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们知道 ,要断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论证 ,即证明对满足题设的所有情况结论都正确 .但要否定一个命题却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因此 ,当我们难以肯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 ,就应考虑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满足题设却不是题中结论的例子 (即反例 ) ,若能找到 ,便可以判定该命题是假命题 .现就立体几何中的几个假命题举反例如下 ,供大家参考 .命题 1 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图 1 命题 1的反例示意图反例 如图 1,令三棱锥V ABC中的棱VA=VB =BC =AC ,AB =VC ,VA≠AB ,则三棱锥V ABC是…  相似文献   

2.
目前 ,大多数省份已使用新教材———《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数学(上 ) .我们对北京市、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几所学校的高中一年级 1 60 0名学生在学完“简易逻辑”这部分内容后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附问卷 ) ,发现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或”、“且”、“非”、“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等概念理解的不够准确 .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1 教材对某些地方处理得过于粗糙 ;2 有些中学数学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理逻辑知识 .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进行认真的思考与探究 ,得出如下几点认识与同行…  相似文献   

3.
浅谈命题之否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形式逻辑中 ,我们把反映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或关系的思维形式叫做判断 .表达判断的语句叫命题 .在数学中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示的并且能区别真假的语句叫数学命题 .命题按能否分解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按其所判断的是事物的性质或存在的关系可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 .在数学证明中 ,准确无误地写出一个命题的否定式是十分重要的 .1 简单命题的否定1 1 性质命题的否定每一个性质命题都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部分组成 ,其中主项表示被判断的对象 ;谓项表示主项的性质 ;量项表示主项的数量 ,分为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 …  相似文献   

4.
文 [1 ]旨在对高中新教材中新增加的“简易逻辑”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对于不熟悉这部分内容的中学师生颇有参考价值 .但是该文中有一点瑕疵 ,今冒昧指出 .文 [1 ]在谈到关于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这一问题时认为 :“若p则q”的否定是“若p则非q” .这是一个错误观点 .事实上 ,“若p则q”等价于 (「p)∨q(文 [1 ]在谈到关于逻辑联结词与复合命题时也是这样说的 ) ,其否定应该是p∧ (「q) .p∧ (「q)读作“p且非q” ,习惯上也可以说成“虽然p ,但非q” .“若p则非q”等价于 (「p) ∨ (「q) .当p为假时 ,「p为真 ,于是 (「p…  相似文献   

5.
《数学通报》2003,(11):47-48,F003
20 0 3年 1 0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45 6 如图 ,在⊙O中 ,两弦AC、BD垂直于P .过A、B、C、D分别作⊙O的切线 ,相交于E、F、G、H ,求证 :AEAH =PBPD =CFCG,或 BEBF =APPC =DHDG证明 分三步证 :Ⅰ )过H引FG的平行线与AC交于X ,则∠GCA =∠HXA又因∠GCA =∠HAC所以∠HXA=∠HAC 即得HA=HX同样地 ,过H引EF的平行线与BD交于Y ,则有HD =HY又因HA =HD 所以HX =HY  ①设AC与HF交于P1 ,则有 HP1 P1 F =HXFC  ②又设BD与HF交于P2 ,则有 HP2P2 F =HYFB  ③又因在FB =FC ④结合…  相似文献   

6.
“或”、“且”、“非”命题的判定及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绍义 《数学通讯》2002,(11):27-28
若 p ,q表示命题 ,把“p或 q”、“p且q”、“非 p”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 .要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含义 ,只有掌握这三种复合命题的判定与构造 .下面就此谈谈看法 ,仅供参考 .1 “或”、“且”、“非”命题的判定含“或”、“且”、“非”的命题有的不是复合命题 ,如 :( 1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零 .( 2 )若x >1或x <- 1 ,则x >0 .( 3)x2 -x - 6 <0的解是x >- 2且x <3.( 4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非零实数的零次幂等于 1 .容易看出 ,( 1 )、( 3)、( 4 …  相似文献   

7.
关于“命题的否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听课,听到老师这样给学生小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不是一回事,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命题的否定只要把原命题的结论否定就可以了,例如"若x>3则x>1"的否命题是"若x≤3则x≤1",命题的否定是"若x>3则x≤1",课后笔者与授课老师交换了意见,认为这番小结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不料这位老师说,他是根据教学参考书上小结的.  相似文献   

