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sp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海南岛三亚附近海域采集的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sp中,分离得5个结晶化合物。通过化学和波谱方法鉴定出他们的结构分别是:24亚甲基胆甾-1α,3β,5α,6β-四醇(1);24-亚甲基胆甾14-烯-3β,6β-二醇(2);2.十六碳酰胺基-十八-4(E),8(E)-二烯-1,3-二醇(3);(2S,3S,5R)-2-十六碳酰胺基-十八-1,3,5-三醇(4);柳珊瑚甾醇(5)。生理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对人体鼻咽癌(CNE2)和胃癌(NGC-803)细胞有强抑制活性;化合物2对P-388肿瘤细胞有强抑制活性;柳珊瑚甾醇(5)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和减慢心率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海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sp.中两个新孕甾醇苷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sp.中,分离得到3个甾类化合物:孕甾-5,20-二烯-3β-醇-3-O-α-L-吡喃岩藻糖苷(1)、孕甾-5,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2)和(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其中1和2为新化合物.孕甾醇苷具有抗早孕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活性指导下,从一株来源于药用红树尖瓣海莲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J41221)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包括4个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和2个甾醇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1-羰基-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2α,3β-二醇(1),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单烯-3β,11β-二醇(2),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3β,11β-二醇(3),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2α,3β,11β-三醇(4),啤酒甾醇(5)和(3β,5α,6β,22E)-6-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5-二醇(6).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生物中获得,且1和2的波谱数据迄今未见任何报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四联球菌均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和4.86μmol/L.  相似文献   

4.
三个新甾体皂甙元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L.(Zygophyllaceae)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 甾体皂甙元,经IR,2D-NMR和MS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海可皂甙元(1),25(R)-螺 甾烷-4—烯—3,12—酮(2),25(R)·螺甾烷—3,5-二烯—12—酮(3),25(R)-螺 甾烷-4—烯—2β,3α-二羟基—12—酮(4)和25(R)—螺甾烷—24β—羟基-4—烯 —3,12—酮(5),其中化合物3-5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各种柱色谱法从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树皮的78%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1),豆甾-4-烯-6β-醇-3-酮(2),蒲公英赛酮(3),蒲公英赛醇(4),乙酰蒲公英赛醇(5),5α-豆甾烷-3,6-二酮(6),β-谷甾醇(7),β-胡萝卜苷(8),香草醛(9)。除了化合物(7),其他化合物都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 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南岛三亚海域采集的软珊瑚Labophytumsp.中分离得五个甾醇苷(1)~(5)。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依次为3'-O-乙酰基-4-O-[β-D-吡喃木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1),4-O-[β-D-吡喃木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2),4'-O-乙酰基-4-O-[β-D-吡喃木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3),4'-O-乙酰基-4-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4)和4-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5),其中1为新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2)和(5)对SKMG-4,Hep-G2和CNE2三种人体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花金挖耳地上部分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对小花金挖耳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和薄层制备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1R,2S,4S,5R)-2,5-二羟基-p-薄荷烷(1),(1S,2S,4R,5S)-2,5-二羟基-p-薄荷烷(2),(3R,4R,6S)-3,6-二羟基-p-1-薄荷烯(3),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4),5α-羟基-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5),2α-羟基-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6),4β-羟基-1α,10βH-伪愈创木烷-11(13)-烯-12,8α-内酯(7),4-羰基-1α,10βH-伪愈创木烷-11(13)-烯-12,8α-内酯(8),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3首次从天名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云南重楼中的新甾体皂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 var. yunnanensis(France. )Hand.-Mazz.的干燥根茎中分离鉴定了4个甾体皂苷(1~4), 其中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 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4-O-β-D-吡喃半乳糖基-(23S,24S)-螺甾-5, 25(27)-二烯-1β,3β,23,24-四醇-1-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9.
通过活性追踪的方法,从一株来源于药用红树尖瓣海莲的内生真菌Phomopsis longicolla HL-2232中分离鉴定了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个色原酮类化合物以及4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氨基嘌呤-9-羧酸甲酯(1),腺嘌呤核苷(2),尿嘧啶核苷(3),N,N'-二苯基尿素(4),(2S,2'R,3R,4E,8E,3'E)-2-(2'-羟基-3'-十八碳烯酰胺)-9-甲基-4,8-十八碳二烯-1,3-二醇(5),2-(2'S-羟丙基)-5-甲基-7-羟基对氧萘酮(6),fortisterol(7),(22E)-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8),啤酒甾醇(9),β-谷甾醇亚油酸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其碳谱数据至今未曾报道.细胞毒活性表明化合物1~3对肿瘤细胞A549,B16F10,HL-60,MCF-7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新化合物1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为14.9μmol·L-1、化合物3对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为8.6μmol·L-1,两者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相似文献   

