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新课程相应的高考(简称新高考)已在五省市进行了两次实践,明年将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新高考到底新在哪里,便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对照2008年江苏新高考数学卷(必考部分),发现新高考有如下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贺信淳李平(北京东城教科研中心)(北京一中)“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在数学解题时可以发挥作用的策略思想,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成为考查学习数学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在这种思想方法的使用中,在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  相似文献   

3.
刘容 《中学数学》2023,(19):41-43
<正>1聚焦高考试题,明晰教学方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指出:高考基本功能——服务选材;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要求——引导教学.高考命题观念从“基础知识立意”“技能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过渡.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了六套新高考数学试卷,包括全国甲卷文、理试卷,乙卷文、理试卷,以及新高考的Ⅰ、Ⅱ试卷(不分文理),六套考卷中有五套设制了开放式问题,按类型分为:结果开放、条件开放、条件和结果均开放(综合开放式).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北京卷)第19题: 已知点M(-2,0),N(2,0),动点P满足条件|PM|—|PN|=2√2.记动点P的轨迹为W.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考不等式试题对教学的几点启示石志群邓坚(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225500从199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上海除外)实行了“新高考”模式(即“3+2”模式),高考命题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较为成熟的阶段.全面考察这几年的试题,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孙金钊 《数学通讯》2013,(11):115-116
近几年的北京高考压轴题都是创新型问题,有相当大的难度,极具挑战性.2013年北京市高考第20题共三问,其中第(I)问比较容易,而第(Ⅱ)、(Ⅲ)问都比较抽象,不易论证.  相似文献   

7.
谈信息迁移题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罗增儒信息迁移题是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以1994年第(20)题,1995年理(24)、文(25)题为标本,不以1995$的试题而为中学数学弄所汪目.它是应用性问题发展的一个新鲜形式和高级阶段.1信息迁...  相似文献   

8.
五年“3+2”高考数学试题研究及复习建议杨志文(江苏锡山高级中学214154)实行“3+2”新高考已经五年.本文将通过对五年来的“3+2”全国高考试题(以下简称《试题》)的分析、研究,对今后数学复习教学谈几点建议.1《试题》研究纵观19931997...  相似文献   

9.
2005年北京高考试卷第14题:已知次多项式Pn(x)=ao(x^n)+a1(x^n-1)+…+a(n-1)x+an.  相似文献   

10.
问题 (2014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第18题)已知函数f(x)=xcosx-sin x,x∈[0,π/2].  相似文献   

11.
高慧明 《数学通报》2007,46(4):58-59
纵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省文、理两卷,体现能力考查新方式的有四处: 1.理科选择题第(8)题利用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平时不重视阅读教材的考生解题时感觉吃力.  相似文献   

12.
双曲线的新性质孔繁秋(福建厦门市禾山中学)1985年高考有这样一道试题:已知两点P(-2,2)、Q(0,2)及直线l:y=X.设长为的线段AB在l上移动(如图),求直线PA、QB的交点M的轨迹方程(要求把结果写成普通方程).所隶轨迹是双曲线1.P、Q...  相似文献   

13.
邱云 《数学通讯》2010,(1):14-15
2009年高考的前夕,我校组织了最后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在文科数学的第7题采用了这样一遁题: 设,f(x)=1g(1-x^-2+a)是奇函数,则使f(x)〈0的z的取值范围是 ( )  相似文献   

14.
数列小题巧解四型621115四川三台观桥中学邓钧方本文旨在探讨数列小题的四种类型的巧解.1项少求和对项数较少的数列求和,即使具有等差等比特征,有时可不用求和公式,而采取提公团式或其它方法灵活处理.例1[1993年新高考文(4)」的值为()(A)—2(...  相似文献   

15.
王国涛 《数学通讯》2010,(3):42-42,44
题目 (2009年北京高考卷19题)已知双曲线C2 x^2/a^2-y^2/b^2=1(a〉0,b〉0)的离心率为√3,右准线方程为x=√3/3.  相似文献   

16.
一道高考选择题引出的思考熊远程(武汉市教研室430050)95年高考数学理科(12)题与文科(14)题是同一道选择题,这一道试题的高考功能和考生的解答情况如何,大家很难知道.我们在96届高中毕业班作了一次相关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分析意见写出来,供高...  相似文献   

17.
谈高中文科班的数学教学与复习徐延觉(南京师大附中210003)高中文科班是指那些将在高考中报考文科类的学生所组成的班级.他们通常是高二上学期或高二下学期,由各教学行政班分离出来并组成新的班集体.文科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中,都...  相似文献   

18.
于海龙 《中学数学》2022,(23):33-35
2022年北京高考导数解答题问题情境新,题目灵活多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中对2022年北京高考导数问题的解法进行了汇总整理,分别从代数维度和几何维度入手分析,根据等价变形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合理构造函数,为函数与导数知识的学习与复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常规技巧提高解题速度551700贵州省毕节一中俞马寅近几年高考试题源于课本,紧扣《说明》,难度适中,但题量较大,解题速度就是成败的关键.注意运用常规技巧往往事半功倍.1前后相消(约)法例1(1991年高考试题)故选(C).例2(1992年三南试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高考全国理科卷Ⅰ第12题:设集合Ⅰ={1,2,3,4,5},选择Ⅰ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使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 )种。 (A)50 (B)49 (C)48 (D)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