是考生难以突破的问题之一.本文尝试构建空间模型,以“静”制“动”来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视图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经常与立体几何中有关的计算问题交汇在一起进行考查,如面积、体积、角的计算等,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是命制试题的良好素材.2008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地的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三视图与直观图”是高考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立体几何初步的学习重点是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即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进行识图与画图的训练,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一般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空间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思辨,了解平行、垂直关系的基本性质以及判定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这里,常见的空间几何体指:长方体(正方体)、三棱锥、四棱台、圆柱、球等.  相似文献   

12.
立体几何主要研究空间的直线、平面和简单几何体及它们的几何性质、位置关系的判定、画法、度量计算以及相关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立体几何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试题一般以"两小题一大题或一大题一小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17-23分左右.笔者选取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理科卷的第19题进行例述.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通过识图、画图、推理、计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三视图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经常与立体几何中有关的计算问题交汇在一起进行考查,如面积、体积、角的计算等,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是命制试题的良好素材。2008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地的高  相似文献   

15.
空间想象能力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明确规定是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什么是空间想象能力?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它主要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它的特点是对于在人脑  相似文献   

16.
<正>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具体来说,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数学竞赛中直观想象尤为重要,运用直观想象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个人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立体几何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立体几何的教学作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和教学要求改变."课标"中的立体几何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等,在处理方式上,与以往按照点、线、面、体从局部到整体展开几何内容的方式不同,"课标"按照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展开,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其内容分层设计和分科要求,文理两科共同学习必修《数学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主要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获得几何图形的性质,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发现、论证一些几何性质,对于进一步的论证与度量则放在选修《数学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用向量方法处理[1][2][3][4],并只要求理科学生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想象能力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是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什么是空间想象能力?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所谓空间想象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它是对人脑中构成研究对象的空间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即进行思考,再创造.所以它的本质特征是“想象性创造.”关于能力的培养,牵涉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被培养的对象——学生——的主观因素,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极为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常规的考题 立体几何高考,强调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及垂直的判断与证明,注重表面积与体积、距离与角的计算,关注空间想象、推理论证、运算求解能力.分析2011年各地高考理科立体几何试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证明三种平行、三种垂直,计算三种距离、三类角,这些题在解答题中的位置相对靠前,都可以称之为常规题,甚至可以看作是注重基础的形似题.  相似文献   

20.
周定祥 《中学数学》2012,(11):56-57
空间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察和想象力的一种综合,是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通过对近年各省市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中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下面从三个方面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期对同学们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