10.
南海肉芝软珊瑚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采自海南岛三亚湾的一种肉芝软珊瑚Sarcopyton sp中分离到1个新的对苯二甲酸二酯衍生物,通过波谱方法和化学转变测定其结构为对苯二甲酸-1-异丁基-4-(2′-乙基-正己基)-二酯(1);另外,还分离鉴定得2个多羟基甾醇,24α-甲基一胆甾-5(6)-烯-3β,7α-二醇(2),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三醇(3)和α-十六酸-鲨肝醇酯(4);化合物2和3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4具有升白血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远东疣柄牛肝菌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远东疣柄牛肝菌(Leccinum extremiorientale)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13个 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它们的结构被鉴定为:麦角甾-7,22-二 烯-3β,5α,6β-三醇(1),麦角甾醇过氧化物(2),麦角甾醇(3),麦角甾 -4,6,8(14),22-四烯-3-酮(4),麦角甾-5,7-二烯-3β-醇(5),棕榈酸 (6),(2S,3S,4R,2’R)-2-(2’-羟基二十四碳酰胺)十八烷-1,3,4-三 醇(7),脑苷脂B(8),脑苷脂D(9),尿嘧啶(10),肌苷(11),腺苷(12 ),D-阿洛醇(13),利用2D NMR(~1H-~1H COSY,HMBC,HMQC)技术首次对化合 物8和9的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在浓度为100 μg/mL时,化合物2,7和8 表现出选择性地抗蛇毒Crotalus adamenteus分泌的磷脂酶A_2活性,而对蜂毒 Apis mellifcra磷脂酶A_2却无活性。此外,远东疣柄牛肝菌提取物对粘虫拒食率 和小莱蛾死亡率分别为67%和55%。  相似文献   

