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二氰基二硫烯(mnt和i-mnt)的金属配合物因其结构独特并呈现出特殊的光、电和磁学等性质,多年来引起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1-2].特别是在含Ni(mnt)2阴离子的离子对配合物中,功能阳离子的大小和构型改变可以导致Ni(mnt)2阴离子的重叠模式和堆积方式的变化,从而影响这类配合物的物理性能[3-5].为进一步探索取代苄基吡啶鎓离子中取代基团对1,2′-二氰基-1,2′-二硫烯镍配合物的结构的影响,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6-8],合成了1种新的1,2′-二氰基-1,2′-二硫镍(II)离子对配合物[Bz(Me)Py]2[Ni(mnt)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讨论了配合物晶体中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异马来二氰基二硫烯(i-mnt)镍(Ⅱ)配阴离子的2-萘亚甲基哌啶([2-NaMePid]+)盐(简记为[2-NaMePid]2[Ni(i-mnt)2]).基于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显示,合成的哌啶盐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分子中的[Ni(imnt)2]2-阴离子通过短程的C…N作用形成一维链;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以及N-H…N和C-H…Ni氢键促进分子的堆积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取代苄基三苯基鏻的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配合物[ClBzTPP]2[Ni(mnt)2].H2O([ClBzTPP]+代表对氯苄基三苯基鏻阳离子,mnt2-代表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阴离子).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墿,晶胞参数为a=1.058 5(2)nm,b=1.108 9(2)nm,c=1.157 0 nm,α=81.98(1)°,β=84.95(1)°,γ=84.45(1)°,V=1.369 1(4)nm3,Z=1,最终一致性因子R=0.058 4.该配合物由2个[ClBzT-PP]+阳离子,1个[Ni(mnt)2]2-阴离子和1个H2O组成.其结构特点是配合物中的[ClBzTPP]+阳离子和Ni(mnt)22-阴离子沿c轴方向堆积成柱,并通过C—H…S,C—H…π,C—H…Ni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1,2-二氰基二硫烯二钠盐(Na_2mnt),CuCl_2·2H_2O和溴化3,5-二氟苄基三苯基季鏻盐([BiFBzTPP]Br)为原料,成功合成了1种新的含1,2-二氰基二硫烯铜配阴离子的取代苄基三苯基复合季鏻盐[BiFBzTPP]_2[Cu(mnt)_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所合成的季鏻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季鏻盐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94 9(1)nm,b=0.154 2(1)nm,c=0.186 6(1)nm,α=90°,β=100.977(3)°,γ=90°,V=2.680 1(4)nm~3,Z=2,R_1=0.049 9,wR_2=0.113 8.该季鏻盐的分子结构单元由2个[BiFBzTPP]+阳离子和1个[Cu(mnt)_2]~(2-)阴离子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季鏻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C-H…S,C-H…N氢键和p(N)…π堆积作用相连接.变温磁化率测试显示,季鏻盐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弱的铁磁耦合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CuCl2和[4′-FBz-2-NO2Py]Cl([4′-FBz-2-NO2Py]+为1-(4′-氟苄基)-2-硝基吡啶鎓离子,其中Py为吡啶)在含盐酸的甲醇中直接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离子对配合物[4′-FBz-2-NO2Py]2[CuCl4].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取代苄基三苯基镌的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配合物[ClBzTPP]2[M(mnt)2]·H2O([ClBzTPP]’代表对氯苄基三苯基锑阳离子,mnt^2-代表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阴离子).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i,晶胞参数为a=1.0585(2)nm,b=1.1089(2)nm,c=1.1570nm,α=81.98(1)°,β=84.95(1)°,γ=84.45(1)°,V=1.3691(4)nm^3,Z=1,最终一致性因子R=0.0584.该配合物由2个[ClBzT—PP]^+阳离子,1个[M(mnt)2]^2-阴离子和1个H2O组成.