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读了本刊1983年笫6期武永兴同志的译文——“为什么电子不会掉进原子核里”以后,觉得有两处应予更正: (1) 图1和图2的图注应互换。即58页的“圈1n=1,2,3和4的波函数”应标在59页的图下,59页的“图2类氢原子(Z=1)图”应标在58页的图下。这是原文中的差错。  相似文献   

2.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卟啉是含四个吡咯分子的大环类化合物,母体卟吩自由碱的骨架如图1(1)所示。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卟啉化合物是原卟啉Ⅸ(图1(2))、酞菁(图1(3))具有和卟吩核类似的结  相似文献   

3.
郭林  聂昌庭 《大学化学》1988,3(6):39-39
由于燃烧热测定较难做成功,一般需要6—8小时。为此做了技术改进,使本实验可在4小时内顺利完成。改进前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图2:图t改进前的装置图2改进后的装置 1.原模底只有一个孔(图」),铁丝穿入后,易在模底顶部通电后发生短路,铁丝又细,不易操作。改进后,在模底钻两个孔(图2)这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黄素(见图1)为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黄色色素。研究报道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癌等生物活性[1-4]。本文通过芳香醛和环己酮催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姜黄素类似物(见图2),研究了它们抗自由基的活性。图1姜黄素的化学结构F ig.1 Chem ical structure of cur  相似文献   

5.
图1为SWNTs+CHI/IUCPE(a)和dsDNA/SWNTs+CHI/IUCPE(b)表面的SEM图.由图1a可见电极表面的碳纳米管分散相对比较均匀,其上的亮斑为壳聚糖的覆盖层.由恒电位吸附dsDNA后,电极(dsDNA SWNTs+CHI/IUCPE)表面的呈明显的立体空间,这是与壳聚糖紧密结合dsDNA分子覆盖层.与图1a相比,图1b的电极表面形貌发生很大变化,证明dsDNA己修饰到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6.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一品  唐晖 《大学化学》2003,18(6):46-46
沸点仪是绘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常用实验装置 ,目前教科书中该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1~ 4 ] 。这种沸点仪的缺陷是加热电阻丝允许的电压不能超过 40V[4 ] ,否则电阻丝易被烧断。在实验过程中 ,常有学生由于调压过大烧断电阻丝的情况。另外 ,该实验有许多样品易燃 ,在烧瓶内通电后的电热丝与易燃样品直接接触 ,存在安全隐患。图 1 沸点仪装置图1.冷凝器 ;2 .温度计 ;3 .加热导线 ;4.气相冷凝液取样口 ;5.气相冷凝液贮存槽 ;6.蒸馏瓶 ;7.液相取样口 ;8.电加热丝图 2 改进后的沸点仪装置图1.冷凝器 ;2 .温度计 ;3 .气相冷凝液取样口 ;4.气…  相似文献   

7.
原子轨道能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的教学中,当讲授核外电子排布的问题时,常采用L.Pauling提出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图1)。这个图简单明确,便于掌握,易于教学。  相似文献   

8.
二元六相多体系的九点封闭网图包含了两种基本类型的非直线部分。只有除去某九点封闭网图所包含的全部非直线部分所共享的一个无变度点,才可能获得1张八点直线网图。总共导出了二元六相多体系的67张不同的八点直线网图。它们分属31个不同的八点直线网(即31个不同的八点集合)。由此,证明了过去关于二元六相多体系仅有1张八点直线网图的结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三、络合物的对数图及其应用 1.金属-EDTA络合物的对数图与络合滴定曲线 以10-2MEDTA(Y)滴定10-2MCa2+为例,图8是其络合物对数图与滴定曲线的并联图(虚线表示pH为8,实线表示pH为11)。  相似文献   

10.
1.化学通报1954年10月号482页图1中在吉普发生器(7)出口处装上CaCl_2的球状干燥器。 2.氮的来源改用燃烧磷: 将磷取少许放燃烧匙中着火及时送入盛有少许水的瓶内燃烧,瓶口另一管与盛水烧杯相连(如图1),当磷燃烧变为五氧化二磷后溶解于水中减低压力,由烧杯中水压入瓶内使P_2O_5全部溶解馀下氮气。将图中集气瓶改装成图2,然后连到482页图中6瓶前,替代1.2.3.4.5等部慢慢的等速度放入水将氮气驱逐入瓶6。  相似文献   