8.
邰圭 《数学通报》2004,(1):47-48,F003
20 0 3年 1 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466 设M =5 2 0 0 1 + 72 0 0 2 + 92 0 0 3+ 1 1 2 0 0 4 ,求证 :M能被 8整除 .证明 令An =5 2n- 1 ,Bn =72n,Cn =92n- 1 ,Dn =1 1 2n(n∈Z+)( 1 )当n=1时 ,有A1 =5 ,B1 =49,C1 =9,D1 =1 2 1 ,所以A1 除以 8余 5 ;B1 除以 8余 1 ;C1 除以 8余 1 ;D1 除以 8余 1 .( 2 )假定n=k(k∈Z+)时 ,有Ak 除以 8余 5 ,即Ak =5 2k- 1 =8S1 + 5 (S1 ∈Z+) ;Bk=72k除以 8余 1 ,即Bk=72k=8S2 + 1 (S2∈Z+) ;Ck =92k- 1 除以 8余 1 ,即Ck =92k- 1 =8S3+1 (S3∈Z+) ;Dk =1 1 2k 除以 8余 1 …  相似文献   

9.
简易逻辑知识解读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数学通讯》2003,(13):11-1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学习数学时 ,处处涉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 .高中数学新教材“简易逻辑”结合中学数学内容 ,介绍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逻辑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命题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避免一些易犯的逻辑错误 ,从而有助于学生学好数学 .但作为我们中学数学一线教师 ,往往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逻辑学 ,对逻辑知识存在一定的认知缺陷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点肤浅的认识 ,敬请同仁斧正 .1 命题与判断初高中共有两次命题的定义 ,初中数学为了便于学生接受 ,给命题下的定义是 :…  相似文献   

10.
徐令芝 《数学通讯》2005,(12):22-24
文[1]提出了如下猜想:若a,b>0,a b=1,2≤n∈N,则32<1an 1 1bn 1≤2n 12n 1.文[2]给出了这个猜想的证明,并在文末提出:此猜想的推广能否继续成立?即命题“若a1,a2,…,ak>0,a1 a2 … ak=1,2≤n∈N,则2k-12<1a1n 1 1a2n 1 … 1akn 1≤kn 1kn 1”是否为真?本文将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命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易逻辑”一节 ,是高中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 .对于这部分内容 ,在初中教材及原高中教材中虽零星出现过 ,但都没系统地加以讨论研究 ,因此 ,许多教师会感到心中没底 ,而这部分内容 ,无论是学生对初中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以加深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还是对今后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顺利学习 ,都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教师更是要弄清吃透 .为此 ,我们就“命题”这一简易逻辑中最基本也是比较重要的概念 ,作如下简要的解释说明 ,以期各位同仁商榷指正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 关于命题定义的理解“命题”这一概念在初中平面几何中有过…  相似文献   

12.
修改了连续归纳法,利用修改后的连续归纳法证明了一个关于可分命题的重要定理,利用该定理简化证明实数系中若干定理.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选修1-1与2-1<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除了以往的"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之外,还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相似文献   

14.
15.
16.
题目 已知x1^2+x2^2+…+x100^2=300。求证: x1+x2+…+X100≤200 (1) 文[2]对不等式(1)进行了加强和推广,分别给出四个命题,其中后两个命题(见原文命题3、命题4)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每年的高考对函数问题的考查都占很大比例,且是常考常新.特别是“导数”和“向量”进入了高中数学新教材后,拓宽了高考对函数问题的命题空间.本文试对高考函数命题的新趋势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文[1]介绍了有关不等式的两个引理及其推广命题1-4.文[2]将两个引理及其推广命题作出了进一步推广.本文将推广的两个引理及其推广的命题再进一步作出拓广.两个引理的再拓广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臧华 《数学通讯》2002,(13):15-15
怎样构造一个命题的非是数理逻辑用语一节的一个教学难点 .下面 ,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突破难点的几点方法 .1 否定词分析 抓住否定词 ,建立一些固定的求非模式 .首先 ,必须掌握命题中常用的一些互为否定的词 ,如“等与不等” ,“是”与“不是” ,“小于”与“不小于” ,“任意一个”与“存在一个”等 ;掌握一些互为否定的关系 ,如“对 x∈R ,具有性质 p”与“ x∈R ,不具有性质 p” .其次 ,了解全称量词的一些等价说法 ,如“任意” ,“所有” ,“一切” ,“每一个” ,“任意一个” ;了解存在量词的一些等价说法 ,如“有些”、…  相似文献   

20.
丁克 《中学数学》2023,(6):67-69
一道中考压轴题的命制,需要经历多次研磨.从命题蓝图的设计,到考查目标的确立;从初步构想,到逐渐成题,再到研磨修改,最终形成定稿;从文字的科学性修订,到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调整.只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反复锤炼,才有可能生成高质量的命题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