其结构特点是配合物中的[C1BzTPP]’阳离子和Ni(mnt)2^2-阴离子沿c轴方向堆积成柱,并通过C—H…S,C—H…π,C—H…Ni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二氰基二硫烯(mnt和i-mnt)的金属配合物因其结构独特并呈现出特殊的光、电和磁学等性质,多年来引起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含Ni(mnt)2阴离子的离子对配合物中,功能阳离子的大小和构型改变可以导致Ni(mnt)2阴离子的重叠模式和堆积方式的变化,从而影响这类配合物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冠醚3,3′-二甲基二苯并-18-冠-6(MDB18-C-6),并以该化合物为配体分别与镍(Ⅱ)、钯(Ⅱ)和K2(i-mnt)作用,进一步合成了配合物[K(MDB18-C-6)(CH3COCH3)]2[Ni(i-mnt)2](1)及配合物[K(MDB18-C-6)(CH3SOCH3)]2[Pd(i-mnt)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与DNA都具有相互作用,配合物主要是通过影响DNA的螺旋结构,从而引起DNA的构象变化,并且配合物2的作用性能大于配合物1。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绝对不对称合成和改进的拆分方法制备标题配合物Λ-(+)D-cis-[CoBr(NH3)(en)2]Br2(1)和Δ-(-)D-cis-[CoBr(NH3)(en)2]Br2(2), 以及制备了cis-[CoBr(NH3)(en)2]Br2·2H2O(3)(en=1,2-乙二胺). 用元素分析、差热-热重、旋光度、UV-Vis、CD 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CD 光谱法获得了绝对不对称合成Co(III)配合物的产物ee 值分布图援当利用绝对不对称合成得到的手性Co(III)配合物去“逆向拆分”外消旋溴代樟脑磺酸铵[NH4(dl-BCS)]时只获得部分拆分, 初步认为这与交互拆分过程中阴阳离子之间的有效手性识别有关, 对于手性Co(III)配合物的绝对不对称合成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反应机理,即“催化-结晶诱导”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CuBr和[4-BrBzPy]Br([4-BrBzPy]+为1-(4′-溴苄基)吡啶鎓离子;Py为吡啶)直接在含氢溴酸的乙腈中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吡啶鎓盐[4-BrBzPy]2[ CuBr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所合成的吡啶鎓盐由1个四面体形的[ CuBr4]2-阴离...  相似文献   

11.
文献中研究了1,1-二氰乙烯基-2,2-二硫醇盐(简称i-mnt)的Cu(Ⅱ)和 Ni(Ⅱ)配合物.现合成出i-mnt的钒(Ⅳ)和铁(Ⅲ)配合物,根据钒(Ⅳ)配合物的ESR谱和铁(Ⅲ)配合物的Mossbauer谱及其他光谱探讨它们的键合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种含异硫氰合钴配阴离子和4-氯苄基喹啉鎓离子的季铵盐[4ClBzQl]2[Co(NCS)4]([4ClBzQl]+为4-氯苄基喹啉鎓离子);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电子喷雾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季铵盐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062 3(1)nm,b=1.406 9(2)nm,c=1.429 2(2)nm,α=67.11(1)°,β=72.60(1)°,γ=79.24(1)°,V=1.871 7(4)nm3,Z=2,Dc=1.421g/cm3,GOOF=1.017,R1=0.040 0,wR2=0.095 2.标题化合物分子由1个四面体形的[Co(NCS)4]2-阴离子和2个[4ClBzQl]+阳离子组成;π…π、p…π堆积作用和C-H…N、C-H…S氢键作用促进了晶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关磊  高威  张祖康  王莹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5):1187-1194
采用回流法在水溶剂中合成了2个含氮配体单核镍配合物[Ni(phen)2(H2O)2](1,6-nds)·2H2O(1)和[Ni(phen)3](1,6-nds)·10H2O(2)(1,6-nds=1,6-萘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配合物1中,镍离子与2个1,10-邻菲罗啉和2个水分子配位,形成[Ni(phen)2(H2O)2]2+阳离子。2个没有配位的水分子通过氢键与[Ni(phen)2(H2O)2]2+和1,6-萘二磺酸根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2中,镍离子与3个1,10-邻菲罗啉配位,形成[Ni(phen)3]2+阳离子。大量的氢键将自由的水分子和1,6-萘二磺酸根离子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2个配合物中1,6-萘二磺酸根离子均没有与镍离子配位,只是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室温下,配合物显示了较大的荧光发射峰,其最大发射峰分别在443和438 nm。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制备了2种新的离子对配合物[M(phen)3][Ni(mnt)2](phen=1,10-菲咯啉,mnt2-=马来二腈二硫烯;M2+=Ni2+,1;Fe2+,2),并进行了结构表征。2种离子对配合物晶体的空间群都为P21/n,具有类似的晶胞参数和堆积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显示在近红外区域没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在2到400 K的温度范围内,化合物1表现居里-外斯型的顺磁性行为,并在磁性[Ni(phen)3]2+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作用,而且在八面体配位环境下Ni2+离子自旋基态S=1。化合物2在40 K向上显示抗磁性,意味[Fe(phen)3]2+离子处于低自旋态。