11.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第一章教学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听课和复习,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于烷基乙酰胺的初始热解反应机理, 通常认为与酯类的热解反应相类似。Maccoll和Nagra通过对该热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认为两者存在不同。差异之一, 烷基乙酰胺存在两种可能的热解途径【参见本文(129页)前述反应方程(1),(2)】。而在酯类热解反应中(2)的活化能过高, 且四元环过渡态极不稳定。差异之二, 极性溶剂(比如乙酸)对酰胺热解反应的催化作用不明显, 而对酯类等气相热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此, 我们用MINDO/3分子轨道法对乙基乙酰胺的初始热解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用能量梯度法对此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和生成物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如图1所示)用极小能量途径法分别寻找反应(1)和反应(2)的初始过渡态, 继而用Powell法全优化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计算所得的过渡态TS1、TS2和TS3分别见图2a, 图3a和图4a。为了确证这些过渡态, 进行了振动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过渡态的力常数矩阵的诸本征值中均只有一个负值, 且虚振动模式展示了走向各自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趋势, (如图2b,图3b和图4b所示)。它们的总能量及反应(1)和反应(2)的活化能列于表1. 对整个热解反应(1)作了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分析, 反应历程见图5所示. 与IRC相应的总能偶极矩以及部分关键的键长和原子净电荷变化一并列于表2.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在乙基乙酰胺的初始反应中主反应即反应(1)与酯类反应相类似, ...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及教科书中常常可以看到所谓“自由能-反应坐标图”(图1)。这类图的产生是宏观与微观概念混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G lycyrrhizic acid)又名甘草皂甙和甘草甜素,是从豆科植物甘草和光甘草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皂甙,是常见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其分子中含有的羧基和酮基易与金属离子作用形成配合物[1-5]。图1甘草酸的结构图F ig·1 The structure patterns of gly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中的SN2,SN1,E2,E1反应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总结它们的反应机理、反应影响因素和反应相互竞争关系图,并利用竞争关系图解答了一些典型考研真题,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SN2,SN1,E2,E1反应的相互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育》2007年第1期刊载了朱孝斌同志的《一堂脱离轨道的探究课》(以下简称《一》文),朱老师将科学探究的理念带入课堂中这一点值得笔者学习。然而,笔者却认为文中有几处不合理之处,在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一下。在《一》文中叙述学生做了图1、图2、图3的几个实验。就  相似文献   

17.
测量反应体系压力变化的装置已有报道,但本文装置具有操作方便、记数准确等优点。 1 实 验 1.1 实验原理及试剂 详见文献。 1.2 装置及仪器 本文的无汞动力学测量装置用于乙炔氢氯化均相催化反应力学研究,其组装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生物化学、生物医学中混合寡肽的分析问题,对未衍生的混合二肽场解吸质谱进行了研究(图1和图2)。在图1图2中出现了所有二肽的准分子离子[M+H]~+,除此外还出现了[2M+H]~+、[M_(AB)+H]~+、[M_(AC)+H]~+等集聚离子,这些集聚离子能用于进一步确定各个肽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9.
溶液冰点降低的P-T图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忌 《大学化学》1989,4(6):50-51
讨论溶液冰点降低时,一些物理化学教材中常辅以P-T图做定性解释.这种解释有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按照冰点时固态纯溶剂蒸气压和溶液蒸气压相等的原则解释,见图1示,另一种是按照一定压力下(通常为1 atm),固态纯溶剂和溶液两相平衡时温度为冰点的原则解释,见图2示.  相似文献   

20.
1.爆炸瓶的制作:在500ml大口塑料瓶的盖上打一个直径为1.2-1.5cm的园孔,配上胶塞,在胶塞的中心打一个小孔,插入1-2cm长的小瓷管,如图1a,再用一段绳子,一端拴在胶塞上,另一端拴在塑料瓶颈上,如图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