12.
头花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义长  邢建萍 《化学学报》1982,40(6):531-538
应用分馏、硅胶柱层析和含硝酸银的氧化铝柱层析,从头花杜鹃发油中分得24个化合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气相色谱的测定,其中20个化合物被鉴定为:d-α-蒎烯(1),dl-JB-蒎烯(2),香叶烯(3),顺式-α-罗勒烯(4),β-古芸烯(5),δ-杜松烯(6),γ-芹子烯(7),α-芹子烯(8),χ-芹子烯(9),反式β-法呢烯(10),α-葎草烯(11),(一)-16α-贝壳杉醇(12),醋酸冰片酯(13),α-萜品醇-4(14),α-萜品醇(15),反式松油醇(16),里哪醇(17),前异水昌蒲二醇(18),环氧薇草烯-Ⅱ(19)和桧脑(20). 化合物4,5,11~17和19是首次从杜鹃属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13.
海星动物化学成份的研究-罗氏海盘车中的皂苷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从罗氏海盘车中分离得到二个甾体皂苷元;20(R)-5α-孕甾-9(11)-烯-3β,6α,20-三醇和5α-孕甾-9(11)-烯-3β,6α-二醇-20-酮,并测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代分离手段,从采自中国南海硇洲岛的软珊瑚Chromonephthea sp.中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甾醇化合物,经过MS,IR,1H NMR,13C NMR(DEPT),HSQC,HMBC和NOE等光谱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为:24-甲基胆甾-5-烯-3β,12β,16β,20-四醇(1)和24-乙基胆甾-5-烯-3β,12β,16β,20-四醇(2),这两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肿瘤活性实验表明两种甾醇化合物显示微弱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
对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出1个新的甾体类化合物,(3S,22R,24R)-stigmast-5-ene-3β,22α-diol(1),和10个已知化合物,stigmast-5-ene-3β,7α,22α-triol(2),24-ethylcholest-5-ene-3β,4β,22α-triol(3),stigmast-5-ene-3β,7α-diol(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1R,2R)-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7),(1S,2S)-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8),丁子香酚(9),甲氧基丁子香酚(10)和methyl(E)-ferulate(11).通过波谱分析和Cu靶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新化合物1的结构及其绝对构型.测试了化合物1~11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1,5和6能显著抑制刀豆A诱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6和9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B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南海的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有免疫调节活性的乙醚可溶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HMQC,HMBC,1H-1H COSY和MS等光谱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确证其结构分别为:3β-羟基-20-烯孕甾烷乙酸酯(1),3β-羟基-5,20-二烯孕甾烷乙酸酯(2),3-酮-20-烯孕甾烷(3),1,2-环氧-3-酮-20-烯孕甾烷(4),1,20-二烯-3-酮孕甾烷(5),1-烯-3-酮-20S-甲基-21-羟基孕甾烷乙酸酯(6),1-烯-3-酮-20β-羟基孕甾烷乙酸酯(7),1-烯-3,22-二酮胆甾烷(8),1,24-二烯-3-酮-22,23-二羟基胆甾烷(9),O-methylisogrifolin(10),(1R,3S,4S,7E,11E)-3α,4α-环氧-7,11,15-三烯西松烷(11),玉米黄素12和6-溴-3-羧酸吲哚(13),其中化合物4,6和10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6,7和10的波谱数据进行了报道,而且利用2D NMR对其进行了全归属.对化合物1~7可能的生源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化合物6和7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有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3和6.3 mol/L;化合物7对肝癌细胞(BE7402)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也显示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1和0.26mol/L;化合物11对COX-2显示强烈的抑制活性,IC50为0.455 mol/L.  相似文献   

17.
宽叶秦岭藤根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从宽叶秦岭藤根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并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它们分别是3,5-二羟基二十烷酸羽扇豆醇酯(3),2-羟甲基-5-甲氧基苯基-O-β-D-吡喃葡萄糖甙(11),Δ5-孕甾烯-3β,20(S)-二醇-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18,秦岭藤甙C)和Δ5-孕甾烯-3β,20(S)-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19,秦岭藤甙D).  相似文献   

18.
地奥心血康中的两个新甾体皂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 从地奥心血康药粉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个微量的新甾体皂苷, 通过MS和NMR(包括HMQC, HMBC和NOESY)等波谱解析, 结合化学降解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3β,26-二醇-25(R)-Δ5,20(22)-二烯-呋甾-26-O-β-D-吡喃葡萄糖苷(1)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0α,26-三醇-25(R)-Δ5,22-二烯-呋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2).  相似文献   

19.
阿尔泰狗娃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2个已知化合物,经过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等分析方法及与标准品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木栓酮(1),表木栓醇(2),达玛烷-20,24-二烯-3β-醇(3),达玛烷-20,24-二烯-3β-乙酰基(4),α-波甾醇(5),槲皮素(6),3'-甲氧基槲皮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阿魏酸(9),β-谷甾醇(10),β-胡萝卜苷(11),没食子酸乙酯(12)。其中化合物9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9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Nephthea属软珊瑚中19-羟基甾醇Nephalsterol A及B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南海软珊瑚Nephthea albida及N.tiexieral verseveldt中分离到2个含19-羟基的多羟基甾醇Nephalsterol A(1)及 B(2),通过波谱方法测定了1及2的结构依次为: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19-四醇及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β,19-三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