低于40 K时,弱居里尾巴可能是由于小部分顺磁性[Ni(mnt)2]-杂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方法,以3,5-二溴苯甲酸(3,5-HBr2BC)和吡啶(py)分别与Cd(NO3)2·4H2O和Mn SO4·2H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同质异心结构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3(3,5-Br2BC)6(py)2]n(M=Cd,1;Mn,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这些配合物具有一维链状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状结构通过Br…Br卤键和C-H…Br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分别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配合物2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种新颖的配合物[M(ImH)6](tfbdc)(M=Co,Ni;tfbdc=2,3,5,6-四氟对二苯甲酸根;ImH=咪唑),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循环伏安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2个配合物[Co(ImH)6](tfbdc)(1)和[Ni(ImH)6](tfbdc)(2)都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且Z=2。每1个金属离子与来自6个咪唑分子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独立组分,[M(ImH)6]2+阳离子和四氟对二苯甲酸阴离子之间通过两种氢键(N-H…O和C-H…F)连接形成了一种三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绝对不对称合成和改进的拆分方法制备标题配合物!-( )D-cis-[CoBr(NH3)(en)2]Br2(1)和"-(-)D-cis-[CoBr(NH3)(en)2]Br2(2),以及制备了cis-[CoBr(NH3)(en)2]Br·22H2O(3)(en=1,2-乙二胺).用元素分析、差热-热重、旋光度、UV-Vis、CD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CD光谱法获得了绝对不对称合成Co(III)配合物的产物ee值分布图.当利用绝对不对称合成得到的手性Co(III)配合物去“逆向拆分”外消旋溴代樟脑磺酸铵[NH4(dl-BCS)]时只获得部分拆分,初步认为这与交互拆分过程中阴阳离子之间的有效手性识别有关,对于手性Co(III)配合物的绝对不对称合成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反应机理,即“催化-结晶诱导”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吡啶或2-氨基吡啶与取代苄基衍生物反应获得3种苄基吡啶类季铵盐.即:溴化苄基吡啶盐([Bz—Py]Br),溴化苄基-2-氨基吡啶盐([Bz-2-NH2Py]Br)和溴化对硝基苄基吡啶盐([NO2Bzpy]Br]).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喷雾质谱等手段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并以绿脓杆菌和金葡萄球菌为致病菌体测定了3种盐的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3种吡啶类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2个Schiff碱Cu(Ⅱ)/Ni(Ⅱ)配合物[Cu(L~1)_2](1)和[Ni(L~2)_2](2)(HL1=1-(4-(((E)-3,5-dichloro-2-hydroxybenzylidene)amino)henyl)ethanoe O-benzyloxime,HL2=1-(4-(((E)-4-methoxy-2-hydroxybenzylidene)amino)phenyl)ethanone O-benzyloxim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X射线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类似的结构,均由1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1和2都是单斜晶系,但配合物1空间群为C2/c,而配合物2为P21/c。且中心金属Cu(Ⅱ)和Ni(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配位的扭曲的平面四边形结构。配合物1通过π…π和C-H…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而配合物2通过C-H…π作用形成2D超分子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醇溶剂中合成了2个铜配合物[Cu(Ⅱ)(phen)2Br]2[Cu(Ⅰ)4Br6](1)和[Cu(Ⅱ)(phen)2Br]Br·CH3OH(2)(phen=菲咯啉),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1是Cu(Ⅰ)-Cu(Ⅱ)混价态化合物,并通过π-π作用和C-H…Br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超分子网络结构。该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包括2个[Cu(Ⅱ)(phen)2Br]+阳离子和1个[Cu(Ⅰ)4Br6]2-四核阴离子;阴离子中的4个铜原子组成四面体结构,而6个溴原子分别沿铜四面体的6个边桥联铜原子,形成八面体结构。2由[Cu(Ⅱ)(phen)2Br]+、Br-和CH3OH组成,并通过π-π作用也形成了一个超分子网络结构。当它们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时,2仅显示了5.9的DMC转化数,而1中的[Cu(Ⅰ)4Br6]2-阴离子能为甲醇的氧化羰基化反应提供适宜的合成环境,DMC的转化数达到5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